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可使用豆石砼,振捣密实,必要时配合人工捣固;
预留孔洞两侧应同时下料,严防漏振;
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板时为1m);
防止砂石中含有土块、冰块等杂物,发现应及时清除干净;
加强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项目
通病表现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混
凝
土
工
程
缺棱掉角
木模在浇筑前未润湿,浇筑后养护不好;
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编制:
审核:
审批:
×××××××××××项目部
二零一零年四月十一日
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项目
通病表现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土
方
工
程
室外散水、积水裂缝、沉降
回填前基础中的积水淤泥杂物等未处理干净。
回填土的密实度未达到设计要求
回填前,将坑中积水排净,淤泥松土杂物清理干净。
分层夯实,含水率接近最佳含水率。
混凝土
干燥收
缩裂缝
表面性的,宽度较细、纵横交错,没有规律
砼成型后养护不当,受风吹日晒表面水份散失快,而内部湿度变化小造成裂缝;
采用了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砼;
砼经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
砼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避免使用过量粉砂,注意对板面进行压光,可在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压光,减小收缩量;
防止过早拆模,要根据试块试验结果正确掌握。
蜂窝
配合比不准确;
砼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和均匀;
未按操作规程浇筑砼,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砼离析;
一次下料过多,振捣不实或漏振;
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支设不牢固,振捣时移位,造成严重漏浆或烂根而形成蜂窝
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砼搅拌均匀,颜色一致;
严禁砼出现离析;
放线误差大,没有用时调整;
门洞口模板及预埋件固这不牢靠,砼浇捣方法不当,造成门洞口或预埋件产生较大位移。,
模板固定要牢靠,不得松动;
位置线要弹准确,及时调整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
门洞口模板及各种预埋件位置和标高应符合要求,位置准确,固定牢固,防止浇筑时冲击门洞口模板和预埋件,坚持两侧砼对称浇筑和振捣。
合理设置沉降缝,局部开裂可加固处理,但应结合墙缝性质和严重程度,由设计部门提出。
钢
筋
工
程
上下钢筋搭接不上
绑扎节点松动
固定钢筋措施不可靠,发生位移。
浇筑砼时被其它机具碰歪撞斜没有及进校正。
绑扎钢丝太硬或粗细不当,绑扣形式不正确。
钢筋搭接处和接头处用铁丝绑紧。
混
凝
土
工
程
麻面
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杂物;
结构断面较小、钢筋过密,浇筑时大石子卡在钢筋上,砼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
砼离析;
振捣时使钢筋移位;
拆模过早,使砼缺棱掉角。
浇筑前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垫好垫块;
钢筋密集时,选用适当的石子,最大料径不提超过截面最小尺寸的1/4;
砼自由倾落高度超过2m时,要用串筒或溜槽下料;
严禁振捣棒撞击钢筋,操作时不得踩踏钢筋;
卷材收口处应钉设牢固,木条木砖要防腐处理。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找坡。
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项目
通病表现
产生原因
防治措施
砌
体
工
程
砖缝砂浆不饱满
砂浆强度不稳定
水泥砂和易性差,用于砌砖墙,使砂浆早期脱水。
铺灰过长砌筑速度跟不上。
材料计量不准确。
塑化材料或微沫剂掺量过多。
搅拌不均匀,顺序颠倒。
砂浆一次搅拌过多,使用时间过长。
自上布下分段分层,依次开挖。
基坑(槽)底出现流砂
出现在粉砂层;
地下水动水压力大;
基坑内的水位高差大。
采取井点降水,将水位降低,消除坑内外的动水压力;
也可视具体情况打板桩防止流砂。
屋
面
工
程
卷材起鼓
出现漏水
卷材防水层粘结不实、不牢,找平层含水率较高。
卷材收头、收口处没有钉牢。找坡太小,甚至有倒坡现象。
找平层应干燥,冷底子油刷涂均匀,杂物清理干净。
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
拆模时受个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
冬季施工时,砼局部受冻。
模板浇筑前浇水润湿,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
拆除侧模时砼应具有一定的强度(1.2MP)以上;
拆模不能用力过猛,注意保护棱角,吊运时严禁撞击棱角;
冬季施工要加强覆盖保温工作,加强测温,及时采取措施。
位 移
模板支设不牢固,砼振捣时产生位移;
混凝土
塑性收
缩裂缝
结构表面出现的形状规则、长短不一、互不连续的较浅裂纹
砼浇筑后,表面没有及时覆盖,水份蒸发过快;
使用收缩率较大的水泥,或使用过量的粉砂;
砼水灰比过大,模板、垫层过于干燥;
浇筑后及进用潮湿材料覆盖,认真养护。
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振捣密实;
浇筑前将模板和基层浇水润湿;
砼的振捣应分层捣固,浇筑厚度符合规定,插入工式振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应插入上层砼5cm,平板振动器两相邻段间搭接3-5cm;
振捣过程中,要经常观察模板、支架、堵缝情况,如有走动,立即停止浇筑修整。
孔洞
砼流动不畅通,未能充满模板;
产生漏振;
砼离析;
砼中含有泥块或杂物;
一次下料过多,下部形成松散状态;
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使地基土受到扰动,承载力降低
放坡不够或通过不同土层时没有根据土的特性分别放坡
土层受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而湿化,内聚力降低;
顶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热运动影响;
土质松软,开挖次序、方法不当。
按规定要求放坡
做好地面排水,必要时采取降水措施
顶部弃土,堆放物品必须距坑边1m以外;
掺用水泥用量5-10%的粉煤灰改善砂浆和易性。严禁用干砖砌筑,浇水润湿。
建立计量制度,加强对计量工具的校核、维修。
用机械搅拌,分二次搅拌。
按需搅拌,当班用完。
墙体裂缝
地基不均匀下沉引起的墙体裂缝,多在墙体下方,向上逐渐减少
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多呈八字形;
大梁处的墙体裂缝
加强地基探槽工作,保证基础的承载力;
木模板浇筑砼前未浇水润湿;
钢模脱模剂洗刷不均匀或漏刷
模板拼装不严密;
砼振捣不密实,气泡未排出。
模板面清理干净;
木模板浇筑砼前浇水润湿,清洗干净,不留积水;
脱模剂洗刷均匀,不得漏刷
模板拼接严密,防止漏浆;
砼必须分层振捣均匀,严防漏振。
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项目通病表现源自产生原因防治措施混
凝
土
工
程
露筋
垫块移位太少或漏放;
加强砼早期养护,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混凝土
浓缩裂缝
砼表面呈现碎小的花纹状裂缝,常在初凝期出现
砼表面过度的抹平压光,形成含水量很大的砂浆层,水分蒸发产生凝缩出现裂缝;
在砼表面撒干水泥压光。
砼表面的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
防止砼表面撒干水泥刮抹。
常见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项目
通病表现
产生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