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DG型高压锅炉给水泵安装使用说明书

DG型高压锅炉给水泵安装使用说明书

DG型高压锅炉给水泵安装使用说明书三昌泵业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企业长沙三昌泵业有限公司目录一.产品综述1二.用途及型号说明1三.技术参数及机构说明2四.辅助设备说明12五.泵的拆卸14六.泵的检修16七.泵的装配19八.安装说明21九.使用维护须知24十.给水泵安装、运行主要注意事项26十一.给水泵组热控保护29十二.间隙31十三.故障和原因31一、产品总述DG系列高压锅炉给水泵是我公司根据市场需要而开发的系列产品。

本产品为单壳体节段式多级离心泵,中心水平支撑,进水口和出水口方向均为垂直向上,用拉紧螺栓将进水段、中段和出水段联结成一体。

泵进水段、中段及出水段之间的静密封采用金属面密封和“O”形密封圈双道密封,泵轴封采用高性能苎麻软填料、机械密封或螺旋迷宫加填料密封,密封可靠、安全。

在进出水段外端设计有冷却腔可外接水冷却轴和轴封体,有效阻止热量向轴承方向传递。

泵通过膜片联轴器或弹性联轴器由电机驱动,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配用小汽轮机驱动,采用液力偶合器传动。

从传动方向看泵,泵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本产品符合JB/T8059-1996<<高压锅炉给水泵技术条件>>。

一、用途及型号说明1..用途DG型高压锅炉给水泵作为高压机组给水系统配套给水泵。

给水的最高温度为158℃,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输送高压清水的场合。

2.范围流量:120~500m3/h扬程:800m~1900m转速:2980r/min介质:清水或理化性质类似于水的其他液体液体温度:﹤160℃3.型号说明10级锅炉给水泵–单级扬程流量锅炉给水泵二、技术参数及结构说明图一、高压锅炉给水泵结构图1DG-N 、安装尺寸图型号规格L L1L2L3L4L5L6L7h h1b1b2b3电机型号电机重量(kg)水泵重量(kg)1DG-746172317748104011681120162014911320450800980840Y4502-2-800kW/6kV37402885 1DG-847032403834112612543035 1DG-94789248992012121340Y4504-2-1000kW/6kV40603185 1DG-10487525751006129814263335 1DG-11496126611092138415123485 1DG-125047274711781470159836352DG-N、安装尺寸图型号规格L L1L2L3L4L5L6L7h h1b1b2b3电机型号电机重量(kg)水泵重量(kg)2DG-7513724879461200132512501730173015105009001120900Y5002-2-1250kW/6kV430028852DG-85252260210611315144030352DG-953672717117614301555Y5004-2-1600kW/6kV490031852DG-105482283212911545167033353DG安装尺寸图DG85-120安装尺寸图型号规格L L1L2L3L4L5L6L7h h1b1b2b3电机型号电机重量(kg)水泵重量(kg)DG85-120×74367231774810401168900136013661060355630800755Y3556-2-400kW/6KV22602885 DG85-120×845832403834112612541000150014261180400710900800Y4001-2-450kW/6KV28003035 DG85-120×94669248992012121340Y4002-2-500kW/6kV28803185 DG85-120×1047552575100612981426Y4003-2-560kW/6kV29903335 DG85-120×1148412661109213841512Y4004-2-630kW/6kV30903485 DG85-120×12504727471178147015981120162014911320450800980840Y4501-2-710kW/6kV35803635DG270-140B安装尺寸图DG270-140C安装尺寸图DG400-180C安装尺寸图DG型锅炉给水泵是单壳体分段式多级泵,设计在高压高速下运行,其结构(见上图一)如下:1.定子部分主要由轴承、前后轴承支架、前段、导叶、中段、后段等零件用拉紧螺栓连接而成。

前段的吸入口、后段的吐出口均垂直向上,泵的前段、中段、后段的静止密封是靠金属密封,同时有O型橡胶密封圈作为辅助密封,在拆装给水泵时对其密封面必须仔细保护。

导叶盖板与中段结合面的密封借助反导叶处三个紫铜钉在拉紧螺栓时压缩0.6~0.8毫米来保证。

2.转子部分转子的结构对泵的整体结构、运行稳定性及产品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而主要的又表现为叶轮装配于轴上的方式,给水泵叶轮滑配合于轴上。

转子是由承受轴向力的平衡盘和考虑热膨胀的齿形垫及压紧环,轴端套,橡胶密封圈,挡套,轴套,锁紧螺母等零件组成的。

整个转子由两端的轴承来支撑。

齿形垫用来补偿转子部件中的套装零件(叶轮、挡套….)与轴的热膨胀差值,泵检修时应更换齿形垫。

3.平衡机构采用平衡盘平衡轴向力,并使转子在轴向定位。

这种平衡机构的稳定性与产品运行的可靠性及其寿命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平衡机构由平衡盘、平衡板、挡套等组成。

能100﹪平衡轴向力,灵敏度高,工况变化时自动调整能力好。

在启动、停车及负荷变化时会造成平衡盘及平衡板磨损。

故应尽量减少启动次数及增加平衡盘、平衡板端面硬度。

为了防止平衡机构研磨增加了止推轴承。

4.轴端密封轴端密封已成为给水泵长期连续运行的最大威胁,为了克服这一薄弱环节,采用填料密封时,必须考虑填料函的良好冷却,从首盖及尾盖下方引进冷却水,从上方引出,前后轴承支架衬套带散热片,冷却水为常温的工业水或自来水,压力为0.1Mpa以上,水温不超过33℃。

进出水温差不超过10℃。

5.轴承部分轴承是直接关系到泵安全的关键部件之一,因此,其结构形式必须稳定可靠。

水泵转子依靠位于轴承体内的两个滑动轴承来支撑。

轴承采用强制润滑,润滑油由辅助油泵提供。

当运行一段时间轴瓦下沉时,可用轴承体下部的调节螺钉进行调整,使转子始终位于中心位置,每调整一次调节螺钉,在轴承体与首盖、尾盖的连接处应重新制出定位销孔定位。

四、辅助设备说明1.泵、电机和汽轮机的润滑汽动泵的润滑由汽轮机油系统供给。

电动泵的润滑由单独的油系统供给,润滑方式均采用强制润滑。

润滑油由稀油站提供,稀油站(见图二)的具体参数和技术说明由稀油站厂家提供。

对于配备液力偶合器的调速泵组,有些偶合器具有外供油能力,可以代替稀油站;也有些偶合器不具有外供油能力,润滑油仍有稀油站供给。

润滑系统见下图三、图四。

图三、润滑系统图(偶合器不带外供油)图四、润滑系统图(偶合器带外供油)图四、稀油站外形和布置图(仅供参考)2.联轴器给水泵由膜片联轴器与电机轴连接。

膜片联轴器除具有高速大功率的特点外,还能够补偿轴向和角向较大的位移,并能够吸振,隔振。

为保证运行维护人员工作安全,联轴器用护罩加以保护。

3.测量仪表为了监督泵的安全运行,安装以下仪表:1.双金属温度计(0~100℃)检查冷却水回水温度2.铂热电阻(Pt100)检查轴承和回油温度3.压力表(0~25Mpa)检查出口水压4.压力表(0~1.6Mpa)检查进口水压5.压力表(0~1Mpa)检查平衡回水水压6.压力表(0~0.6Mpa)检查润滑油压压力表均安装于专设的表架上。

4.过滤器给水泵一般采用”Y”型过滤器。

过滤器要加装压差监视装置。

五、泵的拆卸1.准备拆卸2.准备为拆卸所必须的场所和工具,如:千分表、右磁力座、塞尺、直尺、千分尺、卡尺……。

3.当没有起吊设备时,需要为起吊沉重零件用的滑车组,滑车组的负荷1.5吨。

4.拆去冷却水系统管路。

5.拆去油管路系统,放掉冷却器内存油。

6.拆取暖泵门、入口放水门、再循环门、出口逆止门。

7.拆去压力表管、平衡管、入口滤网、泵罩。

质量要求为:1)油管管口用旧布包好。

2)放油时勿使油流到底面上。

3)垫片、螺母、螺栓、拆下管路及附件应妥善保管。

2.联轴器解体复查中心1)拆下联轴器罩及联轴器上的螺栓。

2)填料压盖,拆下填料套,填料环,取出盘根。

采用机械密封时,拆下机封盖。

3)联轴器中心,做好纪录。

4)拉动转子,使平衡盘闭合,并将电机对准磁中心,测量联轴器端面间隙。

质量要求为:1)解体时注意联轴器的原始记号,组装时按此记号组装。

2)联轴器端面间隙不大于6毫米(采用柱销联轴器时)。

3)联轴器中心允差:面偏差<0.05mm圆偏差<0.08mm3.测量推力间隙1)测量推力间隙,注意测量中勿使轴承密封环与挡油盘轴向接触,以防推力间隙的测量出现假数值。

质量要求为:2)做好纪录,便于计算轴向分配。

3)推力间隙为:向前(传动端)0.1mm。

向后(自由端)1mm。

注意是泵工作状态下。

4)当止推盘工作面与止推块接触时,测量平衡盘和平衡板的间隙为0.04~0.08mm.4.轴瓦解体,抬轴试验1)拆下轴承盖,在两个轴颈处用水平仪复查轴颈挠度。

2)测定轴瓦紧力,轴瓦紧力不合要求时,可用加垫的方法调整。

紧力太小时可在轴瓦上部和轴承体之间加垫片。

紧力太大时,可增加轴承盖水平结合面的垫片厚度。

3)测量轴瓦上部间隙,发现轴瓦间隙太小时,可以修刮上瓦。

一般情况下不要在轴瓦结合面上加垫片。

如果间隙过大,可允许刮挫轴瓦结合面但不允许挫去太多。

当间隙超过标准太多时,应重新挂钨金。

4)用塞尺测量轴瓦的两侧间隙,塞尺插人深度应为22~28mm.5)抬轴试验,检查转子与定子的同心性。

质量要求为:(1).轴颈的挠度,应该使轴的两端同时向上扬起,水平仪所指示的格数应大致相等。

(2).轴瓦的紧力应为±0.02mm(3).轴瓦顶部的间隙为0.08~0.195mm(4).轴瓦两侧的间隙为0.04~0.10mm5.平衡机构解体,测量总轴窜。

1)将吐出段轴承的轴承密封环旋转180°,向入口侧移动。

松掉挡油盘乙固定顶丝,取出下轴瓦及挡油盘乙。

2)松掉尾盖螺栓拆下尾盖。

3)用支架将轴顶住以防转子下垂压在磨损架上。

4)用深度尺测量轴套锁紧螺母到轴头的距离,然后拆下轴端套、轴套、压紧环、密封胶圈、平衡盘。

5)松掉平衡板压盖螺栓,取下平衡板。

6)装上平衡盘(不装平衡板)和轴套,拧紧轴套螺母到原来的位置。

7)测量总轴窜(事故轴窜)。

8)测量后可拆下轴套、平衡盘等件。

6.解体泵体。

1)解体前要测量进水段与出水段之间的距离,检查壳体的偏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