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质监测与评价

水质监测与评价


续前
例:用分析天平称样,一份0.2034克,一份0.0020克,称 量的绝对误差均为 +0.0002克,问两次称量的Er%?
解:第一份试样:
Er 0 0 .2 .0 0 0 3 0 4 2100% 0.1%
第二份试样:
E r 0 0 .0 .0 0 0 2 0 0 2100% 10%
2 精密度和偏差
(3) 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 故原因、危害及制订对策提供依据。
(4) 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环境保护标准、法规和规 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 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 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水质监测与评价
3、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受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不可能将
SO2 4 m1000
SO2 4
BaSO4 Vs
1000 mg/L
水质监测与评价
1.2数据处理
一. 误差的概念 二.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一.误差的概念
1 准确度和误差
真值(xT): 某一物理量本身具有的客观存在的真 实数值,即为该量的真值。
※ 理论真值:如某化合物的理论组成等。计量学约 定真值: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的长度、质量、物质的 量单位等。
水质监测与评价
化 学 分 析
1. 水 分 析 方 法仪
器 分 析
重量分析
酸碱滴定
滴定分析
配位滴定 氧化还原滴定
沉淀滴定
电化学分析 光化学分析 色谱分析 波谱分析
电导、电位、电解、库仑 极谱、伏安
光度、发射、吸收,荧光
气相、液相、离子、超临 界、薄层、毛细管电泳
红外、核磁、质谱
水质监测与评价
滴定分析法
所有的监测项目都加以测定,只能是对那些优先监测 污染物加以监测。
优先监测污染物: 标准中要求控制、在环境中难以降解; 危害大、毒性大、影响范围广; 出现频率高 有可靠检测方法。
水质监测与评价
(一)地表水监测项目 基本项目:
水温、pH值、溶解氧、氟化物、氰化物、硫化 物、氨氮、总氮(湖、库)、总磷、高锰酸盐指数、 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石油类、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铜、锌、硒、砷、汞、镉、铅、 铬(六价)、粪大肠菌群。
水质监测与评价
补充:水质监测相关知识
1、 水质监测的对象 环境水体:地表水(江、河、湖、库、海水) 地下水 水污染源: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和医院污水等
水质监测与评价
2、水质监测的目的:
(1) 对江、河、水库、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 染因子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 对生产、生活等废(污)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污) 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污)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 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 供依据。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补充项目:硫酸盐、氯化 物、硝酸盐、铁、锰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特定项目:三氯甲烷、四 氯化碳等
水质监测与评价
(二)生活饮用水监测项目 常规检验项目 肉眼可见物、色、嗅和味、浑浊度、pH、
总硬度、铝、铁、锰、铜、锌、挥发酚类、阴 离子合成洗涤剂、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 固体、耗氧量、砷、镉、铬(六价)、氰化物、 氟化物、铅、汞、硒、硝酸盐、氯仿、四氯化 碳、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游 离余氯、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确定化学计量点
水质监测与评价
重量分析法
采用适当的方法,使被测组分与试样其他组分分 离后,转化为另一种称量形式,再通过称量其质量 ,可计算出被测组分的含量。
测SO42Vs(ml)
加过量BaCl2
BaSO4↓
过滤洗涤灼烧 冷却
BaSO4↓ m(g)
x
S
O
2 4
m
SO42- x(g)
BaSO 4
称量 BaSO4↓
● 1. 标准溶液(滴定剂): 0.1000 mol/L
● 2. 化学计量点(理论终点):① 反应完全
● 3. 指示剂 ● 4. 滴定终点与滴定误差
(>99.9%);
● 5. 对滴定反应的要求
② 反应速度快;
● 6.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基准物③质 无副反应;
标准溶液的浓度通过基准物质来④确定有。适当的方法
※ 相对真值:认定精度高一个数量级的测定值作为低 一级的测量值的真值。例如科研中使用的标准样品及 管理样品中组分的含量等。
续前
平均值:n 次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虽不是真值,但比单次 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值,它表示一组测定数据的集中趋势。
中位数(xM ) : 一组测量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中间一个数 据即为中位数xM,当测量值的个数位偶数时,中位数为中 间相临两个测量值的平均值。优点:能简单直观说明一组测 量数据的结果,且不受两端具有过大误差数据的影响;缺 点:不能充分利用数据,因而不如平均值准确。
续前
准确度:指测量值与真值之间接近的程度,其好坏用 误差来衡量。
✓ 误差: 测量值(x)与真值(xT)之间的差值(E) ✓ 绝对误差: 测量值与真值(xT)之差。
E = x-xT
✓相对误差: Er = xTE×100%
在实际分析中,待测组分含量越高,相对误差要求 越小;待测组分含量越低,相对误差要求较大。
● 精密度: 用相同的方法对同一个试样平行测定多次,得到结果
的相互接近程度。以偏差来衡量其好坏。 ✓ 重复性:同一分析人员在同一条件下所得分析结果的 精密度。 ✓ 再现性:不同分析人员或不同实验室之间各自的条件 下所得分析结果得精密度。
水质监测与评价
(三)废(污)水 监测项目 第一类:
是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 物,包括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 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 总β放射性。 第二类:
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测定的污染物,包括pH、 色度、悬浮物、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 动植物油、挥发性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氮、氟 化物、磷酸盐、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表 面活性剂、总铜、总锌、总水质分析基础, 主要水环境监测项 目的分析测定,水 体监测方案的制定, 水样的采集与预处 理,水质评价与预 测,水质监测报告, 综合实践,实验实 训等内容。
水质监测与评价
1.水质分析基础
1.1 水质分析方法 1.1.1 化学分析法 1.1.2 仪器分析法
1.2 数据处理 1.2.1 监测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1.2.2 数据处理和常用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