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预防震后次生灾害

如何预防震后次生灾害

如何预防震后次生灾害
对工矿企业中的易燃、易爆、剧毒等物品,要严密监视;一旦发现剧毒或易燃气体溢出,应立即组织抢修。

对大型水库、堤坝等,预先做好防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加固。

水库下游的居民,要
严密注视堤坝的安全,遇有险情,除组织力量抢救外,要迅速向安全地带转移。

山体崩塌
方等可能堵塞河道,遇到此种情况,要立即组织人员疏通;还要远离悬崖陡壁,以免山崩、塌方时伤人。

还应离开大水渠、河堤两岸,这些地方容易发生较大的地滑或塌陷。

震后要立即有秩序地疏散人员,尽快离开房屋。

人员疏散时,要避开高楼房、烟囱、
高门脸、高围墙等,更不要在狭窄的胡同中停留。

要避开高压电线、变压器,以防电杆或
电线震断触电伤人。

在进行营救行动之前,要有计划、有步骤;在营救过程中要有科学的
分析和行动,才能收到好的营救效果,盲目行动,往往会给营救对象造成新的伤害。

比起地震本身,地震后的火灾更可怕。

所以一定要加强地震后火灾的预防,消除火源。

只要有可能的话,避难之际要设法关掉煤气总开关。

一是大地震时不要急,要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选择。

1、如果你在室内,应就近躲到坚实的家具下,如写字台、结实的床、农村土炕的炕
沿下,也可躲到墙角或管道多、整体性好的小跨度卫生间和厨房等处。

注意不要躲到外墙
窗下、电梯间,更不要跳楼,这些都是十分危险的。

2、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蹲到各自的课桌下。

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离,撤离时千万不要拥挤。

3、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场或饭店,要迅速抱头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乐池下
躲避;门口的观众可迅速跑出门外或体育场场内。

4、如果你在室外,要尽量远离狭窄街道、高大建筑、高烟囱、变压器、玻璃幕墙建筑、高架桥和存有危险品、易燃品的场院所。

地震停下后,为防止余震伤人,不要轻易跑
回未倒塌的建筑物内。

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要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
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地震发生后要迅速撤离,以防强的
余震。

如果身处平房或楼房一层,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点也是可行的。

二是远离危险区,如果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
一带。

如果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

正在行驶的汽车
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三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

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

采取以上紧急避险的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

经验表明,破坏性地震发生时,从人们
发现地光、地声,感觉有震动,到房屋破坏、倒塌,形成灾害,有十几秒,最多三十几秒
的时间。

这段极短的时间叫预警时间。

人们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事先有一些准备,又能
临震保持头脑清醒,就可能抓住这段宝贵的时间,成功地避震脱险。

有人调查过唐山地震幸存者中的974人,发现其中258人采取了避险措施。

这258人
中有188人成功脱险,占72.9%。

说明只要避险方法正确,脱险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地震瞬间不宜夺路而逃。

这是因为:
1、现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层楼房,根本来不及跑到楼外,反倒会因楼道中的拥挤践踏
造成伤亡。

2、地震时人们进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死砸伤的可能性最大。

3、地震时房屋剧烈摇晃,造成门窗变形,很可能打不开门窗而失去求生的时间。

4、大地震时,人们在房中被摇晃甚至抛甩,站立和跑动都十分困难。

除了“伏而待定”这一原则外,地震时还应注意不要顾此失彼。

短暂的时间内首先要
设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脱险,才可能去抢救亲人或别的心爱的东西。

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
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