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煤集团公司裴沟煤矿32071(综放)工作面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单位:防突科编制人:周少玺编制时间:2012年7月15日第一章工作面瓦斯地质概况一、工作面位置及地质基本情况地面位置:32071工作面位于来集镇来集村境内,地面为村庄及耕地,村庄已经搬迁,切巷以东有杨河存在。
井下位置及四邻采掘情况:该工作面北部为32051(综放)工作面采空区及32051(下炮)工作面采空区,南距浮山寨支断层上盘110m左右,西部为深部立井和-300辅助泵房及水仓,切巷位于深部立井保护煤柱以东943m处,预计停采线位于深部立井保护煤柱处。
该面为首次回采。
该工作面可采走向长943m,倾斜长148m;工作面面积139564m2,煤层倾角14°~25°,平均18°;煤层可采指数100%,煤层赋存较稳定。
工作面煤层整体较厚,煤厚1.4~13.1m,平均煤厚8.4m。
煤层结构简单,距二1煤底部普遍有0~2.0m的夹矸存在。
二、工作面通风情况该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
新鲜风:由深部立井→-300车场→32071下联巷→32071下副巷→32071(综放)工作面。
乏风:由32071(综放)工作面→32071上副巷→32071专回联巷→32专用回风巷。
三、工作面瓦斯地质根据《郑煤集团公司裴沟矿井瓦斯地质规律研究及编图说明书》及郑煤通便字…2011‟3号文件批复,该工作面位于无突出危险区。
根据集团公司要求,该工作面已施工顺层探测钻孔,钻孔控制范围内无瓦斯地质异常现象,已编制《32071(综放)工作面瓦斯地质分析报告》。
回采时要求进行突出危险性连续区域验证,若出现验证指标超限,通过采取局部防突措施,且经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不超限,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方可进行回采。
第二章区域验证一、区域验证方法确定根据《“三软”突出煤层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效果检验)技术标准》要求,32071(综放)工作面回采期间采用复合指标法进行连续的区域验证。
二、测定方法1、临界值32071(综放)工作面区域验证采用复合指标法(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和钻屑量S值)进行区域验证。
其临界值: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临界值指标为5,用符号q表示,其单位为L/min;钻屑量临界值指标为6,用符号S表示,其单位为kg/m。
2、测定仪表、工具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的测定采用瓦斯q值测定仪。
钻屑量S值采用接尘袋、弹簧秤,弹簧秤的范围应达到10kg。
3、区域验证钻孔布置当顶煤厚度大于或等于3m时,每循环布置两排验证钻孔,钻孔自上副巷口向下10m处开始,每5m布置一个钻孔,下排钻孔布置在采面中部,钻孔沿采面推进方向,平行于煤层顶板。
上排钻孔布置在距支架顶梁0.5m处,钻孔沿采面推进方向上坡度25°,采用三花眼布置方式;当顶煤厚度小于3m时,每循环布置一排验证钻孔,钻孔自上副巷口向下10m处开始,每10m布置一个钻孔,钻孔布置在采面中部,钻孔沿采面推进方向,平行于煤层顶板。
验证钻孔孔深(回采方向投影孔深):8m,孔径:42mm。
(见验证钻孔布置示意图)俯视图顶煤小于3m上副巷下副巷正视图俯视图顶煤大于3m三、测试方法从第2m开始,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并在暂停钻进后2min内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
测定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时,测量室的长度为1.0m。
1、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测定步骤(1)按钻孔深度要求将测定装置的封孔器、导气管、测量室管等与各种辅助部件连接好,检查是否漏气。
(2)钻孔钻进至预定测试深度,迅速拔出钻杆,用专门的封孔器封孔,封孔后测量室长度为 1.0m,并用打气筒进行充气,充气压力0.2MPa,确保封孔严密;(3)在封孔操作的同时,将瓦斯q值测定仪与导气管口连接好;封孔完成后,观测仪表指针摆动情况;(4)按瓦斯q值测定仪操作要求测定q值;(5)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的测定必须在打完孔后2min内完成。
2、钻屑量(S值)测定步骤(1)钻屑量(S值)的测定与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同孔同时进行;(2)在钻孔打到预定孔深时,钻孔每钻进1m测定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并用弹簧秤秤取钻屑重量;(3)弹簧秤读取的数值单位为kg。
3、测定记录在测定开始前应测量并记录工作面位置、煤层厚度及有无地质变化等;在测定过程中应详细记录钻孔的位置、方位、坡度、深度以及钻进时有无喷孔、夹钻、顶钻等现象。
4、突出危险性判断方法:(1)每个验证钻孔都取最大的钻孔瓦斯涌出初速度q值、钻屑量S值作为该验证钻孔的测定结果,其中任何一个指标达到或超过其临界值时,该验证钻孔两边10m范围为突出危险区域。
(2)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出现喷孔、夹钻、顶钻等现象时,则该钻孔两边10m范围直接判定为突出危险区域。
5、验证超前距(1)每验证循环应留有不小于2m的验证超前距。
(2)验证超前距以各验证钻孔沿工作面回采推进方向投影的最小值为准。
6、验证后停工时间超过24小时的,开工前重新验证。
7、瓦检员、安检员负责验证过程的监督检查工作,未按设计进行规范验证,必须重新补孔验证;验证数据单在现场由防突员、瓦检员、班组长、安检员共同签字,并由防突员将验证情况报告矿防突科值班领导。
8、防突科值班领导根据验证情况和瓦斯地质图综合分析提出验证报告,连同瓦斯地质图经矿总工程师审批后严格执行。
防突科值班领导把矿总工程师审批意见通知防突员,由防突员填入防突管理牌板。
9、验证报告审批必须依据防突验证报告单和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综合判定。
第三章局部防突措施一、防突措施选取根据集团公司相关要求,结合矿井生产现状,若区域验证指标超标,必须对超标钻孔两边10m范围内的煤层(全厚)采取强化瓦斯抽放措施。
预抽时间不得小于24h,孔径不得小于75mm,预抽超前距不小于10m,直至抽采后孔口瓦斯浓度均小于5%且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指标不超标后方可回采。
若区域验证指标超限采取超前预抽煤层瓦斯钻孔作为主要防突措施。
即:在工作面施工超前预抽煤层瓦斯钻孔进行集中抽放。
二、防突措施设计当区域验证指标超标时,必须对超指标孔左右10m范围内的煤层施工超前预抽煤层瓦斯钻孔,并加强抽放,抽放时间不得小于24h,钻孔终孔间距不大于3m,控制全煤厚,钻孔直径大于75mm。
1、钻孔布置超前预抽煤层瓦斯钻孔布置:沿工作面倾向每2.5m布置高、中、低三个钻孔,钻孔间距0.5m,高孔距支架顶梁0.5m,中孔距支架顶梁1.0m,低孔距支架顶梁1.5m。
2、钻孔设计超前预抽煤层瓦斯钻孔设计孔深:18m;坡度:高孔+15°、中孔+7°、低孔-1°;钻孔方位:垂直煤墙。
(如下图)3、钻孔施工采用ZQSJ-90/2.4A或KIV型手持式风动钻机,每个钻孔施工完毕后采用快速封孔器封孔联网进行抽放。
三、措施孔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措施孔施工单位必须采用皮尺、坡度规等测量严格按照设计参数进行施工,确保钻孔施工的精确度。
2、若地质条件发生变化,由地测科负责进行地质分析,并以书面形式向防突科提供分析资料,由防突科根据实探资料及分析结论及时调整钻孔设计,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施工。
3、钻孔施工完毕后必须实行挂牌管理并随即封孔联抽,封孔必须严密,保证成孔一个,联抽一个,杜绝出现漏抽、假抽、空抽现象。
4、钻孔施工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或其它原因不能执行所规定的防突措施及施工过程中有喷孔、顶钻、夹钻等异常现象时,施工单位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向调度室、通风调度和防突科汇报。
5、打钻时,瓦检员、安检员对现场每个措施孔施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验收并记录,检查情况汇入安全检查台帐和瓦斯班报表。
6、打钻时应加强煤壁支护,防止煤体片帮、冒落,打钻过程中若发现有突出预兆必须立即停止打钻,停电撤人,并向调度室、防突科汇报。
7、措施孔或区域验证(效果检验)钻孔在施工期间,出现夹钻、顶钻、喷孔等异常情况时或区域验证(效果检验)指标超标时,必须采取强化抽放瓦斯措施,抽放瓦斯时间不得少于72小时。
第四章防突措施效果检验一、工作面措施效果效检内容1、检查所实施的工作面防突措施是否达到了设计要求和满足有关的规章、标准等,并收集工作面及实施措施的相关情况、突出预兆等(包括喷孔、夹钻、顶钻等),作为措施效果效检报告的内容之一,用于综合分析、判断。
2、各效检指标的测定情况及主要数据,如效检结果的各项指标都在该煤层突出危险临界值以下,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措施有效;反之,判定为措施无效。
二、工作面措施效果效检方法1、对采煤工作面防突措施效果的效检参照采煤工作面突出危险性区域验证的方法和指标实施。
效检孔分别布置在验证指标超限钻孔两边5m附近,钻孔深度(回采方向投影孔深)为8m。
在实施钻孔防突措施效果效检时,在工作面各部位的效检钻孔应当布置于所在部位防突措施钻孔密度相对较小、孔间距相对较大的位置,并远离周围的防突措施钻孔或尽可能与周围各防突措施钻孔保持等距离。
在地质构造复杂地带应根据情况适当增加效检钻孔。
2、如果采煤工作面效检指标均小于指标临界值,且未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则措施有效;否则,判定为措施无效。
3、当效检有效时,保留有2m效检孔超前距和不小于10m的措施超前距的条件下,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实施回采作业。
4、严禁使用措施孔或验证报废孔作为效检孔,效检孔的位置应当避开措施孔,防止与措施孔打透。
5、效检报告单的审批必须依据防突效检报告单和工作面瓦斯地质图综合判定。
6、效检后停工时间超过24小时的,开工前重新效检。
第五章安全防护措施一、通风、监测1、工作面实现独立的通风系统,回风直接进入专用回风巷。
2、回风巷道畅通,有效回风断面不小于8m2,禁止在回风侧设置控风设施。
3、每天由通风队派专人对辖区范围内通风设施、反向风门进行检查、维护,保证通风设施完好,确保通风系统稳定。
4、监测队按照规定安装瓦斯断电仪和瓦斯传感器,并经常进行检查、调效,确保瓦斯超限时,能自动切断工作面及其回风流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
5、监测中心密切注意工作面的瓦斯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通风调度、生产调度及值班矿领导。
6、监测电工在现场进行瓦斯传感器校对时,必须携带便携仪,瓦斯异常时及时汇报处理。
7、进入工作面内的班组长、电钳工、工程技术人员必须随身携带瓦斯便携仪,随时测量瓦斯。
8、巷道内洒水时应避开传感器,以免影响监测数值。
二、电器防爆机电运输科加强该区域供电管理,施工队电工每班按《防爆细则》要求对巷道内机电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隐患,杜绝失爆。
三、压风自救1、工作面上、下副巷按标准安装有压风自救系统,压风自救系统由采煤队负责日常维护管理,保证其完好。
2、在上切口向外25~40m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在下切口向外25~40m处安装一组压风自救,压风自救数量为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