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炼钢中级工复习题

炼钢中级工复习题

名词解释1、铁水预处理:铁水兑入转炉之前,为脱硫或脱硅、脱磷而进行的处理过程。

2、熔渣返干:在吹炼过程中,因氧压高,枪位过低,尤其是在碳氧化激烈的中期,(TFe)含量低导致熔渣高熔点矿物的析出,造成熔渣黏度增加,不能覆盖金属液面的现象。

3、溅渣护炉技术:利用MgO含量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的炼钢终点渣,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使其在炉衬表面形成一层高熔点的熔渣层,并与炉衬很好地粘结附着,称为溅渣护炉技术。

4、二次燃烧:通过供氧,使熔池排出的CO部分燃烧补充炉内热量,称为二次燃烧。

5、活性石灰:通常把在1050~1150℃温度下,在回转窑或新型竖窑内焙烧的石灰,即具有高反应能力的体积密度小、气孔率高、比面积大、晶粒细小的优质石灰称为活性石灰。

6、挡渣球法:利用挡渣球密度介于钢水与炉渣之间,在出钢将结束时堵住出钢口阻断渣流入钢包内。

7、回磷:磷自炉渣返回钢液的现象。

8、扩散脱氧:通过不断减低炉渣中(FeO)含量来相应降低钢液中氧含量的方法称为扩散脱氧。

9、沉淀脱氧:直接向钢液中加入脱氧剂,以夺取溶解在钢液中的氧,并生成不溶于钢液的氧化物或复合氧化物而排至炉渣中。

10、单渣法:在冶炼过程中只造一遍渣,吹炼过程中不倒渣,不扒渣,一直到吹炼出钢的操作。

11、装入制度:确定转炉合适的装入量,合适的铁水废钢比。

12、造渣制度:是根据冶炼各项要求确定造渣方法,渣料的加入数量和时间,以及如何快速成渣。

13、脱氧合金化:为保证顺利浇铸和轧成合格钢材,在冶炼终点或出钢过程中,向钢水内加入一定量的脱氧剂进行脱氧,同时根据钢种规格要求加入适量合金调整化学成分。

14、炉龄:转炉从开新炉到停炉,整个炉役期间炼钢的总炉数。

15、增碳法:对冶炼含碳量≥0.08%的钢种,统统采取吹到熔池含碳量为0.05~0.06%时停吹。

然后根据钢种规格要求在钢包中增碳。

16、耐火度:是使耐火材料软化到一定程度的温度。

17、抗渣性:耐火材料在高温下抵抗炉渣侵蚀的能力。

18、炉渣碱度:是指炉渣中的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数量之比,一般用R=%CaO/%SiO2来表示。

19、吹损:炼钢中的一般出钢量都小于装入量,我们把吹炼过程中正常损失掉的那部分金属量叫做吹损。

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目前主要的炼钢方法有氧气转炉炼钢法、电弧炉炼钢法等几种。

2、供氧制度主要包括:合理的喷头结构、供氧强度、氧压和枪位控制。

3、脱P化学反应式为:2[P]+5(FeO)+3(CaO)=(3CaO·P2O5)+5[Fe]+Q4、装入制度就是确定转炉合理的装入量和合适的废钢比。

5、温度制度主要是指过程温度控制和终点温度控制。

6、常用的脱氧剂有锰铁、硅铁、铝和复合脱氧剂等。

7、过程枪位的控制原则是:熔渣不“返干”、不喷溅、快速脱碳与脱硫、熔池均匀升温。

8、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按来源可分为内生夹杂和外来夹杂。

9、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按加工性能可分为塑性夹杂物、脆性夹杂物、球状(点状)不变形夹杂物。

10、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用原材料可分为金属料、非金属料和气体等。

11、由去磷反应式可知,高碱度、高氧化铁炉渣有利于去磷。

12、影响炉渣粘度的主要因素是:炉渣成分、温度、悬浮于渣中固态微粒的尺寸和数量。

13、炼钢熔池中脱碳反应基本形式为:[C]+[O]=CO↑和[C]+(FeO)=[Fe]+CO↑。

14、Q235的含义是:屈服强度为235MPa的镇静钢。

15、氧枪由喷嘴和枪身两部分组成。

16、碱性耐火材料是指以CaO和MgO为主组成的耐火材料。

17、氧枪喷头出口马赫数的定义是氧流出口速度与当地音速之比。

18、石灰在炼钢过程中的熔化机理大体分为表面传质和内部渗透两种过程。

19、氧枪喷嘴结构必须满足氧流股对金属熔池有合理的冲击深度和冲击面积。

20、确定出钢温度的表达公式是:T出钢=T熔+△t1+△t2。

21、氧气转炉炼钢法可分为顶吹、底吹、侧吹、顶底复合吹和斜吹等。

22、由于钢和生铁的含碳量不同,因而它们具有不同的金相组织,熔点和性能。

23、炼钢的基本任务是:脱碳、去硫、去磷、去气、去非金属夹杂,升温及脱氧合金化。

25、终点控制主要是指终点钢水温度和成分的控制。

26、“冷脆”是由于钢中含磷量增高引起的。

“热脆”是由于钢中含硫量增高引起的。

27、炼钢炉内氧的存在形态有气态氧、溶解在渣中的氧、溶解在钢中的氧。

28、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氧枪操作,主要是通过改变枪位来控制炉渣中有合适的FeO含量,金属温度和熔池搅拌强度。

29、用白云石造渣的主要目的是使炉渣中保持一定的(MgO)含量,以减少炉渣对炉衬的侵蚀,提高炉龄。

30、为了抑制“回磷”现象,在生产中常用的办法是在出钢前向炉内加入石灰,使炉渣变稠以防止出钢时下渣。

31、钢中气体主要指氢和氮,一般来说氮的含量较高,且较难去除。

32、溶渣粘度代表溶渣内部相对运动时各层之间的内摩擦力。

33、硅的直接氧化反应式为:[Si]+{O2}=(SiO2)和[Si]+2[O]=(SiO2)。

34、炼钢用耐火材料按化学性质可分为:碱性耐火材料、酸性耐火材料和中性耐火材料。

35、烟气净化系统主要由:烟道、文氏管、脱水器、风机四部分组成。

36、确定炼钢石灰加入量的依据,是根据金属中的硅、磷含量终渣碱度和石灰的有效CaO%。

37、文氏管除尘器,目前通用的有溢流文氏管、可调文氏管和文氏管箱三种。

38、当炉料[P]<0.30%时,炉渣碱度表示式为R=CaO/SiO2。

39、对恒压变枪操作而言枪位降低渣中(FeO)含量降低。

40、铁水脱磷前必须脱硅。

41、钢水含碳量可以采用看火焰、看火花、取钢样、结晶定碳等方法进行判断。

42、白云石的分子式为CaCO3·MgCO3。

43、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

44、石灰石分解的方程式是:CaCO3=CaO+CO2。

45、含C量在0.02~2.0%称为钢。

46、转炉装入方法分为:定量装入、定深装入、分阶段定量装入。

47、氧气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氧枪向熔池供氧的数量。

48、供氧强度:单位时间内每吨金属料消耗氧气的数量。

49、氧气顶吹转炉常用的经验控制吹炼终点的方法有拉碳法和增碳法。

50、炼钢生产常用的脱氧方法有沉淀脱氧、扩散脱氧和真空脱氧。

51、喷溅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瞬时产生大量的CO气体向外排出。

52、拉瓦尔型喷头的孔型有收缩段、喉口和扩张段构成。

53、钢与铁都是含有不同数量的其它元素的一种铁碳合金。

54、钢的基本特性是强度高、塑性好,可锻、轧成各种所需形状。

55、转炉炼钢常用的冷却剂有废钢、矿石、铁皮等。

56、氧气顶吹转炉的传氧机理主要可分为直接传氧和间接传氧两种形式。

57、氧气顶吹转炉,冶炼终点降枪的主要目的是使钢水温度和化学成分均匀,熔池搅拌充分,同时可降低终渣(FeO)。

58、目前转炉都采用拉瓦尔式氧枪喷嘴,以获得最准的超音速氧射流。

59、经济炉龄即为最佳炉龄,也就是要获得最好的生产率和最低的成本。

60、转炉公称容量是指该炉子设计平均每炉出钢量。

61、装入量过大会造成喷溅增加、化渣困难、炉帽寿命缩短。

62、氧气顶吹转炉氧枪枪位是指氧枪喷头端部至转炉熔池金属液面间距离。

63、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过程中,去除[P]的任务主要是在吹炼中前期完成。

65、氧气顶吹转炉脱[S]效果比较理想的条件是在吹炼后期。

66、吨金属料中石灰加入量小于20kg,称为少渣操作。

67、转炉内衬由隔热层、永久层、工作层组成。

68、转炉出钢口采用耐冲蚀性好、抗氧化性高的镁碳砖。

69、转炉烟气采用未燃法、湿式净化回收系统称为OG系统。

选择题1、在炼钢过程中消耗能量(C)回收能量,称为负能炼钢。

A、大于B、等于 C 、小于2、生铁中的磷,硫含量较高,分别产生(B)现象。

A、硬化、白点B、冷脆、热脆C、发纹、翻皮3、用白云石造渣的主要目的是:(C)A、迅速化渣B、冷却作用C、保护炉衬,提高炉龄4、炉渣的氧化能力是指(A)。

A、炉渣向熔池的供氧能力B、熔池中FeO的含量C、炉渣中FeO的含量5、•钢在加工变形时夹杂物也随着变形,能沿加工方向延伸成线条状的夹杂物是(C)。

A、•氧化物夹杂B、脆性夹杂C、塑性夹杂7、炉渣的熔点是指炉渣(B)温度。

A、开始熔化的B、完全熔化的C、开始熔化和熔化终了的平均8、钢中气体主要指(B)。

A、氢、氧B、氢、氮C、氧、氮9、不利于脱磷反应的条件有(B)。

A、低温B、低FeOC、大渣量10、冶炼初期先被氧化的元素有(C)。

A、C、SiB、S、PC、Si、Mn11、炉渣三元相图中的任何一点,表示该点炉渣的(C)。

A、三种成分B、熔点C、熔点和三种成分12、在双文氏管串联的湿法净化系统中,溢流文氏管主要起(C)的作用。

A、粗除尘B、精除尘C、降温和粗除尘13、炉渣泡沫化严重时,短时间(B)可借助氧流压制泡沫和防止喷渣。

A、降枪B、提枪C、枪位不变14、提高炉龄的关键措施是(C)。

A、采用优质耐火材料B、提高筑炉工艺技术C、精心冶炼操作15、对于大型炼钢转炉采用(B),有利于组织生产和自动化控制。

A、定深装入制度B、定量装入制度C、分阶段定深装入制度16、氧枪喷嘴被蚀损的主要原因是(C)。

A、高温氧化B、高温碳化C、高温熔化18、减少转炉炼钢吹损的主要措施,是设法减少(C)。

A、元素氧化损失B、渣中氧化铁损失C、喷溅19、对拉低碳工艺,脱氧剂加入顺序正确的是(B)。

A、Fe-Si→Fe-Mn→AlB、Al→Fe-Si→Fe-MnC、Al→Fe-Mn→Fe-Si20、温度制度主要是指过程温度控制和(C)。

A、终点碳控制B、重点成分控制C、终点温度控制21、去磷是放热反应,故在(C)条件下有利去磷反应的进行。

A、高温B、低温C、适当低温22、实际生产中,常用(B)表示炉渣的氧化能力。

A、%FeOB、%∑FeO D、%Fe2O323、熔池中不可能生产CO气泡的地点有(A)。

A、均相金属熔池内部B、炉衬表面C、悬浮于溶液中的固体颗粒表面24、•能消除钢的热脆,改善结构钢的热加工性能,同时还可降低冷脆的合金元素是(B)。

A、CrB、MnC、Si25、适合用元素平衡法计算渣量的元素是(B)。

A、CB、PC、Si26、去硫、磷反应共同需要的条件是(C)。

A、高温、高FeOB、低温、低FeOC、高R、大渣量27、元素脱氧能力从强到弱正确的是(C)。

A、Mn、Si、AlB、Al、Mn、SiC、Al、Si、Mn28、碳素结构钢中45钢表示含碳量为(B)%。

A、0.045B、0.45C、4.529、不是终点控制的主要内容(B)。

A、钢中含碳量达到规格范围B、炉渣中FeO在一定的范围C、温度保证顺利浇注30、氧气转炉炼钢吹炼中期的特点是强烈脱碳,应采用较(A)的枪位操作。

A、低B、高C、中等31、通常在其它条件不变时,装入量增多,枪位应(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