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器件的散热分析教学文案

电子器件的散热分析教学文案

高温时融化呈液态,可流动填补界面空气提高散热效率,导 热系数高于软性导热硅胶绝缘垫,导热硅脂易老化,稳定性 差
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在室温或高温下固化,良好的环保性
相变导热材料 石墨材料
在相变过程中会吸收和放出大量的热,可作为能量存储器, 不易吸灰,容易使用及运输,可应用于电脑处理器,替代硅 脂等。
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导热系数较高,石墨比较脆弱,需要 铝箔包裹
笔记本散热途径
2.键盘散热 键盘的底部有一块散热铝板。这块铝板
与笔记本电脑主板上的散热铝板相接触,这 样就将主板上的散热铝板的热量传递到了键 盘底部。散热铝板上边密密麻麻地分布了很 多透气孔。热量就是从这些孔中排出, 散发 到空气中。
笔记本散热途径
3.散热孔散热 散热孔一般设计在笔记本电脑的四周和底
使用更多的新型散热片和风扇强化散热
使用更多的新型散热片和风扇强化散热
然而,此种方式的冷却效率与风扇速度 成正比,因而会产生明显噪音;而且一旦微 器件发热密度过高时,空气冷却将很难胜任 。目前,气冷方式的散热能力已渐趋极限, 难以适应功耗继续增加的需要,特别是在如 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设备的狭小受限空间中 更是如此。
液冷技术的芯片集成度的飞速增长,要求 的换热强度越来越高,采用水冷或热管散热的 方式已提到日程上来,相应产品相继出现在市 场上。液体因单位体积热容远大于气体,作为 循环工质能够提供更高的冷却功率,是一种较 佳选择。据业界人士分析,液冷可能会成为一 个主流。
低熔点液体金属散热技术的提出与发展
众所周知,金属具有远高于非金属材料的 热导率,因而在许多特殊场合具有重要用途。 而计算机芯片一般工作在0℃以上,100℃以下 ,设想若能将这一温区内处于液体状态的会属 作为冷却流体,则可望产生优异的散热性能。
低熔点液体金属散热技术的提出与发展
以低熔点金属或其合金作为冷却流动工 质的计算机芯片散热方法,是在芯片热管理 领域中首次引入的新观念。在这种先进散热 技术中,流通于流道内的工质并非常规所用 的水、有机溶液或更多功能流体,而是为在 室温附近即可熔化的低熔点金属如镓或更低 熔点的合金如镓铟等,因而整套装置可做成 具有对流冷却方式的纯金属型散热器。
部。工作时内部的热量就可以从这些小孔中 排出。有的笔记本电脑内部还采用一些特殊 的风道导流设计,利用散热孔位置与内部结 构布局形成更好的空气流通环境。
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原理
热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 辐射。任何散热器都会同时使用以上三种 热传递方式,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
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原理
电子器件(笔记本电脑)的 散热分析
前言: 随着电路集成度的增加,芯片产生的热
量也大幅度增加,功率增加,体积缩小,热 密度急剧上升,电子设备的温度迅速增高, 由散热不良导致的电子设备的故障也越来越 多,如何有效地解决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已 经成为整个信息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 技术。
在此,我借助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问题分析 来向大家介绍一些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 强化措施及一些新的强化散热技术。
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原理
热管散热+风冷散热是目前笔记本电脑 主要的散热技术。其中,热管是一种传热元 件,它利用在全封闭真空管内的液体的蒸发 与凝结来传递热量;风冷散热就是使用扇带 走散热器所吸收的热量。
采用可强化导热的导热界面材料
导热界面材料种类
特点
软性导热硅胶绝缘垫 导热硅脂 液态缝隙填充材料
良好的导热能力和绝缘特性,其作用就是填充发热功率器件 与散热器之间的间隙并将发热功率器件的热量有效迅速地传 递给散热器,又因其柔软而富有弹性,还能起减震、密封等 作用,能够满足设备小型化、超薄化的设计要求。
谢 谢 大 家!
笔记本电脑的散热途径及原理
笔记本散热途径 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原理
强化散热的方法
采用可强化导热的导热界面材料 使用更多的新型散热片和风扇强化散热 液冷及热管技术的应用
笔记本散热途径
1.外壳散热 即利用笔记本电脑的金属外壳进行散热。
例如铝镁合金笔记本电脑外壳散热相当好。 相比传统的塑料外壳来说,对笔记本整体散 热性能提升很多。这种设计的另一大好处是, 降低不必要的风扇运转造成的电力损耗及噪 音。使系统更加稳定、待机时间更长。
使用更多的新型散热片和风扇强化散热
当前的技术现状是,各类计算机芯片普遍 采用受迫对流空气来冷却发热器件,即通过扩 展肋片,改进气流分布,增大风压,将冷却空 气压送至散热器件表面以将该处热量散走,另 外在笔记本狭小受限的空间内采用紧凑式散热 片如板式、板翅式、翅片管式等等。而且,各 类新型风扇的研究也是日新月异
对于笔记本电脑散热器,热由笔记本电脑 部件不断地散发出来,通过与其紧密接触的热 管以传导的方式传递到散热片;然后,到达散 热片的热量,再通过其他方式如风扇吹动将热 量送走。
笔记本电脑的散热原理
整个散热过程包括四个环节:第一是笔 记本电脑部件,是热源;第二是散热片和热 管,是热的传导体;第三是散热风扇,是增 加传热传导的媒介;第四是空气,它是热交 换的最终流向。
特别是,由于采用了液体金属,散热 器可作得很小且易于通过功耗极低的电磁 泵驱动,由此可实现整体集成化的微型散 热器。可以预计,作为一种同时兼有高效 导热和对流散热特性的技术,液态金属散 热将有望成为新一代最理想的超高功率密 度热传输技术之一。
低熔点液体金属散热技术的提出与发展
而且,随着今后各类高功率芯片发热 密度的持续攀升,传统散热技术趋近极限 时,该项技术越能发挥作用。不难看出, 液态金属散热作为一项底层技术,还可由 此引申出更多高效微型散热器形式,并有 可能打破许多光电子芯片器件使用上的技 术瓶颈。
低熔点液体金属散热技术的提出与发展
由于液体金属具有远高于水、空气及许 多非金属介质的热导率,且具有流动性,因 而可实现快速高效的热量输运能力,这相对 于已有的散热方式而言是一个实质性的拓展 。这种低熔点液体金属以远高于传统流动工 质的热传输能力,最大限度地解决了高密度 能流的散热难题。
低熔点液体金属散热技术的提出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