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房感染管理制度一、新生儿病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贯彻医院感染防止与控制有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立工作流程,减少医院感染危险。
二、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办法,减少发生感染危险。
三、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四、新生儿病室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的性监测。
针对监测成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治。
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及时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五、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如下原则:1、手术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要达到灭菌原则。
2、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关于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关于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持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6、患儿使用后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容器每日必要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7、新生儿使用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六、新生儿病室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七、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断过程中应当实行原则防止,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八、发现特殊或不明因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关于规定实行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用相应消毒办法。
所用物品优先选取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要专人专用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九、医务人员在接触患儿先后均应当认真实行手卫生。
诊断和护理操作应当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原则进行。
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操作时应当戴手套,操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脱掉手套并洗手。
十、新生儿病室医疗废弃物管理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关于规定进行分类、解决。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1.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洁和适当温度、湿度,室内每寻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2.工作人员必要是无传染病者,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
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干入室工作。
3.新生儿病室谢绝参观,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入室探视,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要洗手,戴好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先后,应洗净双手。
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
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持续三天),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他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
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姓名、性别,以便辨认。
7.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测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急救。
8.新生儿病室内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急救药物和器械随时补充,定期消毒,工作人员应纯熟掌握各种仪器用法、注意事项及故障普通解决。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本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清洁,规定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解决;保持床单清洁、整洁,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
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工作制度由责任护师负责管理本组病人寻常护理、治疗及急救工作。
一、按监护指征入室,各项生命征规定逐项测量并记录二、入室后即刻建立静脉通路,提供生命脏器功能状态监护数据。
三、对病人进行昼夜24小时床边监护,依照病情进行体温、心率、呼吸及血压监护。
四、每天晨间护理进行每位患儿擦澡、更衣、换尿布及各种管道护理,准时喂奶并记录状况。
(每次喂奶结束后将奶瓶清洗干净并浸泡,以备消毒。
)五、按规定期间及时,精确地记录病情变化及用药解决状况,突发状况随时记录,严格“三查”、“七对”,对手标上床号、姓名、性别给药。
六、使用氧气者每天更换湿化水一次;使用暖箱者每天用1:250含氯溶液擦洗暖箱一次,随时保持清洁同步更换湿化水。
七、保持监护仪整洁、清洁、舒服、安静、保持适当温度,定期开窗通风,每天2次,每次20分钟(10am、4pm),使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八、监护室内一切物品、仪器、药物均定位放置、专人保管、定期检查、消毒、维修、保养,各班要严格检查、清点、记录,保证紧急使用。
吸痰管、吸痰杯随时更换送消毒备用。
九、书写本组病人交班报告,准备与上夜班护士交班。
十、每班交、接班护士进行逐个患儿床头交接,涉及监护仪参数、输液速度、患儿状况等。
十一、患儿离开监护室时,必要由当班护士陪送交班,核对手标后解去手标,并与关于责任护师交班;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
本病室死亡患儿由本病室护士护理。
十二、做好下午探视家属管理工作,热情接待,文明用语,耐心回答家属提出问题,必要时请医生解答。
十三、无陪病房,安全第一,各班均有注意随手关门。
严格探视制度,下午4点探视时由工人把NICU第一道门;责任护师或指定责任护士接待探视家属,别的时间进出室者随时关门。
对出入室患儿责任护师要把关,对进入NICU陌生人要提高警惕,加以询问。
手术室管理制度1.凡在手术室工作人员,必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保持室内肃静和整洁。
进手术室时必要穿戴手术室鞋、帽、隔离衣及口罩。
2.进手术室见习、参观,二人以内需经科室负责人和手术室护士张批准;三人以上需报医教科经业务副院长批准。
参观或见习手术者,应接受院方医护人员指引,不得任意走动及出入。
3.手术室药物、器械、敷料,均应有专人负责保管,放在固定位置。
各项急症手术全套器械、电器和蒸气设备应经常检查,以保证手术正常进行。
手术室器械普通不得外借,如外借时,须经手术室护士长批准。
麻醉药与剧毒药应有明显标志,加锁保管,依照医嘱并通过仔细核对方可使用。
4.无菌手术与有菌手术应分室进行,如无条件时,先做无菌手术,后作有菌手术。
手术先后手术室护士应详细清点手术器械、敷料等数目,并及时收拾干净被血液污染器械和敷料。
5.手术室在夜间及节假日应设专人值班,以便随时进行各种紧急手术。
6.手术室对施行手术病人应作详细登记,按月记录上报。
7.手术室应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每月细菌培养一次(涉及空气、洗过手、消毒后物品)。
8.负责保存和送检手术采集标本。
9.手术告知单须于术前一日交手术室以便准备手术前访视,急症手术告知须主治医师或值班医师签字。
10.接手术病人时,要带病历并核对病人姓名、年龄、床位、手术名称和部位,防止差错。
病人规定穿消毒患服进入手术室。
产房管理制度1.产房实行24小时三班轮换制,值班人员半途不得离开岗位。
2.产房应设有产程中所必须物品、药物和急救设备,做到专人保管,定期检查、补充和更换。
3.各种人员进入产房,必要穿戴分娩室专用帽子、口罩、鞋和工作服。
接产和手术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4.值班人员应热情接待产妇、严密观测产程。
产妇在待产和分娩过程中,如有异常状况不能解决时,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5.严格交接班制度,接班者要测血压、听胎心,并做好记录。
6.产房应保持清洁,定期做好卫生和消毒,定期做细菌培养。
有传染病产妇,分娩时应采用隔离办法,分娩后及时消毒。
7.接产人员在接产新生儿解决完毕后,须将新生儿抱给产妇辨认性别,并做全身检查、测验脚印、手圈、点眼等,做好明显标记。
及时、精确填写产程图、临产、新生儿等记录和出生证。
8.产妇在产后留产房观测二小时,无特殊状况由值班者送回病房,并向病房护士交班。
9.分娩室重要工作质量原则:(1)产程图对的使用率≥98%;(2)产后出血率≤3%;(3)滞产率<1%;(4)会阴感染率<1%;(5)孕产妇死亡率0;(6)子宫破裂发生率0;(7)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
新生儿病室管理制度1.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洁和适当温度、湿度,室内每寻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2.工作人员必要是无传染病者,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
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干入室工作。
3.新生儿病室谢绝参观,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入室探视,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要洗手,戴好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先后,应洗净双手。
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
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持续三天),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他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
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姓名、性别,以便辨认。
7.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测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畅通,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急救。
8.新生儿病室内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急救药物和器械随时补充,定期消毒,工作人员应纯熟掌握各种仪器用法、注意事项及故障普通解决。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本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清洁,规定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解决;保持床单清洁、整洁,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
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