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问题与答案1 (3)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问题与答案1 (3)

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问题与答案一、名词解释1 、不良认知:是指由认知错误所产生的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观念。

2 、自卑:是自我情绪体验的一种形式,是个体由于某种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或其它原因所产生的对自我认识的态度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或品质评价过低,轻视自己或看不起自己,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的心理状态。

可以说自卑的实质就是自我评价过低。

3 、接纳自我:就是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抱认可、肯定的态度。

4 、教师角色:是指处在教育系统中的教师,所表现出来的由其特殊地位决定的符合社会对教师期望的行为模式。

5 、角色冲突:是指人们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规范的不同要求,引起人们某一具体角色扮演的矛盾和冲突。

6 、焦虑:是人的一种情绪表现,一般称焦虑状态(anxiety state )或焦虑反应(anxiety reaction ),是为了调适威协的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担忧、绷紧的感觉。

焦虑:是指人内心的不安、恐惧、困扰和紧张的感受,有时还伴有生理上的不适,如心跳加速、肌肉紧张、呼吸急促、胸闷、淌汗、恶心、不思饮食、注意力涣散、尿频、失眠等现象。

7 、抑郁:是一种悲哀、沮丧、郁闷的情绪体验,是一种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苦闷、行动迟缓,常感到力不从心、思维迟钝、联想缓慢,因而语言减少、语速缓慢、语音低沉或是整日沉默不语。

8 、喜怒无常:情绪起伏变化太大,并且在短时间内就迅速转变。

9、语言暴力:一些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常常肆无忌惮地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对学生横加指责、冷嘲热讽,有的长期对一些“ 问题学生” 有意冷落,甚至“ 横眉冷对” 的现象。

10、冲动:是指由外界刺激引起,爆发突然,缺乏理智而带有盲目性,对后果缺乏清醒认识的行为缺陷。

11 、角色观念:是指教师对自己所要扮演的角色的认知以及按照角色要求履行角色义务和角色行为的意识。

12、习得性无助:面对压力,由于自己频频遭受挫折,或者观察到他人反复受挫,而丧失勇气和斗志,失去自信心,动机缺乏,表现为软弱、消极、被动、无可奈何和态度冷漠,诸事听天由命,不思进取。

二、填空:1 、对自我的不良认知表现为:高估自我;低估自我2 、现实中存在两种挫折情境:在人的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挫折情境叫_实际挫折;_ ;人主观想象、并非客观存在的挫折情境称为_想象挫折___ 。

3 、对自我的不良认知与对挫折的不良认知,均会导致出现认知心理问题,其典型的表现包括:自卑;自负;自我接纳困难;自我角色偏离.4 、教师角色偏离表现为: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角色紧张。

5 、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忧郁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__左;半球,而愉快情绪则发自__右__半球。

6 、艾森克( Eysenck) 等人认为人的个性有外内向;情绪性;精神质三个基本维度。

7 、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公式:情绪指数=__实现值___ ÷__期待值_______ 。

8 、马克思曾说人是_社会关系__ 的总和。

;9 、属于_外__ 向型个性的人,虽然情绪反应较为强烈,但体验的深刻程度不大,情绪的持续时间也不长,恢复心理平衡较容易;属于__内__向型个性的人,情绪反应深刻而持久,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较长。

10 、冲动的特征包括:紧张性;暂时性;爆发性;盲目性_11 、一个人的个性结构一般由_父母__ 态、_成人_ 态、_儿童_ 态构成12、教师的成熟程度是由教师的年龄、__教育程度_____ 、知识经验、__工作经历___ 、教育教学能力、_管理领导能力____ 、教育机智、__自我控制能力____ 等多种因素决定。

13 、教师问题行为包括:答案:体罚行为、侮辱行为、告状行为、压制行为14 、教师的体罚行为按照教师的不同心理状态分为六种类型:(答案:情绪冲动型、打击报复型、武力震慑型、敷衍应付型、苦闷发泄型、巧“ 罚” 助育型)15、教师要避免体罚行为,应该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包括:答案:(1) 要干一行,爱一行。

(2) 放下权威身份,能够和学生积极地沟通交流。

(3) 学会弹性工作。

(4) 保持充实、和睦的家庭生活。

(5) 别排斥去看心理医生。

16 、教师常用的侮辱性语言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答案:挖苦式、比较式、预言式、结论式、记帐式17 、人的_适应___ 能力是可以培养的,这是适应能力培养的前提。

18、教师职业适应不良的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答案:职业观念上的问题、职业行为上的问题。

)19 、教师在教育者群体内的角色有两种,这二者都会引起心理冲突,它们分别是:被管理者的角色、教师群体中普通一员的角色。

20、加拿大心理学家__柏恩(T-A-Berne )在《人们玩的游戏》中提出的PAC 理论。

21 、角色的知觉是个体在社会情境中对角色及其有关角色现象的整体反映,主要包括3 方面:即:对自我角色认知,对他人角色的认知,对角色期待的认知)三、简答:(每题10 分,共30 分)1 、自卑应如何进行自我调适?(1 )要采取正确的对待自卑的态度,建立积极的合理的自我评价观念( 2 )认清自我,悦纳自我( 3 )教师要修正理想中的我,改变不合理信念( 4 )补偿与升华有助于克服自卑心理( 5 )人际交往也是消除自卑心理的有效途径2 、自负的表现( 1 )自视过高,认为自己非常了不起,别人都不行( 2 )看不起别人,总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很多( 3 )过度防卫,有明显的嫉妒心3 、自我接纳困难应如何进行调试?( 1 )停止与自己对立( 2 )停止苛求自己( 3 )停止否认或逃避自己的负性情绪( 4 )无条件地接纳自己4 、缓解压力的心理调节方法( 1 )美好想象解压法( 2 )运动解压法( 3 )谈话聊天解压法( 4 )走进大自然解压法5 、教师抑郁的调适方法①必须遵守生活秩序。

②主动吸收新知识,“活到老学到老”。

③即使是小事,也要采取合乎情理的行动;即使心情烦闷,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自己合乎生活情理。

6、教师语言暴力的调适方法①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觉使用文明用语②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③少一些冷漠,多一分和谐④学校应当建立对教师语言暴力的有效监督机制⑤全社会应当关注教师权益,切实为教师执教创作良好环境与条件,疏导教师心理压力7、简述冲动如何进行调试(1)调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冷静下来。

(2)用暗示、转移注意法。

(3)在冷静下来后,思考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

(4)平时可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培养自己的耐性。

(5)化解冲动要注意提醒自己。

8 、简述教师紧张调适包括哪几种策略(1)社会支持策略(2)改善认知策略(3)问题解决(积极应对)策略(4)职业发展策略(5)时间管理策略(6)目标管理策略(7)资源整合策略(8)身体放松策略9 、简述教师狭隘的调适(从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支持(2)组织支持(3)个人努力四、论述:(每题15 分,共30 分)1 、简述自卑的危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对自己的影响①跳槽②努力当一个出色的人民教师③改做学校管理服务工作④从事第二职业,以求增加收入⑤在教师的岗位上设法捞取好处⑥调整自己的价值观,改变对教师职业的价值判断( 2 )对工作的影响①自我厌恶的投射现象②官僚主义行为③畏首畏尾④尊重行为⑤虚张声势⑥性格难于开朗⑦逃避现实2 、简述教师角色偏离的原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1 )外在原因①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②教育环境的压力③教师培训的问题( 2 )内在原因①社会方面②学校方面③个体方面3 、简述教师焦虑的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1 )心理方面的症状:①心烦意乱,坐卧不宁,看书及备课时无法专注,效率很低;②丢三拉四,记忆减退③思维迟滞,大脑麻木④容易激怒,爱发无名火⑤情绪方面,包含紧张、不安、压力感等主观的不适感觉( 2 )生理方面的症状:①入眠困难,醒得很早,恶梦连连,醒后觉得身体疲倦,四肢沉重②头晕、头疼、耳鸣,在不熬夜的情况下,眼睛有酸痛肿胀的感觉③缺少食欲④心慌气短,血压升高,尿频尿急,总有便感。

( 3 )认知方面的症状:包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社会功能减退或丧失等4、简述教师喜怒无常的成因及调适方法成因:①教学任务重,升学压力大,工作超负荷等因素,均可使他们精神负担加重,身心疾病增加②心理问题就如同常见病“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教师也不例外③目前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非常高,相应对教师的期望值也很高;加之教育体制改革,竞争日趋激烈,若是自身的水平及能力与应达到的标准还有相当差距的话,有些教师产生自卑心理或焦虑情绪也在所难免调适方法:①从我做起,教师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②从头抓起,有效提高教师资格准入的门槛③整体联动,全社会共同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氛围④有的放矢,学校应有针对性地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5、简述教师专制如何进行调适(1)教育中教师的行为如何表现,受教育情景影响,但在更大程度上并非偶然因素所致,而是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在一系列内外变量的整合下形成的,这些变量主要是:①教师的师德修养②教师的自我角色认知③教师的学生观④教师的焦虑⑤教师的个性差异(2)改变不恰当的教育行为,提高教育行为质量①明确教师角色观念,扮演好教师角色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科学的指导态度③强化师德意识,提高师德修养④提高教师的成熟程度⑤完善教师的个性结构⑥正确处理压力,把焦虑控制在适度范围内6 、简述教师紧张的表现⑴负性生理反应:①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头晕、心悸、心慌等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肠胃失调,如溃疡;③四肢乏力、容易疲劳;④经常头痛,特别是偏头痛;⑤肌肉紧张、疼痛;⑥睡眠质量差;失眠、多梦⑦罹患心身疾病,例如肾损坏、糖尿病及低血糖病、精力衰竭、心脏病、胃病、头晕目眩、心率紊乱、中风等等。

⑵负性心理反应:①焦虑②退缩和抑郁③情绪暴躁、易激惹④习得性无助⑤注意力分散⑥厌烦和工作不满⑵负性心理反应:①焦虑②退缩和抑郁③情绪暴躁、易激惹④习得性无助⑤注意力分散⑥厌烦和工作不满⑶负性行为反应:①服药、去医院增加;②饮食过度;③冒险行为增加;④攻击性行为;⑤工作拖拉、效率低;⑥与家人和朋友关系恶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