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江城学院《汽车构造》实验报告2012年11月12 日目录目录.............................................................................. .. (1)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 . (2)实验二实验三.................................................................... 4 汽车传动系认识.............................................................................. .......... 11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认识实验一汽车总体构造认识一、实验目的汽车构造课程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配合课堂教学,使学生建立起对汽车总体及各总成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1、掌握解汽车基本组成及各组成功用;2、了解发动机总体结构和作用;3、了解底盘的总体结构和作用;4、了解车身的总体结构和作用。
二、实验内容通过认真观察,分析各种汽车的整体结构及组成。
掌握汽车的四大组成部分,各主要总成的名称和安装位置,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三、实验步骤学生在实验指导人员讲解下,对于不同型号的汽车和发动机进行动态的现场学习。
1.观察各种汽车的整体结构及组成;2.观察、了解各主要汽车总成的名称、安装位置和功用;3.根据实物了解发动机的基本构成。
四.分析讨论题1、汽车由哪些部分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功用是什么?请就你分析的汽车来说明。
汽车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子及电器设备1)、发动机:汽车的核心,动力的提供者2)、底盘:作为汽车的基体,发动机、车身、电器设备都直接或间接的安装在底盘上,是使汽车运动并按驾驶员操纵而正常行驶的部件。
3)、车身:车身是驾驶员工作及容纳乘客和货物的场所。
4)、电器与电子设备:是使汽车行驶安全及驾驶员操纵方便以及其他方面所必要的。
2、观察各汽车的总布置形式。
1)、前置前驱:优点是动力流失小,传输快,容易驾驶,制造成本地,缺点是操控性跟不上,极限低,比如奥迪a8l 3.0。
2)、前置后驱:优点是平稳,操控直接,驾驶极限高,缺点是动力流失比较大,因为要经过传动轴把发动机的动力传到后轮需要时间,所以对发动机的动力要求大,比如宝马的7系。
3)、前置四驱:优点是动力响应快,极限状态下车的稳定性好,弯道平稳,缺点是油耗大,操控不直接,比如奥迪的a8l 6.0 w12。
4)、中置后驱:动力响应快,驾驶感受很直接,缺点是车辆难控制,对驾驶技术要求高,比如保时捷的波尔斯特。
5)、后置后驱:优点是动力响应极好,弯道提速快,终极操控,缺点是最难驾驶,一般的技术很难驾驭,比如保时捷911系列。
3、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和工作过程分析(以汽油机为例)。
汽油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机构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原理汽油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
四冲程汽油机在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1) 吸气冲程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由上止点移至下止点。
此时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曲轴转动180°。
在活塞移动过程中,汽缸容积逐渐增大,汽缸内形成一定的真空度,空气和汽油的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汽缸,并在汽缸内进一步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2) 压缩冲程压缩冲程时,进、排气门同时关闭。
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
活塞上移时,工作容积逐渐缩小,缸内混合气受压缩后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
3) 做功冲程当活塞接近上止点时,由火花塞点燃可燃混合气,混合气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使汽缸内气体的压力和温度迅速提高。
在做功冲程,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曲轴转动180°。
4) 排气冲程排气冲程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曲轴转动180°。
排气门开启时,燃烧后的废气一方面在汽缸内外压差作用下向缸外排出,另一方面通过活塞的排挤作用向缸外排气。
4、对实验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实验二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认识一、实验目的及内容1、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组成、功用及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结构特点;2、掌握配气机构组成、功用各部件的名称、作用和结构特点;3、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方法、步骤;4、掌握凸轮轴、气门组的拆装及气门间隙的调整位置;5、了解发动机拆卸方法、步骤与装配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内容掌握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组成和安装形式,活塞、活塞环的特点,气门间隙的位置。
篇二:汽车实验学实验报告汽车实验学实验报告指导老师:黄伟强、吴伟斌实验人员:洪苑平(2班200830480205)刘奕敏(2班200830480214)黄首盛(2班200830480206)黄宏(4班200830480406)李建华(4班200830480410)何健禧(4班200830480405)实验日期:2011年10月31日滑行时间和距离、恒速、恒力测试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掌握“机动车排放检测系统”的使用,并对汽车部分性能进行检测;2. 熟悉“恒速控制测试”,“恒力控制测试”,“滑行时间和距离测试”的检测过程及其合格参数范围;3. 熟悉检测过程中对汽车的正确规范操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机动车排放检测系统(以下简称“本系统”)支持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asm(稳态工况法检测)、vmas(瞬态工况法检测)、lugd(加载减速法检测)、tsic(双怠速法检测)和frac(自由加速法检测)。
其中lugd和frac是针对柴油车检测的方法,而asm、vmas和frac是针对非柴油车检测的方法。
本系统所具有的五个基本功能(系统设置、高级设置、系统标定、系统测试和数据管理)。
“系统设置”包括主机设置、排放检测设置、功率加载控制参数设置、稳态工况法(asm)检测设置、简易瞬态工况法(vmas)检测设置、双怠速法(tsic)检测设置和加载减速法(lugd)检测设置和导入设置。
“高级设置”主要包括环保局设置、检测站设置和排放限值设置。
“系统标定”主要包括力传感器标定、五气仪标定、流量计标定、烟度计标定、电子气象站和转速传感器校验。
“系统测试”主要包括信号测试、滑行测试和损耗测试。
数据管理主要包括数据查询、车型管理和系统日志管理。
本实验要求学生正确按系统要求操作汽车进行实验,力求保证实验数据达到实验的误差范围内。
三、实验设备:1、“机动车排放检测系统”电脑设备一台2、现代伊兰特轿车一台3、汽车检测操作提示显示屏2台4、冷却风扇一台5、汽车底盘测功机一套四、实验前注意事项:首先,开机对底盘测功机进行预热。
开车上线实验注意事项: 1、车辆上线前,先保证测功机升降供气、冷却风扇开启并对着车辆发动机方向;举升器上升; 2、车辆驱动轮上测功机;3、车辆驱动轮上测功机后,举升降下,汽车驻车制动;4、车辆放开手刹后,慢速驱动驱动轮,让驱动轮在测功机滚筒上慢速滚动,以让汽车摆正; 5、汽车摆正后,安装上防护装置;6、每个实验开始前,请必须按照系统每一步提示,检查确定后再开始试验。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进入用户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用户密码,然后,单击“登录”按钮即可。
2、系统进入自检并且进行底盘测功机的预热。
完成系统自检后,进入系统主界面。
3、把检测车——伊兰特轿车开到底盘测功机上,并且按前面的注意事项提示操作。
检测项目:4、滑行时间和距离检测:单击主界面上的“开始检测”按钮,在菜单中选择“滑行时间和距离检测(slip)”菜单,就进入滑行时间和距离检测项目车辆信息填写界面。
输入车牌号码,选择号牌颜色。
滑行测试从初速度开始,一直滑行至末速度结束。
系统默认设置滑行开始速度为初速度加5,如初速度为30km/h,末速度为5km/h,则系统提示加速到35km/h才提示松开油门空档滑行,当速度降至30km/h时,系统开始记录滑行时间和滑行距离。
然后点击上线测试。
因为滑行时间和距离测试项目需要重复测试两次,所以第一次测试完成后,用户还需要在测试界面中点击“下一项目”来继续第二次检测。
如果连续两次都检测完成,系统会提示“所有项目都检测完成,是否重新测试”,如果用户选择是则会全部重新测试。
检测完毕,操作员点击“数据管理”对刚刚进行的实验数据提取并且打印出来。
5、恒速控制检测:单击主界面上的“开始检测”按钮,在菜单中选择“恒速控制检测(espeed)”菜单,就进入恒速控制检测项目车辆信息填写界面。
输入车牌号码,选择号牌颜色。
控制车速1默认为40km/h,控制车速2默认为60km/h,恒速控制检测为40km/h和60km/h两个车速点都分别重复测试三次,取稳定车速,计算平均值,最大差值及重复性。
然后点击上线检测。
司机根据控制车速要求选择适当档位(一般多为直接档)缓慢加速,至踩尽油门,等控制车速稳定后,系统会自动采样当前稳定车速值,并保存。
因为恒速控制测试项目需要每个车速重复测试三次,所以第一次测试完成后,用户还需要在测试界面中点击“下一项目”,来继续第二次,第三次检测,当第一个车速点检测完成后,系统会自动跳到下一个车速点检测。
如果所有项都检测完成,系统会提示“测试已完成,是否重新测试”,如果用户选择是则会全部重新测试。
检测完毕,操作员点击“数据管理”对刚刚进行的实验数据提取并且打印出来。
6、恒力控制测试单击主界面上的“开始检测”按钮,在菜单中选择“恒力控制测试”菜单,就进入恒力控制测试项目车辆信息填写界面。
输入车牌号码(12344),选择号牌颜色(蓝色)。
恒力控制检测包括最大扭矩40%与最大扭矩80%,一共需要做三次。
然后点击上线检测。
司机需要按提示要求,缓慢加速,直至踩尽油门,在加速过程中,要求选择直接档位作为测试档位。
完成后,用户需要点击“下一项目”进行下一次检测。
检测完毕,操作员点击“数据管理”对刚刚进行的实验数据提取并且打印出来。
六、实验记录:七、实验结果分析4、滑行时间和滑行距离的测试,初速30km/h,末速度5km/h,滑行距离为48.9m,滑行时间为10.4s。
5、恒速控制测试,车速为40km/h时,最大差值0.5km/h,平均值30.0km/h,重复性1.6%;车速为60km/h时,最大差值0km/h,平均值0km/h,重复性-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