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反传统”
传统是历史的“遗产”,我们发现它所承载的不单是知识和
经验,也不只是技艺和技巧。
除此之外,传统还赋予我们一种进
取、超越的力量一一创造力。
正是创造力延续了传统的生命并赋
予传统以新的意义。
传统就像是刚刚开始蹒跚学步的幼儿需要遵
循的“程式”法则, 依靠传统力量的引导才能更快更好地掌握基
本的“行走”技巧。
而当人们掌握并熟练运用了这一技巧之后便
开始尝试着奔跑。
这是人内在力量的驱使,要求突破传统束缚, 推动自身发展。
对于美术(艺术)而言传统是其存在的依据,而创造力是点燃其生命的火种。
艺术因创造力的推动得到生发和发展,才能成为人类文明中的一颗耀眼明珠。
因此,创造力对于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提到“反传统” 一词,保守派立马会有人说:美术史上的优秀艺术家、艺术作品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怎能容尔等晚辈后生肆意“反叛”,如若没有传统经验的学习积累怎能懂得什么是美。
笔者认为“反传统”,并非是将传统完全地推翻、封存起来,确
切地讲,“反传统”是对传统的创新发展。
“不破不立”
像美术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些著名事件: 中国画“隔代而承”,
赵孟的书法以“学古”为“开新”,意大利文艺复兴追求古希腊的“自由”艺术精神,法国后印象派以学习原始绘画中的画面因素求创新……实例表明“反传统”并非对传统的全盘否定, 习继承传统也绝不是对传统的机械模仿。
纵观中国美术史上名家所作的“仿大痴笔、云林意”没有见到哪家哪派是为了画得像而画;塞尚看似稚拙的用笔也非原始人所描绘的痕迹那般……由此不难解读出“反传统”的真意:继承传统不仅是学习传统的技术、知识、经验,更应该继承和发展的是“反传统”的精神。
传统的知识,固定的程式,完备的形式只是帮助我们认知世界的方法,让我们得到“美的艺术”的知识和创造具有完美形式的艺术作品的方法,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要求解放的本质力量如同无形而有力的线牵引着我们不断前行,超越前人,突破自我。
可以大胆地向“传统的守护者”说:“也许你守护的传统暂时不会改变,但它绝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而我所坚持的“反传统”必将不断地实现超越。
当某一天我的“反传统”也成为某种传统的时
候,希望有人坚定地跨过它。
”
视角造成了不同的认识,视野决定了认识的深度、广度。
在
同样视角下的分歧应该是双方视野不同造成的,反之亦然。
当我们试图阐释艺术作品或说明艺术现象的时候,个人的认识水平、理性思考、审美情感以及周遭的现实环境与物质条件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的判断。
因此,对于传统的理解、对传
统艺术家和艺术品的阐释只是而且只能是从一个角度、用一种方法。
我们应该与别人的阐释互相比较,而不是强求别人甚至所有人都接受个人的观点。
毕竟,无论个人的能力有多强,经验有多
丰富,知识有多全面都无法突破自己的局限性,就好比让一个人
拎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提起来一样是绝不可能的。
但对于周围的人而言这种可能性则是存在的。
不可否认,人们很难在对一件艺术品的解读上达成共识,同代人不可能,隔代人更是不可能。
原因是视角、视野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每个人身后所背负的“传统”更是不同。
因此,我们难以理解《蒙娜丽莎》的微笑,乔尔乔涅的《雷雨》,就连对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解读亦有诸多歧义,对“秋庭婴戏”有百般阐释……似乎没人能看到原作者的
最初用意,但却不能武断地认为任何解读是错误的。
一件凝固的
艺术作品对于当代的最大意义不是研究用笔、材料、技巧、主题内容、形式语言,而是它本身存在的无限可能性,艺术品正是通过解读具有了意义。
同时,这种可能性为人们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舞台。
创造力引导我们突破了固有程式,在不同的视野中发现并提炼人类思想的菁华。
改变的过程是痛苦的,艺术创作与理论创新更是如此,不仅需要大量的练习和积累同时需要积极地创新创造精神。
乔尔乔涅、卡拉瓦乔、塞尚等人之所以成为不朽的艺术大师,原因正是他们站在美术史转折点上的时候跟随着内心的指引追求创新、积极改变,从而改写了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所有站在“转折点”上的人并非是被历史选中而是主动选择了改变
历史,其深层次的原因是来自人类内心的本质力量的驱使,是积极的创造性、适应性促成了转变。
美术史对当代的意义在于寻找历史中美术发展的漫漶足迹,试图探求美术发展的未来。
传统对
于当下的意义是继承与超越一一拥有广阔的视野,积极创新的精
神就能够为人类思想的解放创造更多可能,为艺术的自由发展开拓
空间。
如前文所言创新之于美术的重要性大于其它所有的因素,在当今物质生产高速发展、知识更新加速的情况下人们对于传统的继承学习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形式语言、物质材料、意识形
态、方法论等等更替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这也许就是当下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品类丰富却良莠不齐的主要原因。
我们在提倡艺
术创新的同时不能忘记反思传统,反思我们自己的行为,反思当代与传统之间的意义。
没有任何当代艺术可以无视传统艺术而独立存在,也不应该那样存在;继承传统与反叛传统是艺术发展的两极,在这两极之间艺术史的线索清晰可见。
传统的尤其是物质
形态的因素可能会在某段时间里消失,但并没有消逝,而是逐渐地融入了人们的血液中,伴随创新精神赋予逝去的传统以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