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营销心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营销心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营销心理学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营销心理学基础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建议学时】
108学时
1.前言
1.1课程性质
《营销心理学基础》课程是是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综合性科学,是系统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科学,是心理学在市场营销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本课程的研究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不同领域的学说或概念为基础,研究消费者在购买、消费商品或服务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及营销过程中的一般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标准是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建设理念,课程设计的思路为: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服务工作流程为主线,以情境化教学为手段设计课程和实施教学;
(1)理论知识点的讲解与多媒体情境教学相结合;
(2)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建设要求,采用“讲-演-练-评”四位一体的实训教学模式,实施情境教学,从信息的收集、计划的制定、方案的选择、目标的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成
- 1 -
果的评价,让学生积极参与问题解决的整个过程;
(3)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以团队合作,角色扮演和仿真训练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和实施教学。

使学生掌握各管理岗位工作任务,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通过情境化教学,综合实习和顶岗实习,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售后服务企业基层管理工作。

2.课程目标
2.1知识目标
(1)掌握营销心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熟悉营销心理的规律;
(3)掌握营销心理策略。

2.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2)能够在现代工业企业、商业企业、保险公司等机构从事企业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调查、贸易谈判、商务推销、公关、商务代表、商务经理等岗位工作,成为服务于各类企业营销一线的高级应用性专门人才;
(3)能运用新商品价格心理策略进行商品定价、提价、降价;
(4)能运用报纸与杂志等媒体进行广告设计应采取心理策略,具备广告心理效果测定的测定方法;
(5)能运用营业推广方式的组织、实施和评估的心理策略。

2.3素质目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遵纪守法;
- 2 -
(2)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消费者服务意识;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能胜任本专业岗位的工作;
(4)具有热爱劳动的观念,有从事艰苦工作的思想;
(5)具有诚实守信的美德,尊重他人,富有责任心;
(6)能执行工作场所规则,具有服从意识。

- 3 -
- 4 -
- 5 -
4.实施建议
4.1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

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特点的课程设计思想;
(2)以工作任务教学形式为主线设计教材,结合课程内容的相关要求,以职业能力为线索组织教材内容;
(3)教材编写应充分考虑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文字表达通俗简练,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4)教材内容应依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实际,体现电子技术行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的需求。

4.2教学建议
(1)课程的实施应遵循行动导向的原则,以典型工作任务
- 6 -
为载体,营销工作流程为主线;
(2)以任务驱动教学时尽可能按理论与实践4:6的比例实施教学;
(3)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4.3教学评价
(1)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平时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
(2)加强实践性教学内容的考核,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结合平时作业、阶段测验、综合练习、大型作业及学习态度等进行综合评价;
(3)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评价,鼓励学生在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上有所创新。

4.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开发的多媒体课件创设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时间利用率;
(2)加强校企结合,让学生接触企业工作环境,加快学生角色转换,缩短就业适应期;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接触更多、更新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 7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