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心理学-感觉PPT课件

普通心理学-感觉PPT课件

定义:人眼对可见光的感觉。380~780mm的光波
11
视觉
视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大脑枕叶 的纹状区
12
视觉
视觉的生理机制
形态 分布 功能
锥体细胞
棒体细胞
粗短,呈锥形
细长,呈棒状
中央窝:只有锥体 没有棒体
中央窝外
昼视器官
夜视器官
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感受物体的明、暗
2、马赫带: 指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
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这就是马赫带现象,马赫带不是由于刺 激能量的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
3、视敏度: 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
4、闪光融合: 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这种现象叫闪光融合。
17
谢谢!
18

19
6
感觉概述
定律 公式
韦伯定律 k=ΔI/I
费希纳定律
对数定律
p = k lg I
斯蒂文斯定律
幂定律
p=kIn
适用范围 刺激的中等强度 刺激的中等强度
I:原刺激量 ΔI:刺激增量
P:感觉量 I:刺激量
7
感觉概述
感觉现象
感觉对比
感觉适应
联觉
感觉后像
8
感觉概述
感觉现象
1、感觉适应: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3
视觉
视觉现象
• 色觉 • 色觉理论 • 视觉适应、马赫带、视敏度、闪光融合
14
视觉
颜色
三个基本特性: 色调:决定与光波的长度 明度:决定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颜色混合: 色光混合:在视觉系统中实现的混合; 是一种加法过程 颜料混合:将两种颜料混合之后,作用于视觉系统引起的;减法过程
3
感觉概述
感觉剥夺实验
4
感觉概述 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5
感觉概述
感觉测量
• 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
反比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感觉性
反比
差别感觉阈限
色觉缺陷: 色弱: 色盲:局部色盲和全色盲
15
视觉
色觉理论
(1)三色说: 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
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 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红色---长波 绿色----中波 蓝色----短波 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暗适应
2、感觉后像: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
看灯
3、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4、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外一种感觉的现象。
暖色系、冷色系 咨询室暖色 夏天的矿泉水瓶多蓝绿色
9

10
视觉
• 视觉定义 • 视觉的生理机制 • 视觉现象 • 色觉理论
普通心理学 — 感觉
1
目录
感觉概述
感觉概念 感觉测量 感觉现象
感觉
视觉 听觉
含义 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现象 视觉理论
含义 听觉现象 听觉的生理机制 听觉理论
其他感觉:嗅觉、味觉、触觉、动觉、内脏感觉、温度觉
2
感觉概述
• 感觉概念 • 感觉测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 感觉现象
•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2)对立过程理论: 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
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 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16
视觉
视觉现象
1、视觉适应: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