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废纸浆的生产流程

废纸浆的生产流程

根据废纸原料的类别和产品品种的不同,将废纸制成纸浆的生产流程可以有多种组合,简单归纳为两大类,第一类的产品为漂白脱墨废纸浆,第二类的产品为本色废纸浆。

1、漂白脱墨废纸浆的生产流程:生产漂白脱墨废纸浆的原料是白色废纸,如旧报纸、旧杂志纸、旧书刊纸、白色混合废纸、印刷厂的白色印刷废料等,成品浆送造纸机系统抄造新闻纸、杂志纸、书写纸、生活用纸等。

以新闻纸用浆为例,基本流程见下列简图,每处理1吨废纸可得漂白脱墨废纸浆0.8~0.85吨。

2、本色废纸浆的生产流程:生产本色废纸浆的原料是本色废纸,如废瓦楞纸箱、废纸袋纸、有色混合废纸、纸箱厂的废料等,成品浆送造纸机系统抄造挂面箱板纸、瓦楞芯纸、包装纸、纸袋纸等。

以中档挂面箱板纸用浆为例,基本流程见下列简图。

每处理1吨废纸可得本色废纸浆0.85~0.9吨。

为方便各行业负责人联系,我网现组建了一批各行业的QQ群,本着方便大家,你我合作的目的,现将各行业的群组资料公布如下,希望能为所有客户提供一些方便。

聚拍网拍卖群()二手设备网设备群()废金属网金属群()废塑料网塑料群()废纸网废纸群()中国北方的“废塑料之都”,位于北京城正南方120公里处的河北省文安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废旧塑料集散地,被业内人士公认为中国北方的“废塑料之都”。

要想知道废塑料都去了哪里,必须去文安县看一看。

文安县,位于河北中部,原本是个鲜为人知的地方。

然而,近些年来随着当地废塑料回收再生业的崛起,文安已经成为业内人士耳熟能详的地名。

该县赵各庄镇已成为北方最大的废塑料回收再生集散地之一。

截至目前,全镇有塑料生产加工经营户近2000户,从业人员1.7万人,2007年交易额达13亿元,塑料回收再生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其中又以尹村的个体工商户为最多,全村600多户有400多户做废塑料生意。

文安地处环京津、环渤海腹地,被北京、天津、保定三大城市环抱其间,北距北京120千米,东邻天津80千米,西到保定90千米。

两小时可进京,一小时可下卫。

京九铁路穿越县境27千米,设文安、新镇两站。

交通十分便利。

这成了废旧塑料在此脱胎换骨的重要条件。

文安县当地废塑料回收再生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当时有人用废塑料做自来水管。

“种地春天播种,秋天才收割呢!而这个天天都挣钱。

”于是你干我也干,这样一家一家越做越多。

后来一些温州人来村里找现房住着,给村民提供废塑料,慢慢地形成了规模。

在20世纪80年代末,尹村北边形成了一个废塑料交易市场,有成品、半成品。

还有人在市场上专门倒料。

很快,由尹村一个村带动周边的村子进而带动了文安县,一个成熟的市场就形成了。

市场形成后,各家各户都有了自己的固定客户,不用去交易市场生意还照做。

于是尹村废塑料交易市场就没有了。

“你们要早两年来尹村的话,还能看到市场。

当时挺繁华的,上市场交易的人很多。

”如今再生塑料的生产、加工已经成为该镇的支柱产业和当地百姓的主要致富途径之一。

在尹村,国内和国外的原料都有,其中国外原料要占到50%以上。

大部分是从塘沽、威海等港口进来的,主要来自韩国、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

港口有一批人专门做废塑料的贸易,村里有人去港口倒料。

国内的废塑料主要来自北京、天津和东北,主要是旧的电视机、洗衣机、空调、电话、电脑上的塑料壳和塑料件以及矿泉水瓶等各种各样的塑料废弃物都来到了这里,还有塑料厂的边角废料。

尹村的再生料不用于食品包装,而是做衣服架、垃圾桶、椅子下面的轮子等塑料制品。

总的来说,废旧塑料绝对是有市场的,韩国、日本来考察的也很多,导致现在尹村的土地比文安县城的还贵。

近几年,随着赵各庄镇再生塑料行业的迅猛发展,从事塑料加工的小作坊也越来越多,污水的乱排乱放成了问题。

规范和整顿小作坊成为了当地政府要解决的一件大事。

为了引导该市场走向规范,文安县政府和镇政府一直在集思广益。

2007年初,镇政府多次组织企业老板、村委会干部召开会议,集中研讨赵各庄镇塑料行业何去何从的问题,还有如何为塑料再生行业提供快发展、大发展的坚实保障以及如何让污水变净、坑池变清等事关全镇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

与会人员纷纷提议,建污水处理厂是确保支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

于是镇政府采取财政出资和村街、企业赞助等多种方式融资147万元,对污水处理厂和通村管网进行深入细致的规划、设计和施工。

经环保部门精密勘测、水利部门科学论证、国土部门积极配合,当地第一个污水处理厂诞生了。

这个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000立方米,可以满足文安县赵各庄村及周边尹村、李各庄等村废塑料加工企业污水处理的需求。

2007年6月中旬开始建设,同年11月6日开始试运行,2008年初正式投入运行,清水池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排放标准,可全部回用。

对当地政府的这一举措,业内专家给予了肯定。

马占峰认为这是一种从实际出发的全新的环保型再生资源的发展模式,地方政府领导很有远见。

据他了解,北方另外一个废塑料回收再生集散地山东莱州也已采取这种办法,成效显著,而且没让国家投资或者补助一分钱,应当大力推广应用。

除了治理污水,当地政府还开展了再生塑料及制品安全标识专项整治。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今年下发了一个文件,其内容主要有四项:一是再生塑料生产企业应当在产品外包装上的明显位置标明警示用语:“回收再加工塑料,不得用于生产食品用塑料制品、医用塑料制品。

”二是凡是用塑料再生料加工成的制品,应当在制品和外包装的明显位置标明“回收再加工塑料制品”的警示用语。

三是除上述两项强制要求标注的内容外,还应标注如下内容: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厂址、产品标准号、净重、商标、电话等内容。

四是为消灭无标生产,没有产品标准的生产企业,应主动到文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索要或联系制订企业产品标准。

当然,问题也依然存在。

当地政府希望村民提高技术含量,进行深加工。

但目前看来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还有不小的难题。

尹村的村民说:“做出的塑料再生颗粒能满足下游客户的要求,我就可以挣钱了。

再提高技术含量客户也不多给钱。

”对于深加工,村民也有不同看法。

“打个比方,纺织厂只做布并不做衣服,现在要求我们深加工就相当于要求纺织厂纺出布再做成衣服。

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深加工。

”要更好地发展尹村的塑料回收再生产业,还需要整个塑料产业水平的提升。

废纸废书不再姓“废”期末临近,经过一番收拾打包,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整理出一堆废弃的材料,如何处理这些用完的废纸废书都是摆在所有同学面前的一大难题。

如何让废纸废书摆脱废品的命运,变废为宝,近期,高校读书社团亮出奇招,行动起来开辟一条绿色读书之路。

废纸换礼品“垃圾桶里纸发黄,漫卷废纸欲愁狂,细看回收箱何在,举手之劳又何妨。

”这是上海大学四叶草书友会废纸回收行动的宣传小诗,寥寥数语却引来了许多同学的关注,因为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着许多过期的复印资料。

活动当天,布置完现场,书友会的同学便开始向路过的同学宣传废纸换礼品的交换细则。

交换规则以纸的张数为衡量指标,对应不同的小礼品,比如2张废纸换一张新纸,10张废纸换一个小心形木夹,30张换一支再生纸铅笔。

然而,同学们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大家的预期,家住很远的四叶草书友会前任宣传部长更是背了一大袋废纸专程赶来,当第一批同学们拿来近700张纸后,组织者才意识到这个市场的庞大,按目前的规则下去,礼物很快就见底了,因此,当第一批同学走后,干事们决定“私自提价”,终于避免了礼物不够的小尴尬。

为了能真正达到环保的目的,同学们曾经试图寻找专业回收废纸的公司以旧换新,“听说有些公司可以把旧的A4纸换新的,我们外联部的同学去找了许多,但可能由于初次举办这项活动缺乏经验,最终没有谈下来。

”但是,这位活动干事表示,为了让这些废纸真正得到有效利用,同学们一定会继续努力。

以书换书学生对于旧书的处理方式最常见的不外乎两种:卖掉或扔掉,因此,几乎所有大学校区周围都有以收旧书为生的小书贩,他们以6毛-8毛钱一斤的价格回收各类书籍,转手再以5至几十元不等的价格卖给其他学生,虽然对这样的前后落差心知肚明,但同学们也都是有心无力。

不久前,上海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的同学在校园摆起了小摊,为有闲书要处理的同学搭建起了一个以书换书的平台。

借三轮车,搬桌椅,搭帐篷,挂横幅,布置展台……对于四叶草书友会第3次办“以书换书”活动的同学而言,所有步骤已经驾轻就熟。

绿色的帐篷,绿色的心情,活动准备阶段就有不少路过的同学前来询问,当一切准备就绪,已吸引了许多人围观。

在活动干事的指导下,同学们纷纷将不用的书籍带到了现场,根据书的原价他们可领到相应价格的书券,接下去,只要手持书券同学就可以到书摊上任意选择了,兑换规则十分简单:等价即可。

对于真正爱好读书的人而言,以书换书比低价卖书要有价值得多,这样的平台不仅是他们以书会友的好时机,更能够有效地让图书循环使用,为校园添一分绿色。

产业架构师能够热衷于“利乐制造”循环经济商业链条的人大致按性格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对“循环经济”与企业社会责任全情投入,富伦造纸厂的羊军便属此类。

任恺则截然相反:他更为冷静内敛,这是天生的产业构架师的性格。

任恺是典型的上海人,工作时温文尔雅,很少出现急躁情绪,永远从产业链层面考虑问题。

在利乐所找到的合作伙伴中,任恺一直在过于谨慎、迟迟不愿投入的人面前扮演“循循善诱”的推手角色。

但他也总是为急于扩大工厂规模的羊军泼冷水,经常“挑毛病”、提管理建议——后者有时半开玩笑地抱怨说他未免“太过冷静”了。

事实上,任恺如此小心谨慎,是因为利乐在中国构建的这条产业链几乎没有“盟友”——利乐在全球的回收体系大都能依赖政府立法甚至财政的支持,惟独中国除外。

身为设计者,他们能清楚看到这条毫无“外援”的产业链的脆弱之处:一方面,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一直为混合收集,这导致垃圾分类成本高、效率低;另一方面,真正乐意与利乐合作的企业一般规模和资金都很有限,单靠他们用收购价格拉动利乐包的回收,无论效率还是数量增长都十分缓慢。

这中间还存在着不可抗拒的大环境影响:2008年上半年,利乐包的收购价格是每吨1800元,进口(普通纸厂的原料)的价格是每吨2900元,富伦造纸厂还有成本优势参与竞争。

但随着金融危机迅速到来,进口废纸价格降至每吨1200至1300元,利乐包的回收价仍在每吨1800元徘徊,废弃包装处理企业已毫无竞争优势,连生存都岌岌可危,惶论其他。

最终,利乐将宝押在自己赞助开发的铝塑分离技术上。

富伦造纸厂在没有使用铝塑分离技术时,处理一吨利乐包,可得到500公斤纸浆,和250公斤铝塑筛渣——这种混合物最多卖到每吨1200元。

在使用铝塑分离技术后,工厂继续将其分解为铝和塑料,塑料在市场上可卖到每吨1500元,铝则价格更高,是每吨7300元。

富伦每年处理无菌复合纸包装近1万吨,使用铝塑分离生产线后,月销售收入增长可达2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