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卷有益-资料

开卷有益-资料


(二)字形
如何备考?
1 考查角度(一)
音同形近字的辨析 注 意
常见的音同形近字
例如:默守成规的默应为墨,以逸代劳的代应为待
2 考查角度(二) 音同义近字的辨析 注 常见的音同义近字 意
例如:鸠占鹊巢 容易误写为雀;
融会贯通容易误写为汇
3 考查角度(三) 形近字的辨析 注 意
常见的形近字
例如:赝品容易误写为膺;羸弱容易误写为嬴;戍卒容易误
写为戌。
4 考查角度(四) 形、音、义相近 注 常用的形、音、义相近的字
字的辨析

例如:奔驰 寒暄
一张一弛 喧哗
❖金璧(碧)辉煌 大姆(拇)指 ❖按步(部)就班 一愁(筹)莫展 ❖义不容词(辞) 破斧(釜)沉舟 ❖卑恭(躬)屈膝 貌和(合)神离 ❖迫不急(及)待 前据(倨)后恭 ❖声名雀(鹊)起 事(适)得其反 ❖ (呕)沤心沥血 满脸(皱)绉纹
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 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95年高考题)
“无所不为”意为没有什么不干的,指什么坏事 都 干,用来形容科学家的勇气,自然不当。
四、谦敬误用
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 有些成语是敬辞, 只能用于他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1、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 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
1、字音 2、字形 3、正确使用词语 4、正确使用成语 5、病句 6、衔接
(二)题型分解
❖ 二、社科类或自然科学类阅读
❖ (7---10)全部选择题
❖ 考点: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 三、文学作品阅读
❖ (11-----14)全部主观题
❖ 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词、句;
诚实温和。
A.考查 宁可 品性 B.考察 宁愿 品性
C.考查 宁愿 品行 D.考察 宁可 品行
①“考察”和“考查”两词都可以指用一定的标准、手段了解和弄 清事物的情况。但“考察”着重指观察、调查、研究,目的是取得 材料,研究事物;而“考查”着重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检查、衡量, 目的是评定或审核。根据语境应选“考查”。 ② “宁可”与后面的“不可”正好搭配,而“宁愿”则不行。 ③“品行”多指外在,指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品性”多为内在,指 个人的品格、习惯、性格。句中“诚实温和”指人的品格、性格,故 选“品性”。
答题技巧 1、排除为主。 2、遇生判对。考试有时遇见一个或两个较为生僻 而自己一点都不熟悉的注音,一般可将字视为正 确的注音处理(此为取巧,不可视为规则)。 3、遇熟谨慎。越熟悉的越要小心 4、扩大组词。遇到多音字或形声字拿不准时,可 多组词,唤醒记忆或增大甄别依据。 5、做后不改。十分的把握的当然不易做错。如果 题中有几个是是而非的注音,做后不能轻易改动。 因为第一语感常是正确直觉的反映,切不可犹豫 不决,改来改去。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
现手法。
❖ 四、古代诗文阅读鉴赏
❖ 文言文考点:1、理解句子,把握文意

2、把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3、归纳内容要点,把握文章主旨
诗歌鉴赏考点:1、鉴赏古代诗歌的意象、语言 和表现手法
作者的情感
2、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及
❖ 五、写作(60分) ❖ 材料作文
开卷有益-资料
2011

成 考 语 文 复 习
卷 有 益ຫໍສະໝຸດ 一、试题梳理(一)、以2019年试题为例,一共有5大板块:
考试内容
分值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 24分
二、社科或自然科学类阅 16分

三、文学作品阅读
25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鉴赏 25分
五、写作
60分
(二)题型分解
一、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选择题)
❖ 2、注意字形的干扰
未/末 喑/暗 舂/春
日/曰 茶/荼 赢/羸
(1). 字形差别细微的字 缀zhuì掇duō 啜 (2). 包含相同部件的字 chuò (3). 容易按半边读错的字 菅jiān 管ɡuǎn
谑xuè 濒bīn 瞠chēnɡ 掣chè 霁jì 菁jīnɡ 痤cuó 圄yǔ 迢tiáo
❖(四)正确使用成语
成语设误类型
一、望文生义
成语都有其固定的意思,其意义往往不是它的 组成部分意义的简单总和,因此不能单从字面上理 解其意义。使用时一定要弄清成语的确切含义,切 忌望文生义 。
1、沈某说,唐氏三兄弟已经回上海了,如果他们 抱成一团,那可真是三人成虎呀。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传播多了,就会使人信以为
再接再(厉)励 纷至(沓)踏来
❖ 首曲(屈)一指 礼上(尚)往来
❖走头(投)无路 谈笑风声(生)
❖人情事(世)故 金榜提(题)名
❖做(坐)月子 世 外桃园(源 )
❖伶牙利(俐)齿 渡(度)假村
❖防(妨)碍
幅(辐)射
❖ 一幅(副)对联 一股(鼓)作气
❖悬梁刺骨(股)
(三)正确使用词语
❖ 正确使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一直坚持“词 不离句”的原则,注重引导考生把注意力放 在读懂句意上,从所考词语与语境关联的角 度去把握其意义和用法,而不是要求准确无 误地记住每个词语的静态意义。
真。这里是把它理解成了三个人团结就是了不得的力量, 显然望文生义。
二、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使用有其特定的对象和范围,不能 随意搬用。
1、我们这些十七八岁的中学生,正值豆蔻年华, 要努力学习才是。
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年纪。
三、褒贬不分
有些成语有明显的褒贬之情,或赞颂、表扬, 或贬斥、指责,如果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都是 不恰当的。
分点复习
❖ (一)语音 注意字音的干扰:
1. 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扁biǎn 扁担 扁豆 piān 扁舟
2. 字形的干扰 3. 特殊用字的读音:姓氏用字的读音 区 ōu 种
chónɡ令(狐) línɡ 地名用字的读音 蔚 yù 蔚县(河北省) 蚌 bènɡ
蚌埠(安徽省)
4. 生僻字的读音 :畀 bì 啻 chì 羼 chàn
❖ 所选词语多是媒体上常用、生活中常见而又 极易混淆的词语,具有典型性、生活性和时 代性,所用语言材料绝大部分直接来自生活、 社会的热点或重要内容。
在下面各句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
① 应该以实际运用能力来
我们的学习效果。
②老百姓说得好,
常年无灾情,不可一日不防备。
③这小伙子整体素质的确不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