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检验规程
1范围
本检验操作规程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规定了原材料的检验操作规格。
本检验操作规程适用于技质部对管材生产用原材料的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idt ISO 1133:1997)
GB 15558.1-2003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
GB/T13663-2000 给水用聚乙烯(PE)管材
GB/T 17391-1998 聚乙烯管材与管件热稳定性试验方法(eqv ISO/TR 10837:1999)
3 检验项目及要求
在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之前,应对原料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取样,获取供应商材料原始检测报告,对应的检测设备与检测方法。
3.1 杂质含量
杂质定义为除填充物外限定温度下无法挥发的物质。
3.2 外观
粒子应清洁无污染物,颗粒大小应均匀,整批原料应无其他杂质,包装完好。
3.3 熔融指数
熔融指数与原料质保单(当无质保单时,以产品说明书为准)标称值的偏差小于±20%。
3.4 灰分含量
生产原料杂质不得大于3%。
3.5 氧化诱导时间
原材料氧化诱导时间大于20min以上。
3.6 挥发份测试
原材料的挥发份应符合《原材料检验质量标准》中各原材料的标准规定。
3.7 拉伸强度
PE原材料拉伸强度不低于20MPa
3.8 断裂伸长率
PE原材料拉伸断裂伸长率应≥350%
4 试验方法及结论判定
4.1 原料外观
采用随机目测。
检验员对原材料开包抽查进行目测检验。
对于物理和力学性能试验时不同批次分开取样。
不符合要求的原料应结合具体性能再做合格判定。
4.2 熔融指数判断
熔融指数的测试参数为190℃,240s。
检验员负责统计熔指各项数据情况。
4.3灰分含量
测试仪器及参数:马弗炉内密闭烘烧温度为600℃,时间为15min,。
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料判为不合格,并通知技术部门对原料进行监控及处理。
4.4 氧化诱导时间
测试参数为200℃。
检验员对抽样原料进行检测。
对不符合要求的原料判为不合格,并通知技术部门对原料进行监控及处理。
4.5 水份测试
测试仪器为红外水份测试仪,测试参数为110℃,20min。
检验员每4小时对造粒车间进行一次抽样检测,每班对管材车间进行一次抽样检测。
对不符合表2的原料应判为不合格。
对于不合格的混配料与给水管自产料,应拒收,并通知供应部进行处理。
4.6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试验
4.6.1试样要求
图2 类型2试样
图2类型2试样的尺寸单位:mm
4.6.2试样的制备
PE原材料通过制样挤出机挤制样条,样条经过制样机铣切制成图2的要求。
每个样品应取三个样条。
4.6.3试样应在制成15小时以后测试。
试验前将试样置于(23±2)℃的环境中进行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3h±15min。
4.6.3拉伸试验速度100mm/min。
4.6.4计算机出报告,试样断裂或伸长已超过500%后停止拉伸,记录试样的屈服应力、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
4.6.5 PE原材料拉伸强度不低于20MPa,拉伸断裂伸长率应≥350%。
5 不合格处理措施
5.1检验员应在原料检验单上注明不合格原因,并在包装上作好标识。
5.2检验员对原料进行合格与不合格的判定,由部门领导进行最后确认。
6 试验报告
当技质部完成一个试验过程后,需填写完整的试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