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城西变线路工程定向穿越乡镇水泥公路(河道及蔬菜大棚)施工现场管理方案建设单位:连云港供电公司施工单位:江苏齐天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江苏兴力工程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2014年08月批准:审核:编制:目录一、编制依据二、工程概况三、施工部署四、施工方法及工艺流程1、顶管穿越公路断面图2、工艺流程五、现场技术措施1、施工准备2、测量放线3、导向钻进过程4、预扩孔工艺过程5、回拖管线6、泥浆7、回拖PE管保护8、照明六、质量管理七、HSE管理八、安全管理九、文明施工管理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十一、施工总平面图一、工程简介与编制依据本110kV线路工程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①110kV申城线改造部分。
②110kV申城线改造后T接至城西变线路部分。
③110kV申榆线城头支线T接至城西变线路部分。
④申榆线城头支线间隔调整部分。
本线路工程全长5.44km,其中双回路架空线路部分长约4km,单回路架空线路部分长约1.17km,双回路电缆部分长约0.14km,单回路电缆部分长约0.13km。
导线采用LGJ-400/35钢芯铝绞线,本期新建2#塔至3#塔段(申榆线城头支线调整间隔段)采用LGJ-240/30钢芯铝绞线,本期新建21#塔至23#塔(与原申城线搭接段)导线采用LGJ150/25钢芯铝绞线。
地线选用一根OPGW型光纤复合架空地线及一根JLB40-120型钢绞线与之配合,新建2~3#塔采用两根GJ-50型钢绞线,,21~22#采用两根GJ-35型钢绞线,22~23#塔采用一根GJ-35型钢绞线,原110kV申城线(构架至本期新建5#塔)更换地线选用OPGW-24-70型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本施工方案主要内容为电缆定向穿越乡村水泥道路、河道及蔬菜大棚部分。
本工程施工将贯彻现行相关规范要求,确保工程达到优良。
应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技术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修正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订)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2012-07-01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2762-2005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架空电力线路)》(DL.5009.2-2004)7)《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8)《架空送电线路施工手册》9)《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10)《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2)《水平定向钻进管线铺设工程技术规范》(DBJ13-102-2008)二、工程概况1)工程地点:赣榆县青口镇~城西镇。
2)工程内容:电力管线定向穿越乡村水泥道路、河道及蔬菜大棚,穿越孔直径200mm,穿越段水平长度为216m(两处)。
3)电缆管材:本次穿越的主管道规格:φ200 mm HDPE 加强管。
4)穿越要求:入土角为8°,出土角为7°,定向钻穿越弯管段曲率半径450m 。
5)定向穿越位置:1#~2#(150M) 18#~BJ5(城西变5#电缆八角井,66m )。
三、施工部署1、项目部组织机构2、项目管理人员名单序号 姓名 职称 在本工程任职 1 薛希昌 工程师 项目经理 2 姜荣胜 工程师 项目总工 3 马斌 工程师 现场施工负责人4 宋恺岩 助理工程师 安全员 5李云贵助理工程师现场施工员3、机组人员配置及职责序号 工种 人数 岗 位 及 职 责1 机组长 1 负责施工全面指挥、管理、协调。
2技术员1负责技术资料,过程检查。
管 道 安 装 机 组土建机组穿越机组防 腐 补 口 机 组项目经理施 工 部技术 部质量 部经营管理部综合部H S E部3 HSE 1 负责现场HSE监督员。
4 管工 4 负责对口,指导取土。
5 操作手 4 操作顶管机及发电机。
6 起重工 2 指挥吊车吊装设备、机具、砼套管和运土。
7 弯管 2 负责弯管。
8 炊事员 1 负责后勤保障。
9 配工28 取土24人、配合4人10 更夫 4 看护现场4、主要施工机具及材料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 定向钻机XZ450吨套 12 导向探测仪金地700 台 13 管线探测仪RD8000 台 14 水准仪DS22 台 15 潜水泵3-4”台 46 发电机5KW 台 17 发电机5KW 台 28 平板车25T 辆 19 货车5T 辆 1四、施工步骤及工艺流程1施工步骤1.1施工准备1.1.1根据要求,我们将采用目前较为先进的非开挖管道敷设技术,既在不开挖路面及土地植被的状态下,用微控定向钻将电缆套管从1:2#塔向南穿越至1#塔,2:18#塔向东穿越至城西变西侧的BJ5电缆八角井。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我们将采取以下具体方法:首先探明现有地下管网和土层的情况,考虑到各个井位地下管网较为复杂,我们选择1#塔和18#塔作为钻进的入口,用大角度入土,避让地下的复杂管线(现有的通信、军用)和河道,将深度控制在3—6米处,然后将HDPE管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拖入孔径。
1.1.2定位、放线根据穿越管线轨迹施工设计图,项目部组织测量人员对待穿越管线中心线进行复测,做好标记,必要时埋设标杆。
并报建设方技术人员或监理工程师核查,以保证穿越施工中管线位置和标高的正确性。
对复核合格的导向线点、水准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相应保护措施,保证开钻时使用。
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1.3设备进场依据物探成果资料和管道设计位置平整场地,放置钻机。
用专用的锚具锚固钻机,并在规定的施工作业面的合适位置设置蓄水和泥浆池等设施。
1.1.4开挖工作坑入土点开挖工作坑,出土点后端开挖工作坑和后续发送沟,并在管线回拖时沟内注水以保护管线。
1.1.5配制泥浆钻进泥浆最基本的功能是维持孔壁的稳定性。
另外泥浆还有携带钻屑、冷却钻头、喷射钻进等功能。
泥浆的成分要根据地层条件、使用要求作调整。
管线与孔壁间的泥浆还有悬浮和润滑作用,有利于管道的回拖。
1.2导向导向在非开挖铺管工作中是一项十分关键的施工步骤。
导向能否成功及导向孔的质量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工作的成败。
导向时,尤其要注意导向孔的出土角、入土角、曲率半径和与相邻障碍物的间距必须满足铺设管线的要求。
为了精确控制标高和导向孔的曲率半径,使其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为此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精度较高、抗干扰能力强的导向仪。
2)严格按测定的水准控制点导向。
3)增加导向仪测量点数,原则上每10米测量一次钻头的深度、方位角和已放轨迹线的水平偏移量,并于测定的水准点和导向设计数据表数据相比较进行控制,使其误差控制在规范要求内。
1.3扩孔导向完成后开始利用回扩器进行扩孔。
并根据管段位置地质状况,采用符合管段处地质状况所要求的比重和粘度的非开挖专用泥浆,并依据地层稳定性情况,必要时再添加一些相应的处理剂材料。
泥浆通过专用泥浆搅拌系统搅拌充分。
根据扩孔扭矩和回拖力情况,合理调整泥浆用量和回拖速度,确保孔壁稳定。
施工过程中现场多余泥浆用专用设备运至指定位置排放。
1.4拖管为了减小管道回拖时的摩擦力,保证管道顺利回拖和保护管道防腐层,在回拖前挖发送沟,每隔15米放土堆,土堆上铺垫膨润土,在回拖时浇水,管道回拖过中的回拖阻力将降低到最低,这样可以保证管道的顺利回拖同时保护防腐层。
管道回拖时,管段与钻具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4.1检查扩孔器内各通道及各泥浆喷嘴是否畅通,确认合格后才能连接;1.4.2连接顺序:钻杆+扩孔器+80T旋转接头+U型环+管道。
1.4.3扩孔器直径宜比穿越管道直径大100mm,目的是减小拖拉力,保护防腐层;全部连接完后应送泥浆冲洗,检查各泥浆喷嘴是否正常,合格后进行回拖施工。
管道回拖施工应连续进行,除发生不可抗拒的原因外,严禁在施工中无故停拖。
1.5施工过程中,沿线冒浆的保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派专人沿线巡浆,发现冒浆点及时上报并采取适当围护防止泥貌并将剩余泥浆外运处理。
2:施工工艺流程五、现场技术措施1 施工准备1.1 施工前先熟悉图纸,掌握施工区域的穿越长度与深度,特别应掌握套管穿越范围内的地质状况。
1.2 施工设备及辅助设施和各种材料准备齐全,穿越套管和工作管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认可。
2 测量放线2.1根据设计给定的控制桩位,用经纬仪放出穿越轴线。
2.2放线时同时放出工作和接受坑的位置的尺寸。
2.3在穿越至验收的全过程中,随时使用经纬仪配合。
3、导向孔的钻进过程3.1 导向钻进是铺管成功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个过程需要至少两名操作人员,一名钻机操作者,操作钻机,控制钻具在地下的状况;另一名是定位探测仪操作员,负责监测、探测钻头在地下的走向和进尺情况。
钻头上装有可发射无线信号的探头,它可穿过地层发出一种特殊的电磁波,操作员手中的探测器可以接受这些信号,并经过处理后,让钻机操作者及时了解钻头目前的位置,显示的信号包括钻头走向、深度,造斜率和面向角等信号,以便及时调整钻头的方位,确保钻头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轨迹钻进。
钻机操作者可以在钻机上,通过仪表掌握钻进过程中施加给钻杆的压力和回转扭矩,在钻机仪表盘上,还可以看到来自探测装置反馈过来的一切信息,钻机操作者通过这些信息来调整钻头方位,操作台上的液压仪表和远距离信息显示仪表,就像操作者的眼睛一样,可以随时观察孔底情况。
3.2、施工要点和施工注意事项⑴为确保本工程成功地完成定向钻进的导向工作,要严格按照设计规划好的穿越曲线钻进,主要是控制好钻进曲线不同位置的深度和造斜率。
在不超过管道弹性敷设半径或钻杆弯曲极限的范围内,操作员应确保按设计的轨迹钻地,如果前一段钻进没有完全符合设计曲线,所出现的差值可以通过下一段来修正,并记录实际钻孔与钻孔的偏差,通过计算来调整钻进的参数。
⑵设计钻孔轨迹时重点考虑以下影响因素:待回拖管线的材质、尺寸、曲率半径;钻杆弯曲极限;地层条件;地上、地下障碍物状况;⑶导向孔钻进时,采用带斜面的非对称钻头。
若一边旋转一边推进,钻孔呈直线延伸,即钻出一个直孔,若钻头只推进不旋转,由于地层给斜面钻头的反力的作用,使钻头朝斜面法线的反方向钻进,即实现造斜功能,钻出曲线或造斜孔。
钻机操作人员根据地表的接收器探测出钻进参数(钻头的位置、深度、倾角和工具面向角等),判断钻孔位置与设计曲线的偏差,并随时进行调整,以确保穿越曲线按照设计的走向钻进。
⑷钻机配有控向探测仪器,其作用就是及时探测钻头在地下的实际位置,并将探测结果传输到地面接收显示器和司钻操作台上的远程显示器,司钻根据这结显示的数据进行方向调整和纠偏。
⑸在改变方向的过程中,钻孔的转角或转弯半径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实际的钻孔曲线尽量平缓,以利于回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