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近代平差基础前面介绍的五种平差方法,我们称之为经典平差方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测绘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数据处理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在经典平差方法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些新的测量平差模型,如稳健估计、秩亏自由网平差、方差分量估计等理论,为区别起见,我们称之为近代平差理论。
本章将介绍这些平差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2178.1稳健估计简介经典平差总是假设观测值中只含偶然误差,不含粗差,平差模型正确,但测量实践表明,由于种种原因可能产生粗差或错误。
粗差即粗大误差,粗差要比偶然误差大好多倍。
对粗差的处理,目前有两种基本途径。
一是从函数模型入手,在未正式进行最小二乘平差计算之前进行数据预处理,设法探测和定位粗差,然后剔除含粗差的观测值,从而得到一组较干净的观测值,最后,再用这组较干净的观测值进行最小二乘平差,第7章中第6节介绍的粗差检验的数据探测法就属于这种方法;二是从随机模型入手,寻找既能自动抗拒粗差的影响,又基本上具备经典最优估计统计特性的估计方法,218稳健(Robust)估计就是这种途径的一种有效估计方法。
稳健估计是针对最小二乘估计不具备抗粗差这一缺陷提出来的,对粗差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具有以下特点:1.当不含有粗差时,所估计的参数是接近最优的;2.当含有少量粗差时,所估计的参数变化也较小;3.当含有较多粗差时,所估计的参数也不会太差。
第一个特点的不足之处是所获得的估计结果不是最优的,第二特点表明,虽然所获得的估计结果不是最优的,但能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估计方法是比较好的,第三个特点可以防止某些相当坏的情况,估计结果也不会变得太坏。
如果一个估计方法,在实际模型与假定模型相差较小时,其性能变化也较小,则称它是稳健的,可见稳健就是实际模型偏219220离假定模型的不敏感性。
稳健估计的具体方法很多,下面只作简单介绍。
设有误差方程为111⨯⨯⨯⨯-=n t t n n l x B V假定为等权观测,若不等权则可转化为等权观测。
稳健估计的原则是()()min ˆ11=-=∑∑==ni iini il x b v ρρ (8-1)令⎥⎥⎥⎥⎦⎤⎢⎢⎢⎢⎣⎡=n b b b B 21221即ib 为B 阵中第i 行向量。
最小二乘估计,可理解为()2iiv v =ρ,由于2v 随v 的增加而迅速增大,所以最小二乘估计不具有稳健性。
为使估计稳健化,要求能控制奇异值对解的影响,寻求增长速度缓慢的有界函数作为极值函数。
例如选取()V V =ρ,即一次范数最小,就是一种稳健估计的极值函数。
选取不同的极值函数,就会得出不同稳健程度的估计值。
稳健估计是一种求非线性方程的极值解,其中迭代权函数法是一种利用已经掌握的最小二乘估计的计算方法,简单实用,以一次范数最小估计为例,说明这种解法。
设极值函数为()min ==∑∑i iv v ρ222于是 ()ˆˆˆ2122=∂∂=∂∂=∂∂-∑∑∑xv v v vxv x i iiii (8-2)由i i i l xb v -=ˆ得 i i b xv =∂∂ˆ则式(8-2)为=∑ii i v b v或 0=∑ii Ti v v b (8-3)令权函数为223⎥⎥⎦⎤⎢⎢⎣⎡=⨯n nn v v v diag W 11121(8-4) 则式(8-3)为0==∑WV B v W b Ti i Ti(8-5)上式与间接平差中的方程0=PV B T相似,故将W 视为间接平差的权阵P ,又因W 是改正数V 的函数,故称其为权函数,W 必须通过迭代运算来确定。
定权函数时,为了避免因v =0而出现的计算问题,可取 cv W i i+=1 (8-6)一次范数最小估计的步骤是:2241.列出误差方程;2.令121====nP P P ,组成法方程l B x B B TT =ˆ; 3.计算xˆ和改正数v ; 4.计算权函数1W ,2W ,…,n W ;5.再次组成法方程Wl B xWB B T T=ˆ;6.重新计算xˆ和v ,再定权函数W ; 7.重复第5和第6步,进行迭代,直至两次迭代权函数之差的最大值小于限值为止(或以最后两次参数之差的最大值小于限值作为结束循环条件),最后求得的x ˆ为其稳健估计结果。
225稳健估计方法最常用的有Huber 估计法、丹麦法、周江文法以及李德仁法等等,这些方法都具有各自的稳健估计函数和权函数。
例[8-1] 以 3.5.1中水准网条件平差算例为例,如图8-1。
有2个已知高程点A 、B ,3个待定高程点C 、D 、E 和6个独立高差观测值,该例为三等水准测量,其1km 观测高差中误差0.3 0±=σmm ,观测值中不含粗差。
现在2h位置加了4倍于中误差的粗差,观测值变为11.094m ,其它条件不变,A和B点的高程、观测高差和相应水准路线的长度见表8-1,试进行稳健估计。
表8-1线路号观测高差/m 线路长度/km 已知点高程/m h112.705 1.1 H A=788.135h211.094 2.3H B=811.920h3 6.518 0.8h4 4.570 1.5h5-4.225 2.0h615.302 1.9解:本例中有6个观测值,必要观测数t=3,所以r=n-t=3,226227选取C 、D 、E 三点高程321ˆˆˆX X X 、、为参数估值,参数改正数为321ˆˆˆx x x、、,参数近似值取1X =796.6m 、2X =800.8m 、3X =807.3m 。
1.误差方程为18255018264016215343232221+-=+-+=+-=-+-=+-=-+=x v x x v x vx x v x v x v (㎜)2.令1621====P P P,组成法方程, 计算得xˆ和改正数v []Tx3.515.347.13ˆ=(㎜)[]TV 2.42.43.13.15.85.5----=(㎜)228单位权中误差6.87ˆ0±=P ±=TγσVV (㎜)3.后验方差检验假设为22200.3:==σσH ;2021:σσ≠H统计量为732.150.387.63ˆ)()3(222022=⨯=-=σσχt n以自由度f =3, α=0.05查2χ分布表得348.9)3()(,216.0)3()(2025.022/2975.022/1==-==--χχχχααt n t n现2χ落在了(0.216,9.348)区间外,故拒绝0H ,即认为在α=0.05的显著水平下,观测数据可能存在粗差。
4.计算权函数W,取c=1,得权函数值为iW=[0.15385 0.10526 0.44444 0.44444 0.19048 diag0.19048]5.再计算得xˆ和改正数v[]Tˆ=(㎜)139.5134x4.9.[]T--=(㎜)1.5--9.8V1.41.44.14.16.再计算权函数W,取c=1,得权函数值为iW=[0.16277 0.1014 0.41184 0.41184 0.19717 diag0.19717]7.再次计算得xˆ和改正数v为[]Tˆ=(㎜)1.141.x6.5135229230[]TV 9.39.36.16.11.99.4----=(㎜)8.再次计算权函数i W ,取c =1,得权函数值为diag W =[0.17024 0.09876 0.39018 0.39018 0.202550.20255]08.0max 1<--k iki W W停止迭代,最后一次计算结果即为稳健估计结果,成果如下。
9.C 、D 和E 点高程平差值为⎥⎥⎥⎦⎤⎢⎢⎢⎣⎡=⎥⎥⎥⎦⎤⎢⎢⎢⎣⎡=3516.8078351.8006141.796ˆˆˆˆE D CHH H H (m)单位权中误差2312.61ˆ0±=P ±=TrV V σ(㎜)经2χ检验,平差模型正确。
平差后D 点的高程中误差5.3ˆˆ0±==DD DH H H Q σσ(㎜)D 点至E 点间高差平差值的中误差4.3ˆˆ222ˆˆ0ˆ±==hh h Q σσ(㎜)2328.2 附加系统参数的平差经典平差中总是假设观测值中只含偶然误差,不含系统误差,平差模型正确,但测量实践表明,尽管采用各种有效的观测措施,仍会含有残余的系统误差。
消除或减弱这种残余系统误差也可借助于平差方法,即通过在经典平差模型中附加系统参数的方法对系统误差进行补偿,这种平差方法称为附加系统参数的平差法。
经典的高斯—马尔可夫模型为⎪⎭⎪⎬⎫==∆==∆∆-=-120200~P Q D L D E X B L σσ)()()(, (8-7)当观测值中含有系统误差时,显然2330≠∆)(E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经典的高斯—马尔可夫模型进行扩充。
设观测误差G ∆包含系统误差S∆和偶然误差∆,即∆+∆=∆S G考虑平差是线性模型,可设SA S~=∆,于是有∆+=∆S A G~(8-8)及 SA E S ~)(=∆将式(8-8)代入式(8-7),即得附加系统参数的平差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为⎪⎭⎪⎬⎫==∆=++=∆-+=-12020ˆˆˆ~~P Q D L D d S A X B L S A X B L σσ)()(或 (8-9)由式(8-9)得误差方程为234())(,ˆˆˆˆ1111d BXL L L l l S xA B l S A xB V oo n m m n t t n n +-=-=-⎪⎪⎭⎫ ⎝⎛=-+=⨯⨯⨯⨯⨯⨯ (8-10)上式为间接平差的误差方程,t B R =)(,m A R =)(,为列满秩,参数xˆ之间和S ˆ之间相互独立,)(m t n +>。
按最小二乘准则min=PV V T分别对xˆ和S ˆ求偏导数,并令其等于零,转置以后,将误差方程代入得法方程⎥⎦⎤⎢⎣⎡=⎥⎦⎤⎢⎣⎡⎥⎦⎤⎢⎣⎡Pl A Pl B S xPA A PB A PA B PB B T T TTTT ˆˆ (8-11)令PAA N N PAB N PB B N TT TT====22211211,,式(8-11)可简写为⎥⎦⎤⎢⎣⎡=⎥⎦⎤⎢⎣⎡⎥⎦⎤⎢⎣⎡Pl A Pl B S xN N N N T T ˆˆ22211211 (8-12)235由分块矩阵求逆公式得⎥⎦⎤⎢⎣⎡⎥⎦⎤⎢⎣⎡--+=⎥⎦⎤⎢⎣⎡---------Pl A Pl B MN N M MN N N N M N N N S xT T 111121111211111121112111111ˆˆ (8-13)式中 121112122N NN N M --=如果平差模型中不含有系统误差,即0~=S ,则有Pl B N xT1111ˆ-=考虑到此关系式,则式(8-13)可写成)ˆ(ˆˆ1211121111xN Pl A MN N x x T--=-- (8-14)和)ˆ(ˆ1211xN Pl A M S T-=- (8-15) 由间接平差的协因数公式知,式(8-13)右端的系数是法方程式系数阵的逆,亦即平差参数估值xˆ和S ˆ的协因数阵为236⎪⎪⎭⎪⎪⎬⎫-==+=-------112111ˆˆ1ˆˆ11121112111111ˆˆMN N Q MQ N N MN N N Q S X S S X X (8-16)单位权中误差为)(ˆ0m t n PV V T+-±=σ(8-17)加入系统参数,改变了原有的平差模型,为了确保平差参数的正确性,要对系统参数的显著性进行检验,即对SA ~的显著性进行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