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激光治疗在眼科的应用

激光治疗在眼科的应用


瞳孔 巩膜
光凝点 虹膜
角巩 膜缘
2,5 mm
激光治疗白内障
类型
• 单纯晶体后囊膜混浊或皱折 • 伴有较多晶体皮质或纤维化的膜性白内障 • IOL前纤维渗出膜或色素沉着 • 前囊膜切开 • 激光碎核
适应症
• 引起病人视功能下降的后囊膜 混浊
• 囊膜混浊尽管看起来是很轻微, 但却造成患者显著的眩光而致 视觉障碍
全视网膜光凝的并发症
• 瞳孔缘损伤 • 黄斑水肿加重 • 急性闭角青光眼发作 • 视野缩窄 •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 脉络膜脱离
局部视网膜光凝术
• 适应症: 局限性视网膜缺血、渗出性病变以及视网膜 裂孔和变性。包括:严重的背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某些糖尿病性黄斑病变,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缺血 性视网膜血管炎,Coats病,局限性毛细血管扩张或 新生血管性病变等。
并发症
•一过性眼压升 高
•虹膜炎症反应
•人工晶体损伤
•虹膜及瞳孔缘 损伤
• 前房出血
•角膜及角膜内皮 损伤
•玻璃体前界膜破 裂
•黄斑囊样水肿
•继发青光眼 •继发视网膜脱离
谢谢!
完 2014年10月29日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适应症
1. 虹膜周边切除术后残留部分虹膜组织 2. 虹膜周边切除术后发生恶性青光眼,其对侧眼应行激
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3. 预防性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应用于急性闭角型青光
眼发作后的另一眼,或双眼窄房角者 4. 无晶体眼瞳孔阻滞 5.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6.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缓解期 7. 葡萄膜炎继发青光眼
• 电离效应: (调Q-Nd:YAG)
• 光化学效应:(PRK、PDT)
热效应的形式
1)光温热效应 组织内温度升高至42ºC~60ºC 细胞发生变性、凋亡 (TTT脉络膜新生血管膜、肿物)
2)光凝固效应 组织内温度升高至60ºC~100ºC 组织蛋白质和其他大分子变性凝固 (治疗眼底病的主要作用机制)
热损伤
眼科激光发展历程
红宝石激光诞生
Q开关Nd:YAG激光
MPS
飞秒激光
DRS
波长可调染料激光
固体多波长激光
导航、自动跟踪
1960 氙弧光光凝仪
1973 氩离子激光
1986 ETDRS
2000 气体多波长激光
2012 多点扫描激光诞生
准分子激光
810,689半 导体激光
多波长、多点扫描
DRCR
激光诞生
眼底肿瘤,
光动力治疗原理
维速达尔® 在血流中与 LDL结合
Schmidt-Erfurth 1995; Kramer 1995; Husain 1997; Ochsner 1997
维速达尔® 选择性地积聚在 富含LDL受体的新生血管内 皮细胞中
光动力治疗原理
非热能激光激活的维速达 尔® 在氧存在的条件下发
激光治疗眼底病
• 全视网膜光凝术(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PRP)
• 局部视网膜光凝术(区域性、象限 性)
• 黄斑病变光凝术
光凝的方式
• 裂隙灯下光凝 • 间接检眼镜下光凝 • 眼内光凝 • 经巩膜光凝 • 内窥镜下
全视网膜光凝术
• 适应症: 缺血性视网膜病变,如增殖性和增殖前 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视 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血管炎,早产儿视网膜 病变,镰刀细胞贫血性或地中海贫血性视网膜病 变,缺血性眼病综合征和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内新 生血管形成(视盘,视网膜和虹膜新生血管形成) 等。
生光化学反应
维速达尔® 选择性封闭CNV, 而其上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 和Bruch氏膜不受影响
Ochsner 1997; Hendersonn 1992; Schmidt-Erfurth 1995; Schmidt-Erfurth 1994; Miller 1995; Kramer 1996
AMD病例
激光成功的应用于眼科各个领域
内容
• 激光治疗眼病的基础 • 激光治疗眼底病 • 激光治疗青光眼 • 激光治疗白内障
激光的特性
• 相干性 • 单色性 • 方向性
与激光有关的参数
• 光斑 • 功率 • 能量 • 曝光时间 • 组织反应
激光在眼组织的吸收特性
激光眼组织的生物学效应
• 热效应
激光→靶 组织吸收光 →组织温度升高 →组织蛋 白变性 、凝固、汽化、碳化
全视网膜光凝术
目的
①消除缺血引起的新生血管,防止新生血管引起的视网膜和 /或玻璃体出血;
②防止玻璃体内纤维血管膜增殖及其继发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③防止或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④促进视网膜水肿和出血的吸收; ⑤与玻璃体切割术联合,防止术中和术后发生新生血管玻璃
体出血。
全视网膜光凝术
病例1
• 陈--,男,56岁, PDR IV期,
局部视网膜光凝术
目的
1. 防止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发展,防止渗出,出血,减轻黄 斑病变,或促进视网膜静脉阻塞后视网膜出血的吸收,防 止或治疗新生血管
2. 防止发生黄斑损害,促进黄斑水肿吸收 3. 闭锁局限新生血管,渗漏点和微血管瘤 4. 封闭视网膜裂孔和变性,防止视网膜脱离 5. 阻断瘤体血供、破坏瘤体组织
用 • 微小爆炸和机械冲击波使组织破坏、裂解 • 不依赖于组织色素沉着程度、组织吸收光 • 不是在某一个平面上作用----球形爆炸
光化学效应
• 生物组织吸收激光能量,将光能转变成化学活 化能所导致的化学反应
• 光化学效应有四种类型: 光致分解、光致氧化、光致聚合、光致敏化
• 温度升高极不明显----组织蛋白凝固阈值下 温度升高小于10ºC
激光疗法在眼科的应用
眼科中心
眼科激光发展史
Dr. Meyer-Schwickerath (德国人: 1920-1992)
• 视网膜光凝术的创始人 • 基于氙弧灯,发明了首台非激光光凝器 • 无单一波长(波长范围类似日光) • 只能在仰卧位下进行治疗 • 最小光斑:1000um • 曝光时间很长 • 患者感觉十分疼痛 • 氙弧灯光被角膜吸收,引起非目标区的各种眼组织
• 右眼点数2689, 1×1,5×5,功 率402mw(270550),48J/cm2, 30ms,200um
一年后
例2
• 钟--,男,44岁, NPDR III期
• PASCAL一次完成 • 左眼点数1875,1×1,
3×3,5×5,黄斑格 子样光凝模式 • 功率307mw(225400),18J/cm2, 20ms,200um
一年后
CRVO
激光治疗新生血管机理
⑴光凝破坏部分视网膜组织,使缺氧视网膜释放的新生血管因子 较少; ⑵光凝使外层视网膜萎缩、变薄,使脉络膜氧容易进入内层视网 膜,从而改善内层视网膜缺氧状态; ⑶外层血-视网膜屏障破坏,促使新生血管因子从视网膜向脉络 膜扩散; ⑷视网膜光凝后,一部分视网膜破坏,视网膜面积减少,残余视 网膜营养状态得以改善。
3)光汽化效应 温度升高至沸点以上(≥100ºC~ 200ºC) 细胞内外水分变为水蒸气,形成汽泡浅 表切割、 止血作用----皮肤浅表病变
4)光碳化效应 温度200ºC~300ºC组织蛋白质变成碳 用于组织切割 凝固止血,又切割,杀菌消毒
电离效应或机械作用
光学爆破或裂解 • 高能脉冲激光 • 极短的曝光时间内(10-9~10-12秒) • 激光焦点部位组织内分子或原子发生电离作
禁忌症
• 角膜瘢痕、不规则角膜或角膜水肿 • 活动性炎症 • 不能固视的病人应慎重 • 有玻璃材质的人工晶体(IOL)为相对禁忌 • 对确诊和可疑的活动性黄斑囊样水肿患者为相
对禁忌
术前评估
• 病史的采集和系统的治疗情况,视力, 双眼眼内压,裂隙灯检查和眼底检查
• 术前检测激光视网膜视力及视网膜电 流图有助于预测术后视功能
目的
解除瞳孔阻滞,使前后房交通,前房角 开放,恢复正常眼压。
激光小梁成形术
• 适应症: 开角型青光眼 • 目的: 降低眼内压
选择性激光小粱成形术
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 (SLT)
治疗开角青光眼的新方法
ALT & SLT
C. Park, M.D.
• Larger beam diameter with SLT
BRVO
视网膜裂孔
黄斑病变光凝术
适应症
1. 黄斑新生血管膜:可发生与老 年黄斑变性,中渗,高度近视等
2.色素上皮渗漏和/或脱离性病变
黄斑光凝
光动力疗法(PDT)在眼科的应用
• 基本原理:选择性组织细胞光氧化破坏 • 激光的选择:630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690nm 红光 • 光敏药的发展:HPD,BPD • 临床应用:黄斑新生血管,
• reduces need for focus • evenly distributes laser energy
• ALT – 热吸收多
细胞反应
• SLT – 仅色素细胞吸收、 周围组织不吸收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适应症 :难治性 •曝光时间: 1~2 s. • 能量:750mW —1.5 W • 从3— 9点光凝10-30点 •随时调整激光能量
• 李xx,男, 58岁
• 左眼视力下 降8个月,伴 中心黑影、 视物变形
• Vos 0.1 • 诊断:老年
黄斑变性湿 性型os
治疗前FFA
一周后
8个月后
AMD术前 术后19个月
术后1周 术后8个月
激光治疗青光眼
•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 激光小梁成形术(Laser
trabeculoplasty) • 睫状体光凝 • 其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