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学年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等名校联考高考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0-2021学年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等名校联考高考联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化学第I卷(选择题,共47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S-32 Cl-35.5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历史悠久,很早就把化学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

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酿酒都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B.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配方为“一硫二硝三木炭”,其中的硝是指硝酸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D.黑色金属材料包括铁、铬、锰以及它们的合金,是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材料2、氧、硅、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普通玻璃、水泥成分中都含有这三种元素B.自然界中存在单质硅C.氧元素与另外两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都能与NaOH的浓溶液反应D.电解熔融状态的SiO2和A12O3可以制得Si、A1,且都有氧气生成3、査阅文献可知:白磷:分子式为P4,白色固体,着火点40℃,剧毒;红磷:巨型共价分子,棕红色固体,着火点240℃,毐性较低;黑磷:空间网状结构,它将有可能替代传统的单晶硅成为电子线路的基本材料。

它们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属于同位素B.属于同分异构体C.都属于多原子分子D.黑磷在空气中不易燃烧4、设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 lmolCl2通入到水中,则n(HClO)+n(Cl-) +n(ClO-)=2NAB.常温常压下,17g 甲基(-14CH3)中所含的中子数为9NAC.含NA 个阴离子的Na2O2溶于水形成1L 溶液,Na+浓度为1 mol ·L-1D.某温度时,1LpH=6.5的纯水中含有1.0×10-6.5NA 个H+5、常温下,Ksp[Mn(OH)2]=2.0×10-13。

实验室制氯气的废液中含c(Mn2+)=0.1mol ·L-1,向该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至Mn2+完全沉淀(离子浓度小于10-5)的最小pH 等于 A.8+21lg2 B.9+lg2 C. 10+21lg2 D. 11+2 lg26、“神舟八号”的运载火箭所用燃料是偏二甲肼(C2H8N2)(其中N 的化合价为-3)和四氧化二氮(N2O4)。

在火箭升空过程中,燃料发生反应:C2H8N2+N2O4→2CO2+3N2+4H2O 提供能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燃料绿色环保,在燃烧过程中不会造成任何环境污染B.该反应中N2O4是氧化剂,偏二甲肼是还原剂C.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CO2既不是氧化产物也不是还原产物D.毎有0.6molN2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2.4NA7、对二甲苯(PX)是生产矿泉水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PET)的必要原料,生产涉及的反应之一如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Mn2+是该反应的还原产物PTA 与乙醇通过缩聚反应即可生产 PET 塑料PX 分子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3种该反应消耗1molPX,共转移12N A个电子(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8、X、Y、Z、W、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己知:①元素对应的原子半径大小为:X<Z<Y<M<W;②Y是组成有机物的必要元素③Z与X可形成两种常见的共价化合物,与W可形成两种常见的离子化合物;④M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W、M的离子半径为M<WB.YZ2为直线形的共价化合物,W2Z2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C.Z与X形成的化合物的熔沸点偏高是因其分子内存在氢键D.Z与M形成的化合物可作为耐高温材料9、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方案目的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制备氨气室温下比较NaHCO3和Na2CO3的溶解度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10Na2CrO4溶液的pH,测定平衡时溶液中c(Cr2O72-)和c(H+),获得如右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衡时,pH越小,c(Cr2O72-)越大B.A点CrO42-的平衡转化率为50% C.A点CrO42-转化为Cr2O72-反应的平衡常数K=1014D.平衡时,若溶液中c(Cr2O72-) = c(CrO42-),则c(H+)>2.0×10-7mol·L-1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1、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所得结论一致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在试管中加入35mLNaAlO2溶液,再加入过量稀盐酸,边加边振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制得A1(OH)3胶体B 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O3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3-I2+I-C 将浓硫酸和乙醇混合加热,产生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产生了乙烯D 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再加入新制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无明显现象淀粉未发生水解12A.铁锅生锈过程中有原电池反应,负极反应式是:Fe-2e-= Fe2+B.铁锅生锈过程中有Fe(OH)3生成:Fe3++3H2OFe(OH)3+3H+C.摄入体内的铁锈会在胃内产生不利于健康的Fe3+:Fe2O3+6H+=2Fe3++3H2OD.用醋可除去铁锈:6CH3COOH +Fe2O3=6CH3COO-+2Fe3++3H2O13、已知:RCH2OH RCHO RCOOH某有机物X的化学式为C5H12O,能和钠反应放出氢气。

X经酸性重铬酸钾(K2Cr2O7)溶液氧化最终生成Y (C5H10O2),若不考虑立体结构。

X和Y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酯最多有A. 32 种B. 24 种C. 16 种D. 8 种合成氧及其相关工业中,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乙、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 B.反应II、III和IV的氧化剂相同C.VI的产物可在上述流程中被再次利用D. V 中发生反应:NH3 + CO2 + H2O + NaCl = NaHCO3↓+ NH4C115、锌、铁、镁、铝、锂等金属都可以用在金属燃料电池中。

某金属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其中Y电极为石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工作时,电子沿M→电解液→Y电极流动B.若M为铝,则该电池工作时溶液的pH将不断增大C.若M为镁,则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2MgOD.若M为铁,则该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的反应为Fe-2e-=Fe2+16、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饱和氯水中:Na+、K+、Cl-、CO32-B.淀粉溶液中:K+、NH4+、SO42-、I-C.Na2SiO3溶液中:Cl-、I-、K+、CO2D.葡萄糖溶液中:Na+、H+、SO42-、Cr2O72- 常温下,用0.100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1的HCl溶液,滴定曲线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指示剂变色时,说明反应的酸、碱恰好等物质的量反应B. 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才存在c(Na+) + c(H+) =c(Cl-) + c(OH-)C. 达到滴定终点时,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NaOH溶液体积比用酚酞多D.己知H+(aq) +OH- (aq) =H2O(l) △H=-57.3 kJ/mol,上述滴定恰好中和时,放出114.6 J 的热量18、40℃,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随pH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中数据可计算NH4+的水解平衡常数约为1×10-9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NH4+] + [H+] =2 [CO32- ] + [HCO3-] + [OH-]C.随着CO2的通入,[][]OHNHOH23-•不断增大D.由图可得离子的水解能力NH4+>HCO3-19、己知CO(g)+2H2(g) CH3OH(g)是煤液化的一个反应,在温度T1和T2时将1molCO和3molH2充入2L密闭容器中测得n(CO)随时间(s)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温度下平衡后恒容再充入0.5molCO,重新平衡后CO总的转化率与H2相等B.T1温度下10-20sH2的反应速率为0.04mol·L-1•s-1C.该反应的ΔΗ>0D.T2温度下平衡后恒定压强不变充入0.28molCH3OH,CH3OH的体积分数不变第II卷(共53分)(12分)某实验小组同学模拟工业制碘的方法,探究ClO3-和I-的反应规律。

实验操作及现象如下:实验及试剂编号无色NaClO3溶液用量试管中溶液颜色淀粉KI试纸颜色1 0.05 mL 浅黄色无色2 0.20 mL 深黄色无色3 0.25 mL 浅黄色蓝色4 0.30 mL 无色蓝色(1经检验,上述白色沉淀是AgCl.写出加入0.20mLNaClO3后,溶液中ClO3-和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查阅资料:一定条件下,I-和I2都可以被氧化成IO3-。

作出假设:NaClO3溶液用量增加导致溶液褪色的原因是过量的NaClO3溶液与(1)中的反应产物继续反应,同时生成Cl2.进行实验:①取少量实验4中的无色溶液进行如图实验,进一步佐证其中含有IO3-。

其中试剂X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碘水b.KMnO4溶液c.NaHSO3溶液②有同学提出,仅通过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的现象不能说明生成Cl2,便补充了如下实验:将实验4中的湿润淀粉KI试纸替换为湿润的淀粉试纸,再滴加0.30mL1.33mol•L-1NaClO3溶液后,发现湿润的淀粉试纸没有明显变化.进行以上对比实验的目的是进一步佐证4中生成了Cl2。

获得结论:NaClO3溶液用量增加导致溶液褪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小组同学继续实验,通过改变实验4中硫酸溶液的用量,获得如表实验结果:编号 6.0 mol•L-1 H2SO4 溶液用量试管中溶液颜色淀粉KI试纸颜色5 0.25 mL 浅黄色无色6 0.85 mL 无色蓝色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6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6分)某科研小组对O3氧化结合湿法喷淋同时脱除烟道气中SO2、NOx的研究(NOx中,NO 占95%以上,NO2的含量小于5%)提出以下问题:(1)臭氧氧化法脱硫脱硝的原理:用〇3把烟道气中NO氧化为易被碱液吸收的高价态氮氧化合物,过量NaOH喷淋液吸收NO的氧化产物和烟道气中原有的SO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