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人资格要求:1、投标人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2.投标人应具有软件企业认定资质或高新企业认定资质;3.投标人应是工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单位,并具有先进、成熟的工商信息系统软件;4.投标人所投工商信息系统软件应有软件产品著作登记;5.投标人注册资金不低于500万元人民币;6.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第八章货物需求及技术规格需求一、招标项目概况1、招标项目内容本项目所招标的内容为河南省工商局金信工程工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工商信息系统),要求提供一套成熟的且有成功案例的一体化工商综合管理系统软件,以及其它应用系统的集成、省局数据集中、省局应用集中、软件实施(包括二次开发)、数据迁移、技术服务、人员培训,和项目验收后的运行维护、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等。
软件须充分满足河南省工商系统的实际需要,支持省级的业务系统集中部署,支持部分市局的单独部署。
具体招标内容如下:1.2河南省工商局业务软件的集成;1.3河南省工商局信息系统的实施和数据迁移工作;1.4河南省工商局工商信息系统的培训等工作;1.5 河南省工商局省级数据集中工作;1.6其他保证业务软件平稳上线的工作。
2、项目背景河南省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经过十余年努力,在网络建设、应用软件开发、信息资源利用、设备配置、维护管理、管理制度制定、技术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我省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根据自己的业务需求,已经组织开发了大量的业务处理应用系统,这些系统数据库结构各异、采用不同的软件技术,而且许多应用程序紧密捆绑数据库,各业务功能软件涵盖多业务功能,自成体系,与其它业务软件功能交叉,数据无法分离和共享,程序本身维护、修改困难,难以实现相关业务、不同程序之间的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
目前的软件系统由于其封闭性,已不能适应工商业务的快速变化,无法根本满足工商目前业务的需求,限制了新时期工商日常工作;而同期,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监管制度、更新监管手段,先后推出了以市场主体准入、经营和退出行为全程动态监管为主要内容的企业信用分类监管、12315行政执法和案件执法及广告监测、商品流通领域监测、商标网上服务、网上登记年检等一系列新的监管和服务措施,提高了监管执法效能和水平,优化了管理服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不断推进制度创新,深化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和监管方式改革,2006年2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在总结各地经验的基础上,从不断提高依法履行市场监管执法职责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市场环境的战略高度出发,以科学的发展观和全局“一盘棋”的指导思想,提出整合职能和资源,扩大系统功能,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优化组合、资源共享、相互支持、紧密协作,充分发挥改革成果的综合利用效能,进一步提高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整体合力,提高政务信息共享能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2006年5月,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正式下文启动“企业信用监管一期工程(以下简称金信工程)”。
省工商局根据《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金信工程总体技术设计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要求,通过梳理业务、规范流程、利用平台、整合资源,为解决数据标准不统一、技术体系不一致、应用功能不相同、信息资源不共享等突出问题,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把信息化建设放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用“立足工商”、“跳出工商”的大手笔,以统一思想、科学论证、统筹规划、调整结构、按需配置、整合资源、集中管理、创新机制为指导原则,筹建以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专网为传输处理平台的数据和业务全省大集中的、集日常综合业务处理系统、企业分类监管和12315行政执法系统等各类业务系统于一身的工商信息系统,为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全省综合监管执法和社会公众信息查询提供服务;本项目是金信工程总体规划中河南省工商局工商系统中的应用软件采购项目。
3、软件使用对象工商信息系统的使用对象为全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业务工作人员,目前全省约有3万多人,已包含有250万余户企业的相关信息。
4、网络系统现状各地市现有网络通信平台及接入由多家ISP提供,目前省局与地市局、以及地市局与县区分局之间采用2M SDH相连,工商所与县区分局之间采用 ADSL 拨号的方式相连;省局数据中心与洛阳灾备中心之间采用1000M VPN连接。
5、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现状省局从2005年先后下发了企业(个体)注册登记(C/S)系统、政务信息系统、12315申诉举报系统、企业信用分类监管系统、企业经营行为监管系统、经济户口、广告监测系统、公众服务网站等业务应用软件系统。
本次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原有的系统建设情况,考虑数据迁移的可行方案。
二、项目要求1 总体要求工商信息系统的建设目标,是为了适应河南工商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的要求;是为了规范工商业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是为了规范内部管理,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支撑河南工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的监管职能、监管模式和服务模式、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求工商信息系统能适用工商行政管理的不断发展变化。
工商信息系统必须按照一盘棋的原则,统一规划、协调实施,统一考虑所有工商业务和管理需求,统一考虑所有业务开展形式,采用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对业务进行梳理、分类,根据现有法律环境和机构管理模式,确定业务范围和业务流程,适应各类业务流程的变化和工商机构的重组。
要求具有统一的图形化工作流引擎,满足工商各种业务在需要时进行灵活的流程定制,适用各类业务功能和流程的变化,具备文书、组织机构、报表、证照管理、打印等各种组件。
工商信息系统各组成部分作为同一个系统的不同功能模块要求基于统一的数据标准,实时进行数据交互和有机链接,并能够与其它政府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工商信息系统应用软件要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省级工商系统大规模成功应用先例,在国内具有较高的技术领先性,并提供该软件在其它省工商系统目前运行情况的用户证明材料。
本项目总体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其中,应用系统的总体构成如下图所示。
工商信息系统总体构成图2 技术要求1、系统应遵循J2EE技术规范,采用B/S/S三层技术架构,充分考虑跨平台移植和跨平台通讯能力,具有良好的可拆分性,可按功能、规模进行伸缩、扩展,快速搭建应用。
2、数据库设计采用国家工商总局最新颁布的数据标准,并考虑到数据量不断增长的需求;技术规范采用国家工商总局最新颁布的技术规范。
二次开发和运行维护期间都必须符合国家工商总局最新颁布的标准,并提供数据标准的维护功能。
3、操作系统平台、数据库、应用程序服务器应采用主流产品,并符合业界公认的主流技术标准,不允许捆绑其它第三方产品(开源项目除外)。
4、对外数据交流和共享以及业务协同立足于提供标准的服务接口及调用。
5、具有图形化业务工作流引擎和完善的权限控制体系。
6、通用功能(如文书管理、组织机构、报表、证照管理等)采用组件化开发。
7、技术文档和工作文档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8、严格按照软件实施规范进行软件的上线实施和维护。
9、能够支持5000个用户并发操作,并提供权威机构的测试报告。
10、支持全省工商系统的数据和应用集中。
11、系统必须满足的标准及规范包括:《金信工程总体技术方案》《市场准入与退出数据规范-市场主体分册》《市场准入与退出数据规范-广告分册》《市场监管数据规范》《行政执法数据规范》《12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数据规范》《工商行政管理数据元》《商品和服务分类代码》《工商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建设规范》《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数据规范(GS/T1-2004)》《市场主体准入与退出管理系统规范》《广告许可管理系统规范》《市场综合监管系统规范》《12315申诉举报管理系统规范》《行政执法案件管理系统规范》《行政执法案件管理系统规范》《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统计报表制度(2008)》12、对于查询功能,用户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自定义,且用户之间不相互影响。
13、对于打印功能,必须支持可视化界面进行预览和调整。
14、要求实现单点登陆和身份认证。
15、采用ESB技术实现应用的集成。
3 软件功能要求河南省工商信息系统软件要求按照一体化的设计思想,统一考虑所有工商业务,设计开发统一的工商信息系统。
各功能模块作为工商信息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涵盖登记、综合监管、行政执法、信用监管、警示信息、直销、商品监管、12315指挥调度、广告监测等功能,要求与网上业务实时交换数据,与12315呼叫中心、广告监测采集系统等进行有机链接,与其它政府业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
按照金信工程总体技术方案中对应用系统的设计要求,结合河南省工商系统的实际情况,河南省工商信息系统如图所示,包括以下功能模块:3.1 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1、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注册登记管理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确认市场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规范企业的准入,把好市场主体入门关。
是整个市场监管的首要环节,是工商机关对企业进行登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
市场主体准入管理包括内资、外资(含分支机构、办事机构等)、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及其分支机构、集团的设立、变更、注销、歇业、复业、迁移、改制等各项登记注册业务,还涵盖了迁入迁出、证照管理,为后续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提供准确的信息资料。
包括内资、外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合作社及上述各类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和集团等市场主体的注册登记。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由以下登记业务构成:1)名称预先核准登记2)企业设立登记3)变更登记4)注销登记5)备案登记6)企业迁入迁出7)企业改制8)个体工商户歇业复业登记如下图所示:登记管理由受理、审核、批准、发照、归档等业务环节组成。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具备如下功能:1)对企业名称进行预先核准登记,并支持冠省名企业在市、县局进行注册登记和冠市名企业在县区局进行注册登记;2)建立或更新企业注册登记信息;3)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和监督管理部门的提示或警示信息,对企业的市场进入行为、经营行为、退出行为和投资行为有针对性地管理;4)利用网络将企业登记基本信息及时分发到企业所在地的工商所;归档工商所反馈的回查、检查、巡查信息,建立企业“经济户口”动态信息;5)市场主体退出管理提供企业注销、吊销营业执照的管理功能;6)对企业的行业构成、区域布局等进行统计分析;7)对企业的迁入迁出信息进行管理;8)对国有企业的改制信息进行跟踪和管理;9)能够自动生成、显示、打印各业务环节的文书材料;10)允许对已录入的信息进行查询和修改;2、广告登记管理广告登记管理由以下5类业务构成:●广告经营许可●外商投资广告企业项目审批●户外广告登记●固定形式印刷品广告登记●烟草广告登记如下图所示:登记管理由受理、审核、批准、发证、归档等业务环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