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像本科复习题(中枢神经系统)

影像本科复习题(中枢神经系统)

影像本科复习题(中枢神经系统)一、填空题1、颅内非病理性钙化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脑中线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亚急性或慢性期血肿MRI表现T1WI呈_________信号,T2WI呈________信号。

4、垂体微腺瘤是指直径小于_________的垂体肿瘤。

5、颅内血管畸形常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脑积水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CT平扫可表现为高密度病变有_________、_________。

8、颅内病理性钙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卵圆孔内有_________、_________结构通过。

10、枕大孔内主要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

11、脑梗塞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椎管内肿瘤根据部位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20分)1、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是()A、脑膜瘤B、转移瘤C、胶质瘤D、垂体腺瘤2、下列那种肿瘤是仅发生于颅内脑外的肿瘤()A、星形细胞瘤B、脑膜瘤C、淋巴瘤D、少突胶质细胞瘤3、临床疑为脑出血重危病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A、颅骨平片B、脑血管造影 C 、CT D、MRI4、下列关于脑胶质瘤叙述中错误的是()A、WHO将星形细胞瘤分为I ~Ⅳ级B、少枝胶质细胞瘤可见弯曲条状钙化C、高级别胶质瘤瘤周水肿及出血较常见D、低级别胶质呈明显均匀强化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镰由硬脑膜形成B、硬膜外间隙是指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间隙C、脑干包括中脑、桥脑和丘脑D、第三脑室宽径常大于6mm。

6、颅内出血最常见的原因()A、高血压脑出血B、动脉瘤破裂出血C、脑血管畸形出血D、脑肿瘤出血7、下列哪种疾病属于良性肿瘤()A、脑出血B、垂体腺瘤C、转移瘤D、胶质母细胞8、下列哪种肿瘤能够引起相邻颅骨增厚()A、脑膜瘤B、星形细胞瘤C、神经元肿瘤D、垂体瘤9、发生于四脑室的室管膜瘤最需要与下列哪种肿瘤进行鉴别()A、松果体肿瘤B、髓母细胞瘤C、星形细胞瘤D、垂体瘤10、关于颅内高压叙述不正确的是()A、蝶鞍扩大及后床突骨质吸收B、可表现为颅缝增宽C、颅内高压是一种疾病D、可由颅内占位性病变或梗阻性脑积水引起11、下列病变T1WI上表现为高信号的是()A、脑水肿B、亚急性血肿C、缺血性脑梗塞D、蛛网膜囊肿12、关于脑脓肿叙述错位的是()A、感染途径以邻近感染蔓延常见B、增强扫描典型表现为脓肿壁呈厚薄均匀环形强化C、脑炎阶段呈边界不清低密度影D、增强扫描常伴大小不等壁结节13、桥小脑角区最常见的肿瘤是A、脑膜瘤B、三叉神经瘤C、胆脂瘤D、听神经瘤14、脑转移瘤的较具特征性影像学表现是()A 小的肿瘤伴有大范围的水肿B 肿瘤多不强化C 肿瘤常发生钙化D、肿瘤多为单发15、硬膜下血肿是血液积聚在什么部位()A、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B、颅骨与硬脑膜之间C、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D、软脑膜与脑实质之间16、结核性脑膜炎最常累及的脑池是()A、纵裂池B、外侧裂池C、鞍上池D、环池17、颅内动脉瘤最常见发生部位()A、大脑前动脉B、脑底动脉环C、大脑中动脉D、大脑后动脉18、临床疑有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时,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是()A、CT检查B、X线平片C、椎管造影D、MRI检查19、CT平扫鞍区蛋壳样钙化占位性病变提示()A、脑膜瘤B、胶质瘤C、颅咽管瘤D、垂体瘤20、下列不属于基底节结构的是()A、尾状核B、豆状核C、屏状核D、松果体21、下列关于脑膜瘤叙述中错误的是()A 、脑膜瘤起源于蛛网膜细胞,与硬脑膜相连B、女性多发男性C、容易发生囊变环死及出血D、增强扫描多表现为明显均匀强化。

22、急性硬膜下血肿的典型CT表现()A、颅板下方梭形或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范围广泛B、颅板下方梭形或双凸透镜形高密度影,范围局限C、颅板下方新月形或弧形高密度影,范围广泛D、颅板下方新月形或弧形高密度影,范围局限23、硬膜下水瘤的典型影像学表现()A、CT平扫为颅骨内板下新月形脑脊液样低密度区B、CT平扫为颅骨内板下梭形脑脊液样低密度影C、CT增强扫描常有环状强化D、可有“负占位效应”24、脑动脉闭塞性脑梗塞常发生于哪支血管()A、大脑前动脉B、大脑中动脉C、大脑后动脉D、小脑后动脉25、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原因()A、颅内动脉瘤破裂B、高血压动脉硬化C、颅内AVMD、脑肿瘤破裂出血26、AVM在MRI上的特征性表现是()A、蜂窝状血管流空影B、病变周围水肿明显C、脑软化灶D、局部脑萎缩27、最常见的髓内肿瘤是()A、室管膜瘤B、脊膜瘤C、转移瘤D、星形细胞瘤28、下列描述不符合髓外硬膜内占位的脊髓造影表现是()A、脊髓变形B、脊髓增粗C、脊髓向健侧移位D、肿瘤侧蛛网膜下腔增宽三、名词解释1、白质塌陷征及皮质扣压征2、动脉瘤3、脑梗塞4、透明隔间腔5、脑积水6、CTA7、脑膜尾征8、血管丛征9、复合性硬膜下血肿10、靶形征11、腔隙性脑梗塞12、脑挫伤四、论述题1、如何鉴别脑内肿瘤与颅内脑外肿瘤。

2、脑膜瘤的好发部位及CT、MRI主要表现。

3、试述脑内血肿不同时期CT表现。

4、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的分类及脊髓造影表现。

5、试述脑挫裂伤CT表现。

6、脑脓肿CT表现。

7、听神经瘤CT、MRI表现。

8、垂体大腺瘤CT、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9、脑转移瘤CT表现。

10、颅咽管瘤CT表现。

11、Dandy-Walker malformation(丹-瓦氏畸形)的CT表现。

12、脑内动静脉畸形CT及MRI表现。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松果体钙化、大脑镰钙化、脉络丛钙化、床突间韧带钙化及基底节钙化。

2、大脑镰、纵裂池、三脑室、透明隔、松果体等。

3、高,高4、10mm5、动静脉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海绵状血管瘤和静脉血管畸形。

6、交通性脑积水和梗阻性脑积水。

7、钙化、血肿。

8、肿瘤性钙化、炎症性钙化、寄生虫性钙化和脑血管疾病钙化。

9、V3(三叉神经下颌支)和脑膜副动脉10、脑干(延髓)和基底动脉11、缺血性脑梗塞、出血性脑梗塞和腔隙性脑梗塞12、髓内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髓外硬膜外肿瘤。

二、选择题1~5 CBCDA 6~10 ABABC 11~15 BDDAA 16~20 CBDCD 21~28 CCABAAAB三、名词解释1、白质塌陷征及皮质扣压征,提示肿瘤位于颅内脑外,指脑膜瘤位于脑膜与脑回之间,直接压迫脑回,随肿瘤增大白质受压变平,而皮质包绕于肿瘤的征象。

2、颅内动脉瘤是指颅内动脉的局限性异常扩大,主要发生在脑底动脉环及其分支,可呈囊状或梭形扩大。

3、脑梗塞:指由于脑内供血动脉的狭窄或阻塞引起相应部位脑组织缺血坏死称为脑梗塞。

4、双侧脑室体部间透明隔存在潜在间隙,若此间隙扩大,脑脊液进入,称为透明隔间隙(也称第五脑室)。

若合并胼胝体后部和穹窿之间的海马闭合不全,称为第六脑室(又称Vergae腔)。

5、脑积水:脑脊液的产生和吸收不平衡引起的脑室扩大,可分梗阻性脑积水和交通性脑积水。

6、CTA(CT Angiography):CT血管造影,是经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当含对比剂的血流通过靶器官时,行螺旋CT容积扫描并三维重建该器官的血管图像,是一种无创性血像成像方法。

7、脑膜尾征:部分脑膜瘤病人MRI增强扫描时可见邻近部位的硬脑膜增厚强化,超出肿瘤与硬脑膜相连的范围,向周围延伸呈尾巴状,称脑膜尾征(dural tail sign)。

其病理基础是肿瘤直接侵犯脑膜或脑膜产生富血管效应。

8、动态CT增强扫描时,垂体腺瘤使垂体内毛细血管受压移位,表现为位于垂体柄前直径约3~4mm的圆形或平行带状强化结构,称为血管丛征(tufu sign)。

9、硬膜下血肿常与脑挫裂伤同时存在,可视为脑挫裂伤的一种并发症,称为复合性硬膜下血肿。

10、部分性血栓动脉瘤如果血栓位于血管腔内的周边,CT增强扫描时可见动脉瘤中心的残腔和外层囊壁明显强化,形成中心高密度和外围高密度环,中间隔以等密度带,称为靶征(target sign)。

11、腔隙性脑梗塞由于脑穿支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性坏死。

好发于基底节区、丘脑和脑干,直径5-10mm,常多发。

主要病因是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

12、脑挫伤(contusion of brain)是外伤引起的皮质和深层的散发小出血、脑水肿和脑肿胀。

四、论述题1、脑内肿瘤与脑外肿瘤鉴别脑内肿瘤脑外肿瘤肿瘤边缘欠清晰或界线不清清晰、锐利内板骨质改变罕见常见蛛网膜下腔/脑池受压变窄或闭塞扩大脑皮层位置正常皮质扣压征肿瘤与骨板接触所呈角度锐角钝角2、脑膜瘤好发于富有蛛网膜粒部位,如上矢状窦旁、大脑镰旁、大脑凸面、蝶骨嵴、前颅窝底、鞍结节和桥小脑角等处。

CT表现:1)肿瘤本身的CT表现:较高密度(74.4%)或等密度肿块,多数密度均匀,少数有大小不等的低密度区,为肿瘤囊变、坏死,胶原纤维化或脂肪沉积。

肿块呈圆形或分叶状,边缘清。

肿瘤钙化,砂粒状、斑点状及不规则钙化。

2)邻近结构的继发改变周围低密度水肿区较轻;可见“脑白质塌陷征”或称“皮质扣压征”;局限性的骨质增生、骨质破坏和变薄等脑外病变征象。

广基与硬脑膜相连,肿瘤与脑膜相连处常成钝角。

邻近脑沟及脑池扩大,较具特征性。

增强扫描多数为明显均匀强化,边缘清,轮廓锐利。

MRI表现:典型脑膜瘤表现为等皮质T1、T2信号影,且信号较均匀,边界清楚。

体积较大的脑膜瘤内囊变、坏死、钙化以及肿瘤内血管和纤维分隔成分存在,信号多不均匀。

增强扫描可见脑膜尾征(dural tail sign)。

3、脑内血肿不同时期CT表现急性期吸收期囊腔期发病时间<1周2周-2个月>2个月血肿密度与形态均匀高密度高密度血肿向心性较小的血肿由胶质和胶原纤CT值60-80HU 缩小,边缘模糊维愈合;大的残留囊腔,呈肾形、圆形或第4周血肿变为脑脊液密度,圆形、新月形不规则形等或低密度或条带状,可形成孔洞脑周围水肿有逐渐减轻无占位效应有逐渐减轻无增强扫描一般不做环形强化无强化其它表现:血液破入脑室系统或进入蛛网膜下腔,血块阻塞或血肿压迫脑脊液通道致脑积水。

4、椎管内肿瘤按部位分为髓内肿瘤、髓外硬膜内肿瘤和硬膜外肿瘤。

其脊髓造影表现如下表:髓内髓外硬膜内硬膜外阻塞程度部分常较完全可部分或完全阻塞端形状部分阻塞-对称分流典型杯口水平状或锯齿完全阻塞-正侧位有征状突然中断“大杯口”征脊髓梭形膨大无移位受压健侧移位受压健侧移位蛛网膜下腔两侧变窄、外展肿瘤侧增宽,两侧变窄、均健侧变窄向健侧移位瘤侧造影剂外缘与椎弓根两侧均<1.5mm <1.5mm >2.0mm内缘间距5、脑挫裂伤的CT表现:(1)损伤区边界不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低密度病灶, 可多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