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2讲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第2讲课时提升作业 新人教

课时提升作业(十一)(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辽宁五校模拟)“……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以上省略内容应是( )A.宗教改革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科学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他们将过去基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进入阳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启蒙运动前只有迷信和无知B.启蒙运动兴起消灭了迷信和无知C.“阳光”是指理性和科学D.黑暗完全是由天主教统治造成的3.(2013·汕头检测)“要勇于探索未知!要有勇气运用你的头脑!”主张这种观点的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新文化运动4.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

”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教随国定B.信仰自由C.信仰得救D.因信称义5.法国启蒙思想家代表人物的主张存在着很大差异,在政治思想方面,伏尔泰主张开明君主制,孟德斯鸠主张三权分立,卢梭主张主权在民和直接民主,这反映了当时法国( )A.政治派别的林立B.阶级关系的复杂C.思想主张的多样D.经济利益的冲突6.(2013·保定模拟)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面世后,引起了法国社会强烈的震荡。

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

”该材料实质上( )A.体现了思想对政治的重大影响B.赞誉了卢梭个人才华C.肯定了卢梭对法国政治的重大贡献D.说明社会契约论受到法国社会上层的欢迎7.(2013·黄冈模拟)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指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不可转让的,而且它在本质上就存在于共同体的全体成员之中。

”“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主权在本质上是由公意构成的,而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

”该思想家主张( )A.建立完善的代议制B.由人民直接行使主权C.为防止独裁应分权制衡D.个人意志即主权8.“在全部被造物之中,人所愿意的和他能够支配的一切东西都只能被用作手段;唯有人以及与他一起,每一个理性的创造物,才是目的本身。

”这句话应出自(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9.列宁指出“法国大革命给它所服务的那个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致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度过的”,这说明( )①19世纪的文明与文化是法国大革命创造的②法国大革命具有世界意义③法国大革命影响了整个19世纪④法国大革命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D.③④10.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其《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

”“超越”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B.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D.提出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的主张11.(2013·东莞调研)17-18世纪开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的垄断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洲大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要语言。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法语自身的魅力B.工业革命的影响C.启蒙运动的影响D.文艺复兴的影响12.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

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8分,第14题22分,共40分)13.17世纪,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向正统思想发起挑战;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把欧洲启蒙运动推向高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二卢梭的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材料三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

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1)分别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

这两者在政治、经济方面有何相似的时代背景?(8分)(2)据材料三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

结合材料一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

(6分)(3)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

(4分)14.(2013·汕头模拟)对人和人性的探讨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母体文化,是极不明智的,也是极其荒谬的。

统统地加以否定,肯定是犯了极左的幼稚病;完全加以继承,肯定是犯了极右的老朽病。

该继承的却不继承,不该继承的却强行继承,那肯定是患了精神与功能上的紊乱症。

还有什么和谐稳定可谈呢!——《漫谈儒家的三纲五常》材料二感觉的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他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认为,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

人们只有摆脱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苏格拉底》材料三在美国电影《华尔街》中有这么一段经典台词:“贪婪,不管什么样的贪婪,贪恋生活、贪图钱财、贪图爱与知识等,都标志着人类的进步。

”……当格林斯潘以及美国舆论批判“贪婪”是金融危机的原因时,事实上意味着美国金融界指导性文化理念的根本和全面的颠覆。

——人民网《道德不敌利益国际金融危机深处的文化危机》材料四当前中国市场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市场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之间的矛盾。

……我们所要建立的道德体系,应当是适应和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同时又引导和超越市场经济的。

经济建设也应该是在道德体系所容许的范围内有序有度地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与道德问题》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我们对传统儒学中的“三纲”“五常”应分别采取什么态度?(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思想。

(4分)(3)结合材料三,作者认为金融危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结合14世纪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史实,试从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贪婪,不管什么样的贪婪,贪恋生活、贪图钱财、贪图爱与知识等,都标志着人类的进步”这句话的评价。

(14分)(4)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2分)答案解析1.【解析】选C。

“启蒙”的含义就是引导人们运用你自己的智慧而不是用外界的权威来判断一切事物,其核心就是理性。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即理性的体现。

2.【解析】选C。

将过去看做是“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说明反对迷信和无知,主张理性和科学,故选C。

3.【解析】选C。

材料中“运用你的头脑”即用智慧探索新知,这是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4.【解析】选B。

伏尔泰强调思想自由,在本题中伏尔泰强调了信仰自由的重要性。

A、C、D均是宗教改革的主张。

5.【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注意把握启蒙思想产生的根源及启蒙思想家的阶级实质。

【解析】选C。

18世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确立,思想领域掀起一场更为激进、彻底的启蒙运动。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代表新兴资产阶级,A、B、D说法不正确,思想家们的思想差异主要反映了思想主张的多样。

6.【解析】选A。

卢梭社会契约的思想为人们推翻暴君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而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舆论基础。

“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实际上反映了卢梭的思想对法国大革命的重大影响。

故选A。

7.【解析】选B。

从材料中的“意志又是绝对不可以代表的”可以看出作者反对间接民主,主张实行直接民主。

【变式备选】法国大革命中卢梭的思想上升成为了国家意志。

在1789年的《人权宣言》中宣布“整个主权来源于国民;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这主要体现了卢梭的( ) A.人民主权思想 B.三权分立思想C.浪漫主义思想D.民主共和思想【解析】选A。

从材料中的“整个主权来源于国民”可以看出材料体现了“主权在民”的思想。

其他选项材料中未能体现。

8.【解析】选D。

材料体现了人就是人,而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这属于康德的思想主张。

9.【解析】选B。

材料指出了法国的启蒙思想给人类文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②③④表述均正确。

①的表述过于偏颇。

10.【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

所谓“超越”是指启蒙运动进步的地方,此题要选择不属于超越的地方,也就是继承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地方。

C两者均揭露批判了天主教会,是共同点,不是超越。

11.【解析】选C。

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材料体现的是启蒙运动的深远影响。

12.【解析】选B。

17世纪的中国思想家只反对君主专制,而没有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属于封建末期带民主色彩的思想;18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属于资产阶级思想,主张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A、C、D 都是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变式备选】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政治领域中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

”下列属于启蒙思想家在这些方面的建议的是( )①“开明专制”②“因信称义”③“三权分立”④“社会契约”⑤“阶级斗争”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C.③④D.②③④【解析】选B。

“因信称义”是宗教改革时期的主张,“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内容。

故排除②⑤,选B。

13.【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和同时期欧洲启蒙运动的对比。

第(1)题考查黄宗羲、卢梭思想的对比,把握其思想核心即可,时代背景从政治(封建制度)、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方面解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