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传播管理》2013年10月考试考前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关于危机的破坏性与建设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危机的破坏性表现为有形损害和无形损害两个方面B.危机具有"警钟"和"疫苗"的作用C.危机具有"时势造英雄"的效应D.危机对于组织来说只有破坏性,没有建设性2.在转换策略中,转移视线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创造性B.公共性C.互惠性D.紧迫性3.企业在危机爆发之后,不适合的做法是()。
A.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告知真相B.收集利益相关者的想法C.邀请第三方机构的介入D.内部处理,不公开,希望事件能最小化4.以下哪一项体现了传统线下媒体在微时代危机中的作用()。
A.广告收入下降B.用户持续增加C.关注微博信息、发现新闻线索D.以上都不对5.下面关于危机评估子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危机评估结论是制定危机管理策略的根本依据B.危机评估结论对危机管理的成败起到了决定的作用C.危机评估报告的起草者要对其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D.危机评估结论一般以口述的形式表达6.在危机的告知策略中,充分告知需要寻找的最适宜的人是()。
A.新闻发言人B.利益相关者C.组织的普通员工D.企业的消费者7.以下哪些不是我国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危机类型()。
A.产品危机B.服务危机C.财务危机D.以上全都正确8.下面不属于危机预警系统的是()。
A.危机监测子系统B.危机评估子系统C.危机预报子系统D.危机处理子系统9.如果身处危机之中的企业做出的对外回应出现了错误,该企业应该如何做()。
A.坚持错误B.及时纠正错误C.发布大量其他信息,冲淡错误信息影响D.以上都不对10.关于危机后阶段回应表述正确的是()。
A.组织机构仍处于高强度媒体关注中B.组织机构应当兑现前一阶段的承诺C.组织机构可以高枕无忧了D.以上都不对11.以下哪个危机的定义最全面()。
A.那些令公司成为广泛关注对象的负面事件B.威胁决策者的根本目标、出乎决策者的意料、并需要快速反应的一种形势C.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性和不确定性很强的情况下必须作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D.对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秩序、规范和目标,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作出决策,调动各种资源,加强沟通管理的一种威胁性形势或状态12.情境危机传播理论的精髓在于()。
A.在不同危机情境下,组织机构应当使用不同的策略组合B.组织机构应当在任何情况下都对危机受害者进行道歉C.组织机构应当找政府撑腰D.组织机构应当只看中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13.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A.组织机构的危机预案没有做好B.组织机构的危机处置团队没有组织好C.组织机构的危机处置团队中没有新闻发言人D.组织机构的价值观与其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观出现了背离14.请选择关于网络意见领袖最为准确的表述()。
A.网络意见领袖与传统意见领袖没有任何差别B.网络意见领袖的一切话语都被人信服C.网络意见领袖更多起到广播的作用D.以上都不对15.关于微时代危机传播渠道正确的表述是哪一项()。
A.仅由平媒进行播报B.仅由广电进行播报C.微博成为重要的危机爆发平台,与传统媒体互相联动D.以上都不对附:参考答案二、多项选择题1.危机为何能够迅速传播()。
A.具备情感诉求B.危机之中的人们倾向与他人分享C.危机具有破坏性D.危机具有突发性2.一般来说,一个危机处置团队需要以下哪些部门参与()。
A.公关B.法律C.财务D.人力资源3.根据形象修复理论,否认的策略可以如何理解()。
A.直接否认B.转移指责C.规避责任D.诚意致歉4.对公众进行分类的标准有以下哪些()。
A.问题认知程度B.阻力认知程度C.涉入程度D.以上都不对5.通常在社交媒体上,关于组织机构的负面信息,以下哪几种能够体现()。
A.谣言B.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抱怨C.对组织运作方式的抱怨D.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抱怨6.以真实性为标准,谣言可以被分为()。
A.半真实谣言B.误解性谣言C.虚假谣言D.真实谣言附:参考答案三、简答题1.危机是一种状态,还是一个孤立事件?并谈一谈你对危机传播管理意义的判断。
2.在危机后阶段,组织机构需要做什么?3.请简述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以及对微时代危机的影响。
4.请简述危机对立统一中的建设性与破坏性。
5.从重要性上来看,利益相关者可以被分为三类,请简述三种分类以及每一类中的利益相关者。
6.请简述危机管理的原则。
7.请简述我国产品危机容易衍变成为行业危机的原因。
8.请简述危机传播管理者在与不同类别公众沟通时应采用的沟通策略及根据。
9.请简述传统时代危机的特点。
附:参考答案1. 危机是一种状态,还是一个孤立事件?并谈一谈你对危机传播管理意义的判断。
解答:危机本质上是一种威胁性的形势或状态,威胁性的形势或状态中往往由威胁性事件引发或包含了威胁性事件。
危机管理不单纯是对危机事件的处理,而是对组织威胁性生存环境的修复和改造。
将危机看作是状态而非事件的危机观念,利于组织树立危机意识,建立危机应对机制,形成战略性的危机发展观。
2. 在危机后阶段,组织机构需要做什么?解答:在危机后阶段,企业运作恢复常态,从危机之中暂时走出。
需要注意三点:如果在名誉恢复期间承诺提供给利益相关者任何信息,一定要及时提供及时通知利益相关者一切关于危机恢复工作或改正措施的进展;汲取教训,预防危机再次发生。
3. 请简述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以及对微时代危机的影响。
解答:我们也可以把网络意见领袖看作是一种大众媒体。
他们拥有百万粉丝,博客点击量超过千万,构成点对面传播,被有些人称作"自媒体"。
腾讯微博的用户界面设计也可以体现这点:博主发帖被称为"广播",追随者被叫作"听众"。
可见,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某个社区内大众媒体的角色,因此,有能力提高大量追随者与粉丝对一些问题的知晓度,成为进一步思考、讨论的前提。
网络意见领袖广播的功能也解释了为何他们能够在危机扩散与危机升级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4. 请简述危机对立统一中的建设性与破坏性。
解答:建设性与破坏性:危机是风险与机遇的统一体,破坏性与建设性兼而有之。
从根本上看,危机管理的实质就是规避或减少危机的破坏性,把握和利用危机的建设性。
危机的建设性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危机具有"警钟"和"疫苗"效应,危机使组织认识到自身系统的弊端和局限,认识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因而能够于内部建设中对症下药,于外部发展中扬长避短,提升战略制定与战术应用的科学性、规范性;二是危机具有"时势造英雄"的效应,危机处理得当使组织能够更好地赢得目标公众的同情、理解和支持,重塑良好形象,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5. 从重要性上来看,利益相关者可以被分为三类,请简述三种分类以及每一类中的利益相关者。
解答:我们可以将组织机构面对的利益相关者划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七种类型:一是核心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即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利益相关者;二是次核心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主要利益相关者、依靠的利益相关者和引起危险的利益相关者;三是一般层次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潜在的利益相关者、可自由对待的利益相关者和苛求的利益相关者。
6. 请简述危机管理的原则。
解答:在危机发生之前,组织机构应当做好日常关系维护。
危机是一种形势或状态,并非孤立事件,日常关系维护良好能够累积信任资本,降低危机给组织机构带来的声誉损失,并且成为危机之中可靠的、值得信任的信息源。
此外,组织机构应当积极做好危机预案,避免危机发生时手忙脚乱。
在危机发生之后,应积极处置、积极反应,让受到危机影响的利益相关者或公众感到组织机构敢于负责、承担责任。
此外,组织机构应当放低姿态、平等、真诚对话,还应当遵循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原则:使传播与行动协调一致。
7. 请简述我国产品危机容易衍变成为行业危机的原因。
解答:产品危机衍变为行业危机的原因:经济全球化使各个企业成为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经济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使危机事件"牵一发而动全身";行业管理者缺位;行业内恶性竞争;消费者越来越成熟而"苛刻",勇于表达对组织行为的不满并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8. 请简述危机传播管理者在与不同类别公众沟通时应采用的沟通策略及根据。
解答:对公众进行分类并非为了分类而分类,这对于危机传播管理中的沟通具有巨大实际意义,不同类型的公众决定了危机主体如何进行传播与沟通。
对于非公众,危机主体不需做沟通,但是需要密切监测。
对于潜在公众,潜在公众有可能转化为活跃公众,所以,它是危机公关需要重点沟通的对象。
知晓公众与活跃公众是危机之中的组织机构需要迫切沟通的对象,但是劝服很困难,所以需要日常性沟通。
9. 请简述传统时代危机的特点。
解答:传播速度:传统危机中,传播速度通常以小时、天、周为单位;传播渠道:传统危机中,由平媒广电进行播报;传播角色:传统危机中,媒体担当着推动危机变化的重要角色;传播形式:传统危机中,相对单一的文字、图片或电视节目等;传播情感:传统危机中,相对中立、客观;处理反馈:传统危机中,反馈意见收集困难、速度也比较缓慢。
四、案例分析题1.请结合案例分析:1)结合案例,请谈谈你对"外交小灵通"等政务微博的看法。
2)请结合本学期所学,谈谈政府应该怎样使用微博这种社会化媒体。
外交小灵通1.外交小灵通概述2011年4月13日,一个名为"外交小灵通"的微博6天引起了2万余网友"围观"。
经外交部和新浪微博运营方证实,"外交小灵通"是我国第一个部委开通的微博。
2011年8月,"外交小灵通"曾发布一条微博,内容为:亲,你大学本科毕业不?办公软件使用熟练不?英语交流顺溜不?驾照有木有?快来看,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招人啦!此次招聘研究与规划、公关与宣传人员6名,有意咨询65962175,不包邮。
"外交小灵通"发布的这条轻松、幽默的"淘宝体"招聘信息在网络被热传,短短3个小时被转发4800多次。
有网友评论,"这条微博改变了我对外交部的一些看法。
"作为一名网络发言人,"小灵通"发布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外交动态、外交政策解读,也有外交知识和外交花絮。
"小灵通"微博设置了很多固定栏目,"外交部记者会微报"、"外交掠影"、"外交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