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林启恩纪念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第一次段考试题 化 学(理科类)(2013.10)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可能需要的相对原子质量数据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Ca-40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A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电力紧张问题B .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C .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D .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2.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 .碳酸钙受热分解B .乙醇燃烧C .铝热反应D .氧化钙溶于水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在常温常压下)S(s) + O 2(g)SO 2(g) △H = ―297.23 kJ/mol,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molS 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97.23 kJB. 1molS(g) 和1molO 2(g) 的总能量大于1molSO 2(g) 的能量C. S(s) + O 2(g)SO 2(S) 放出的热量小于297.23 kJD.形成1mol SO 2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小于断裂1mol S(s)和1mol O 2(g)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4.氢氧燃料电池已用于航天飞机,以30%KOH 为电解质溶液的这种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如下:2H 2 + 4OH - - 4e - = 4H 2O O 2 + 2H 2O + 4e -= 4OH - 据此作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H 2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B.供电时的总反应为:2H 2 +O 2 =2H 2OC.产物为无污染的水,属于环境友好电池D.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可达100% 5.下列各种金属冶炼方法中,不能制得相应金属的是A .加热氧化汞B .高温煅烧碳酸钙C .电解熔融氯化钠D .氧化铁和铝粉高温共热 6.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 1>△H 2的是①C(s)+O 2(g)===CO 2(g) △H 1 C(s)+12O 2(g)===CO(g) △H 2②S(g)+O 2(g)===SO 2(g) △H 1 S(s)+O 2(g)===SO 2(g) △H 2③H 2(g)+12O 2(g)===H 2O(l) △H 1 2H 2(g)+O 2(g)===2H 2O(l) △H 2④CaCO 3(s)===CaO(s)+CO 2(g) △H 1 CaO(s)+H 2O(l)===Ca(OH)2(s) △H 2 A .① B .②③④ C .③④ D .①②③ 7.下列比较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Cl <Al <MgB.氢化物的稳定性:HF >PH 3 >H 2OC.酸性:H 2SiO 3>H 2CO 3D.碱性:Mg(OH)2>Ba(OH)28.在下列无色透明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Cu 2+、Na +、SO 24-、Cl- B .K +、Na +、HCO 3-、NO 3- C .OH -、HCO 3-、Ca 2+、Na + D .Mg 2+、Na +、OH -、NO 3- 9.设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含有0.1 N A 个CO 32-的Na 2CO 3固体的质量为10.6gB .含1 mol 溶质的盐酸溶液与足量Fe 反应,消耗N A 个Fe 原子C .0.1mol ·L -1的稀硫酸中含有SO 42-个数为0.1N AD .标准状况下,11.2LCCl 4含有的分子数为0.5N A10.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的高温干馏B.煤的气化C.石油分馏得到汽油、柴油等D.煤的液化11. 已知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 ·mol -1,又知弱酸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向1 L 0.5 mol ·L -1的NaOH 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
其焓变ΔH 1、ΔH 2、ΔH 3的关系是A.ΔH 1>ΔH 2>ΔH 3B.ΔH 1<ΔH 3<ΔH 2C.ΔH 1=ΔH 3>ΔH 2D.ΔH 1>ΔH 3>ΔH 212.在298K 、100kPa 时,已知:2222()(g)2()H O g O H g =+ ⊿1H22(g)(g)2l(g)Cl H HC += ⊿2H 2222(g)2(g)4l(g)(g)Cl H O HC O +=+ ⊿3H 则⊿3H 与⊿1H 和⊿2H 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 .⊿3H =⊿1H +2⊿2HB ⊿3H =⊿1H +⊿2H C. ⊿3H =⊿1H -2⊿2H D. ⊿3H =⊿1H - ⊿2H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题为0分) 13.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反应A 2(g)+B 2(g)2AB(g)达到平衡标志的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AB 同时消耗n mol B 2 B.单位时间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 2同时消耗n mol B 2 D.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14.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下列对其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能与钠反应放出氢气B.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C.能发生加聚反应D.不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15.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注:H 的绝对值均正确)A .C 2H 5OH(l)+3O 2(g)2CO 2(g) +3H 2O(g);△H= —1367.0 kJ/mol (燃烧热)B .NaOH(aq) + HCl(aq)NaCl(aq) + H 2O(l);△H= —57.3kJ/mol (中和热)C .S(s) + O 2(g) == SO 2(g);△H= —269.8kJ/mol (反应热)D .2NO 2==O 2+2NO ;△H= +116.2kJ/mol (反应热) 16. 如右图所示,△H 1=-393.5 kJ •mol -1,△H 2=-395.4 kJ •mol -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A. C (s 、石墨)C (s 、金刚石) △H= +1.9 kJ •mol -1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C. 石墨的稳定性强于金刚石D. 1 mol 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 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17.已知:2CO(g)+O 2(g)=2CO 2(g) ΔH=-566 kJ/mol Na 2O 2(s)+CO 2(g)=Na 2CO 3(s)+ 1/2O 2(g) 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的燃烧热为283 kJB.右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 2O 2(s)+2CO 2(s)=2Na 2CO 3(s)+O 2(g) ΔH >-452 kJ/molD. CO 2(g)与Na 2O 2(s)反应放出452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1.204×1024个18.某同学设计如图装置来检验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白色硫酸铜粉末变蓝色B. 装置②中两次用到品红溶液的作用相同—CH 2 CH=CH 2CH 2OH —COOH浓硫酸棉花 无水CuSO 4 品红溶液 酸性KMnO 4 溶 液 足量澄清石 灰 水 品红溶液 ① ② ③ 木炭C. 装置③用于检验产物中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D. 如果将仪器的连接顺序变为②③①,同样可以检出所有气体产物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三、非选择题19.(12分) 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已知稀溶液中,1 mol H 2SO 4与 NaOH 恰好完全反应时,放出 114.6 kJ 热量,写出表示H 2SO 4与NaOH 反应生成 1 molH 2O 的热化学方程式: 。
(2)25 ℃、101 kPa 条件下充分燃烧一定量的丁烷气体放出热量为 Q kJ ,经测定,将生成的 CO 2 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产生 25 g 白色沉淀,写出表示丁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
(3)已知拆开1mol H -H 键,1molN -H 键,1molN ≡N 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 、391kJ 、946kJ ,则N 2与H 2反应生成NH 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4) 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Fe(s) + 1/2O 2(g)FeO(s) H ∆=-272.0KJ/mol2Al(s) + 3/2O 2(g)Al 2O 3(s) H ∆=-1675.7KJ/mol则 Al(s)的单质和FeO(s)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0.(16分)2SO 2(g)+O 2(g) =2SO 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 SO 2(g)氧化为1mol SO 3(g)的ΔH= —99kJ ·mol -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C 分别表示 、,E 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 (填“有”或“无”)影响。
该反应通常用V 2O 5作催化剂,加V 2O 5会使图中B 点 (填“升高”还是“降低”),△H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理由是(2)图中△H= KJ ·mol -1;(3)V 2O 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 2O 5氧化SO 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为V 2O 5。
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 。
(4)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 ·mol -1,计算由S(s)生成3 molSO 3(g)的△H (要求计算过程)。
21.(10分)乙烯是重要化工原料,其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
通过石油裂解可以获得乙烯,再以乙烯为原料还可以合成很多的化工产品。
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浓硫酸 H 2O ①B O 2 和Cu △C 乙酸乙酯②D 聚乙烯 ③ 乙烯氧化(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 ,D 中含官能团名称为 。
(2)写出以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 ② ; ③ 。
(3)乙烯大量用来生产环氧乙烷,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工艺一: 工艺二:根据绿色化学的原则,理想的生产工艺是原子经济性好的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应采 用 (填“工艺一”或“工艺二”)更环保、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