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织物结构与设计 双层组织

织物结构与设计 双层组织


3.双层组织的种类 双层组织织物在服用、装饰用、产业用织物中广 泛应用。 表里两层连接的方式不同,可以获得各种双层织 物。 ① 连接上、下层两侧,构成管状织物; ② 连接上、下层一侧,构成双幅或多幅织物; ③ 在管状和双幅织物的基础上,加部分单层织物, 可以构成袋织物; ④ 根据配色花纹的图案,使表里两层相互交换, 构成表里换层织物; ⑤ 用不同的接结方法,使两层织物紧密地连接在 一起,构成表里接结织物。
2.表里接结组织的设计要点及绘作方法
① 选择表里基础组织 表里基础组织选用原组织或变化组织,表里基础组织可以相 同,也可以不同。当表里基础组织不同时,先确定表层组织, 然后根据织物要求确定里层组织。 ② 确定表里经、纬的排列比 排列比要根据织物的用途,表里层组织、线密度、密度等情况 来确定。 常用表里经的排列比有1:1、2:1、3:1等; 常用表里纬的排列比有1:1、2:1、3:1、2:2、4:2等。 ③ 确定接结组织 用来接结的纱线与上下两层组织的交织点,称为接结点。接结 点在上下两层的配置分布规律称为接结组织。 ④ 确定组织循环 经、纬循环数的确定可参照经、纬二重组织的计算方法。在使 用接结经(纬)接结时,应加上接结经的根数。
2.双幅织组织的上机要点 双幅织组织上机时采用顺 穿法和分区穿法,穿筘时,同 一组表里经穿入同一筘齿中。 在折幅侧应逐渐减少每筘齿穿 入数或加一根特线A,特线单独 用一片综,单独穿一筘齿,织 物下机后将特线抽出;在布边 侧每筘齿穿入数应多(增加布 边牢度),布边侧加一根缝线B, 将上、下布边连接,缝线单独 用一片综,单独穿一筘齿,织 物下机后将缝线拆除。
④ 确定管状组织的总经根数 为了保证表里层连接处组织连续,不能随意增加或 减少总经根数。总经根数的确定需按下式计算: mj = RjZ±Sw 式中:mj ——总经根数; Rj ——基础组织的经循环数; Z ——表里层基础组织的循环个数; Sw ——基础组织的纬向飞数。(当投纬方向自 左向右, Sw取“-”,当投纬方向自右向左,Sw取 “+”。) 实际上无论取“-”,取“+”,不影响管状组织整体 结构的性质,只是表里层基础组织飞数的正负不同而已。
③ 确定表纬与里纬的投纬比 表纬与里纬的投纬比与纬纱的线密度及织物 紧度有关,还与织机的多梭箱装置有关。单侧多 梭箱,投纬比必须是偶数;投纬比中有奇数,必 须采用双侧多梭箱。 ④ 确定组织循环 经循环参见经二重组织,纬循环参见纬二重 组织。
⑤ 填绘组织图 Ⅰ 在组织循环内,用不同的符号标出表里经 和表里纬的排列序号。 Ⅱ 用不同的符号在表经和表纬相交处的方格 内填绘表组织,在里经和里纬相交处的方格内填 绘里组织。 Ⅲ 由于投里纬织下层时,表经必须全部提升, 不与里纬交织。在绘组织图时要注意表经与里纬 相交处的方格内,必须全部填入特殊的经组织点 符号(提综符号)。 ⑥ 穿综时采用分区穿法,一般表经穿在前区, 里经穿在后区。穿筘时,同一组的表里经穿入同 一筘齿中,以便表里经上下重叠。
3.“下接上法”表里接结组织的绘作
(1)双层交织鞋面布 △ 以2/2方平为表组织, △ 2/2斜纹为里组织,经 里组织 投入表纬里经提起 纱排列比为表1:里1, 表组织 Ⅳ ④ 投纬次序为里1、表2、 4 △ 里1。 3 ③ Ⅲ 表经、表纬交织处 Ⅱ 2 ② 填绘表组织以符号 表示 1 △ Ⅰ 之,里经、里纬交织处填 ① 1 2 3 4 绘里组织以符号 表示之。 Ⅰ Ⅱ Ⅲ Ⅳ 并且绘出投入里纬时,所 双层交织鞋面布 有表经纱都要提起,形成 ① ② ③ ④ 双层组织,用符号 表示。 再画出投入表纬时里经提 起,把两层组织连接起来。
㈢ 双幅织组织
在窄幅织机上生产幅度宽一倍、二倍……的织物。连接双 层组织的一侧,可制织成双层织物。轮流连接两侧边缘,可织 成三幅或三幅以上的宽幅织物。 双幅织组织也是由一根纬纱往复不断地与表经、里经交织, 并在一侧相连接而成。 1.双幅织组织的设计要点及绘作方法 ① 表、里组织的选择:双幅织组织的表、里组织相同,一 般为简单组织,如三原组织、纬重平组织等。 ② 表、里经的排列比:采用1:1或2:2,以1:1为多。 ③ 表、里纬的投纬比:根据双幅织组织的形成过程,表、 里纬的投纬比必须是2:2。 ④ 确定组织循环:按双层组织计算。 ⑤ 总经根数的确定:因双幅织组织只在一侧连接,对总经 根数无严格要求, mj = RjZ。 ⑥ 绘作组织图:按双层组织的绘作方法即可。
确定接结组织的原则:
Ⅰ 在一个组织循环内,接结点的分布要均匀; Ⅱ 接结点不要在织物表面显露,因此接结点应安排在两侧长浮 线之间(接结点是经组织点,应位于左右表经长浮线之间, 接结点是纬组织点,应位于上下表纬长浮线之间); Ⅲ 若表组织为斜纹组织,接结点的分布方向应与表组织的斜纹 方向一致。 表组织为经面组织,选用“里经接结法”有利于接结点的遮盖。 表组织为纬面组织,选用“表经接结法”有利于接结点的遮盖。 表组织为同面组织,选用“里经接结法”为好,因为一般经纱 比 纬纱细而牢,接结点易遮盖且接结牢固。
2.管状组织的设计要点及绘作方法 ① 表、里组织的选择 管状组织的表、里组织必须采用同一组织,组织 应尽量简单。为保证折幅处组织连续,应采用纬向飞 数Sw为常数的组织作为基础组织(如平纹、纬重平、 斜纹、缎纹等)。 若折幅处组织连续要求不严格,则可采用2/2方平, 2/2破斜纹,1/3破斜纹作为基础组织。 ② 表里经与表里纬的排列比 管状组织表、里经的排列比通常为1:1,表、里纬 的投纬比应为1:1。 ③ 确定组织循环 管状组织的组织循环计算方法同双层组织。
“下接上法”表里接结组织的绘作
(2)双层毛呢 组织图 A为表层基础组 A 织2/1↗ ; B为里层的基础 组织1/2↗ ; C为接结组织采 B 用“下接上法”; △ D为组织图与穿 △ △ 综图; E为该组织的经 C 向截面图; F为该组织的纬 向截面图。
织第四纬时,投里纬Ⅱ;里经Ⅰ与里经Ⅱ形 成梭口与里纬Ⅱ交织制织下层织物,表经全部提 起。 可以看出,投表纬织上层时,里经必须全部 沉在梭口下部,不与表纬交织;投里纬织下层时, 表经必须全部提升,不与里纬交织。
双 层 开 口 示 意 图
动画(1)第二页、第三页综上升 动画(2)第一页、第四页综上升
1. 表里两层的接结方法
① “下接上接结法”或“里经接结法” 里经提起与表纬交织,形成接结。 ② “上接下接结法”或“表经接结法” 表经下沉与里纬交织,形成接结。 ③ “联合接结法” 里经提起与表纬交织,同时表经下沉与里纬交织,共同 形成接结。 ④ “接结经接结法” 采用附加的接结经与表里纬纱交织,把两层织物连接起 来。 ⑤ “接结纬接结法” 采用附加的接结纬与表里经纱交织,把两层织物连接起 来。 前三种接结法称为自身接结法,后两种称为附加线接结 法。一般采用前三种。
① 1 Ⅱ


② Ⅰ



3.管状组织的上机要点
管状组织可采用顺穿法和分区穿法(表经穿前区,里经 穿后区)。 每组表里经穿入同一筘齿中。在织造时,由于纬纱的收 缩,会引起织物两侧经密偏大。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并保证 折幅处织物平整,穿筘时采用下列方法:① 轻薄型管状织 物采用逐渐减少边部筘齿穿入数,中间为4,边部为3、2、1, ② 中厚型管状织物采用①的方法不行,必须在两侧边缘处 的内侧,各穿入一根张力较大的特线A,特线单独穿入一片 综(后综),单独穿入一个筘齿中。投入表纬时特线下沉, 投入里纬时特线提升,特线夹在表里层中间,不与织物交织; 只起保证经密均匀的作用。织物下机时,可将特线抽出。还 可以使用内撑幅器来替代特线。用一个织轴、一把梭子即可 织造。
⑤ 组织图的绘作 画管状组织的切面图。按双 层组织的绘图方法绘作管状组织。 Ⅰ 在组织循环内,用不同 的符号标出表里经和表里纬的排 列序号。 Ⅱ 用不同的符号在表经和表 纬相交处的方格内填绘表组织, 在里经和里纬相交处的方格内填 绘里组织。 Ⅲ 由于投里纬织下层时,表 经必须全部提升,不与里纬交织。 在绘组织图时要注意表经与里纬 相交处的方格内,必须全部填入 特殊的经组织点符号(提综符 号)。
⑤ 填绘组织 图 Ⅰ 在花纹循 环内按纹样划 分区域。 Ⅱ 在各区域 里填绘相应的 组织,表组织 的经浮点用 “■”表示, 里组织的经浮 点用“ ”表 示,投入里纬 时表经提起用 “ ”表示。


8
Ⅶ 7 Ⅵ 6 Ⅴ
⑦ ⑥ ⑤ ④ ③
2 1 1 2 3 4 5 6 7 8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㈡ 管状组织 连接双层组织的上、下层两侧,构成管状组织。 管状组织实际上是由一组纬纱以螺旋形的顺序与 表经、里经交织形成圆筒形空心袋组织。 管状组织可以制织水龙带、造纸毛毯、圆筒形过 滤布、无缝带子、人造血管等织物。 1.管状组织的构成原理 ① 管状组织由两个系统的经纱和一个系统的纬纱 交织而成,这一个系统的纬纱既作表纬又作里纬,往 复循环于表里两层之间。 ② 管状组织的表里两层只在两侧边缘连接,中间 分离。 ③ 表里两层的经纱呈平行排列,纬纱呈螺旋形状 态。
双层组织示意图
1.双层组织的织造原理 织双层组织时,按投纬比依次制织织物的上 下层,表经只与表纬交织,里经只与里纬交织。 表经穿入1、2片综,里经穿入3、4片综。 织第一纬时,投表纬1;表经1与表经2形成梭 口与表纬1交织制织上层织物,里经全部下沉。 织第二纬时,投里纬Ⅰ;里经Ⅰ与里经Ⅱ形 成梭口与里纬Ⅰ交织制织下层织物,表经全部提 起。 织第三纬时,投表纬2;表经1与表经2形成梭 口与表纬2交织制织上层织物,里经全部下沉。
4
Ⅳ Ⅲ 3 2 Ⅱ Ⅰ 1 1 I 2 II AB
.B 1 II ① I ② II ①
2 ② A. I II
I
㈣ 表里换层组织
将双层织物的表、里两层沿织物的花纹轮廓交换位置,形 成花纹;同时将双层织物连接成一个整体。 经纬纱的原料、线密度、颜色均可不同。如配合得当,可 织出绚丽多彩的各种织物。 1.表里换层组织的设计要点及绘作方法 ① 设计纹样图 ② 选择表、里组织:常用简单组织,如平纹、2/2斜纹、 2/2方平等。 ③ 确定表、里经与表、里纬的排列比:在表里换层组织中, 经纬纱需按纹样要求换层,在某一位置为表经、表纬, 在另一位置就为里经、里纬。为了避免混淆,在表里换 层组织中称为色经、色纬。常用的色经排列比有:1:1、 2:1、2:2 等;色纬排列比有:1:1、2:1、2:2、2:4等。 ④ 确定组织经、纬循环(一个花纹循环) 表里换层组织的经、纬循环,是表里层基础组织循环的 整倍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