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关税壁垒案例

非关税壁垒案例


不仅如此,尽管日本大葱从收获到批发市 场大概是2天时间,中国大葱到批发市场大 概需5天左右,但由于日本进口商提供日本 标签和包装,再加上预冷和恒温运输,使 大葱保存时间相对较长,到消费者手中时 基本与日本产大葱没有区别。所以说无论 是生产成本上,还是流通环节上,中国大 葱都占据绝对优势。
中日大葱生产成本比较
日本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内容
品种
进口配额
超过配额关税率
大葱
5383吨
256%
香菇
8003吨
266%
灯心草
7949吨
106%
凡事有因
日本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根本原因: 日本农业政策与国内政治因素依然; 日本蔬菜产业缺乏竞争力。
(一)日本农业品依赖进口 的国家,其粮食自给率在1999年为40%(以能量 为基础计算),但国内大米处于生产过剩的情况。 为此,70年代以来,日本都实施一定的生产补贴 措施,让农户把水田改种旱地作物(如蔬菜、灯 心草、饲料作物等)的减反政策。而且大葱是日 本蔬菜安定制度中的指定蔬菜,如果蔬菜价格低 于基准价格,则蔬菜供给安定基金补贴其差额的 90%(获此补贴必须事先申请加入)。
生产成本
日本 中国
种子 费用(元/亩)
550 1000
肥料费用(元/亩)
1410 430
农药费用(元/亩)
1130 50
农机具、水利费、设施费、电热费(元/亩) 4428 500
劳动费用(元/亩)
总计(元/亩) 每亩大葱产量(公斤/亩) 大葱生产成本(含劳动成本)
12781 2000 20500 3980 2001 2500 10.2 1.6
月就此事进行磋商,在磋商未果的情况下, 3月27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大臣单方面宣布, 自4月1日起到10月份,对进口农产品实施 检疫管理。3月30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大
藏省、经济产业省就紧急限制进口大葱、
香菇和灯心草的临时措施进行磋商并达成 协议。4月10日,日本政府公布紧急限制进 口措施,从4月23日开始实施紧急限制进口 措施。
从9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国内的大葱主产 县岛取县等就开始对中国大葱的调查。 2000年8月底,日本国内香菇产地就曾要求 日本政府依据WTO协定发动保障条款。 2000年12月19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大藏 省、经济产业省等中央部委宣布对大葱、 香菇和灯心革展开调查。
我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分别在2001年2月和3
在过去10年中,中国蔬菜对日出口呈明显上升趋 势,且具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对日出口从以腌
制蔬菜为主转变为以保鲜蔬菜与冷冻蔬菜为主; 二是从1998年开始,中国保鲜蔬菜对日出口呈现 成倍增长,在1999年达到31.8万吨。据日本海 关最新统计数据,2000年中国对日蔬菜出口总量 为104.2万吨,保鲜蔬菜为31.2万吨。其中 1999年出口量达到2万吨以上的保鲜蔬菜有牛蒡、 洋葱、生姜、香菇、卷心菜类、葱、大蒜、胡萝 卜类等。
从中长期看,造成日本蔬菜产业缺乏竞争力的根 本原因在于日本农业劳动力后继无人,而且现有
劳动力日趋老龄化,以及种植蔬菜的农户拥有的
土地分散而且蔬菜经营规模较小。日本农业基本 从业人员从1985年的367.6万人减少到1998年 的240.8万人,老龄率从36%上升到62%,男性 从业人员从186.1万人减少到129.3万人,男性 老龄率从43%上升到67%,而且据预测,到2010 年日本农业基本从业人员数将下降到140.4万人, 老龄率将达到60%(见表4)。
同时,中美蔬菜对日出口均呈递增趋势, 从1991年开始中国蔬菜对日出口超过美国, 并一直居日本蔬菜进口国首位。美国对口 蔬菜出口从1994年至1999年一直在每年60 万一70万吨之间波动,在2000年又降至 62.5万吨。由此可见,日本对中国蔬菜进 口采取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并非偶然,而是 迟早都会发生的事情。
此外,中国种子费用高于日本,其原因是中国种 植出口大葱的种子基本上是从日本进口,由此可 见日本种子商社从对中国出口所赚取的利润。据 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资料,日本国内生产 大葱的流通环节包括生产者——统一销售组织— —批发市场批发商——中间批发商——零售店铺, 1998年零售价格与生产者价格之比为2.88,从 生产者到批发市场批发商之间的价格差为55日元 /公斤。而我国大葱出口费用(运费、保险费、 仓储费)仅为15日元/公斤左右。
(二)日本蔬菜产业缺乏竞争力。中日蔬菜贸易 战的背后是日本蔬菜产业缺乏竞争力,而我国蔬 菜对日出口在成本优势上占绝对优势。日本大葱 生产成本远远高于中国大葱生产成本,在考虑劳 动力成本的情况下,日本比中国高8.7元/公斤; 在不包括劳动力成本的情况下,比中国高出3.1 元/公斤。在中日大葱成本中,两者拉开差距的 部分是农机具费用、水利费用、设施费用、电热 费以及劳动费用,特别是劳动费用的差距竟然相 差10781元/亩(见表)。
中日蔬菜贸易战
事件经过
2001年4月10日,日本政府单方面决定,依据 WTO协定第19条和日本国内的关税率法,从 2001年4月23日至11月8日对主要从中国进口的大 葱、鲜香菇和灯心草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此 举标志着中日蔬菜贸易战已经开始。而实际上, 中日之间蔬菜贸易战早在1995年就已初露端倪。 当时,日本就根据WTO《农业协议》中第5条特 殊保障条款对从中国进口的大蒜和生姜发难过, 最终以中国实施出口配额管理和日方实施进口商 申报管理而告一段落。因此,此次日本的发难可 以说是第二轮,而且比第一次表现的行动更积极, 且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实施的也更快。
从2000年开始,日本又开始对条件不利地区实施 收入补贴政策,以确保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但 这些地区主要集中在山区,其农户收入中依靠生 产香菇的农户比重又很高。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日本农林水产省为进一步推动其农业生产政策的 实施就必然稳固政策实施基础,再加上蔬菜产地 的农民、农协、地方政府的强烈要求,对进口大 葱、香菇、灯心草实施紧急限制进口措施也就成 为日本政府解决农业政策问题的一项政策选择。 当然,2001年7月份的众议院选举对于素有农民 党之称的执政党自民党来说,如何争取农民的选 票也成为其自然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