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实验 PPT课件
微生物学实验目录
实验一: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实验二: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三:酵母水浸片的制备-细胞数及死亡率的测定 实验四:显微镜测微技术 实验五:霉菌形态观察 实验六: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 实验七:微生物的分离与筛选 实验八:淀粉酶产生菌的检出 实验九:大肠杆菌的主要生化特性 实验十:理化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 ---紫外线的杀菌作用 实验十一:食品中杂菌总数及大肠菌群的检验
血球计数板刻有两方格网,每网分九大方格,中间 为计数室。计数室为25×16(16×25)小方格。 计数时常数五个中格的总数,换算出1ml中的总菌 数。
死亡率测定的原理为: 美兰溶液是对细胞无毒性的、弱氧化性 的染液,其氧化态无色,还原态兰紫色。 活细胞具有还原能力,能将美兰溶液还 原为无色,而死细胞不具还原能力。
物镜(接物镜)
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照明系统部分
光 源 : 内光源与外光源 反光镜 : 凹面镜与平面镜
聚光镜 :
升高与降低聚光镜
光 圈 : 放开与关闭光圈
如何调节观察视野的明暗度?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取镜
放镜
对光 放片
调焦(粗调焦和细调焦)
低倍镜的使用 高倍镜的使用
问题思考:对颜色深的标本与颜色浅的标本在观察过程中有何不同?
二、实验用品
菌种:大肠杆菌斜面菌种; 八叠球菌斜面菌种 试剂:结晶紫染液;蕃红染液; 碘液;95%乙醇 其它:显微镜;载玻片;接种环; 香柏油;酒精灯;擦镜纸
三、 基本原理:
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由丹麦病理学家 Christain Gran 创立的。 细菌对革兰氏染色的不同反应是由于它们 细胞壁的成分和结构不同而造成的。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形成 的网状结构组成,壁厚、类脂质含量低。 革兰氏阴性菌其细胞壁肽聚糖层较薄、类 脂质含量高。
照明系统部分
机械部分
镜座 镜柱 活动关节 镜臂 调焦器 镜筒 物镜转换器 载物台 推片器与游标卡尺
光学系统部分
目镜(接目镜)
“5×”,“10×”的含义。目镜指 针 低倍镜 (8x,10x):0.25,160
高倍镜 (40x,45x):0.65,160/0.17
油 镜 (90x,100x):1.25,160/0.17
经此法染色后,细胞保留初染剂蓝紫色的细菌 为革兰氏阳性菌;细胞中初染剂被脱色剂洗脱而染 上复染剂的颜色(红色)的细菌为革兰氏阴性菌。
大肠杆菌(G-)
八叠球菌( G +)
五、实验报告
1、结果:画出2株细菌的染色观察结果(颜色、 革兰氏染色反应)。 2、思考题: 1)作革兰氏染色涂片为什么不能过于浓厚?其 染色成败的关键步骤是什么? 2)当你对一株未知菌进行革兰氏染色时,怎样 能确证你的染色技术操作正确,结果可靠?
四、实验步骤
1、涂片:将大肠杆菌和八叠球菌 分别涂片、干燥、固定 2、染色: (1)初染:加草酸铵结晶紫一滴,约一分钟,水洗 (2)媒染:滴加碘液冲去残水,并覆盖一分钟,水洗 (3)脱色:将水甩净,并衬以白背景,用95%乙醇滴洗 至刚刚无紫色为止,约20—30秒,立即用水冲净乙醇 (4)复染:用番红液染1--2分钟,水洗 3、镜检:干燥后,油镜观察。以分散开的细菌颜色为准, 革兰氏阳性菌呈紫色,革兰氏阴性菌呈红色。 4、混合制片观察:一载玻片上两种菌混合制片,对比观察 。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一、实验目的
熟悉光学显微镜基本结构和用途; 掌握低倍镜、高倍镜使用方法; 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
二、实验器材
显微镜 玻片标本 酵母菌 载玻片、盖玻片、擦镜纸 香柏油、二甲苯、
三、实验内容
1.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机械系统部分
光学系统部分
四 、操作步骤
1.细胞数测定 稀释:将酵母菌悬液进行适当稀释,菌液不浓, 可不必稀释。 镜检计数室:在计数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 行镜检。若有污物,则进行清洗。 加样品:盖上盖玻片,用毛细管将菌液由盖玻片 边缘滴一小滴,让其自行渗进计数室。不可有气 泡。
4 显微镜计数:先低倍镜找计数室,后高 倍镜计数。一般以每小格5—10个菌体为宜。 常选四角和中央五个中格计数。格线上菌体 只数上线和左边线。芽大于母体一半方计。 同法计另一室。 5 清洗血球计数板:自来水冲洗,切勿用 硬物洗刷,自行凉干。镜检,洗净为止。 6记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材料与仪器
1、啤酒酵母 2、显微镜、物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
三、基本原理
微生物细胞大小,是其形态特征重 要标志之一。每一种微生物在一定条件 下,有其相对固有的大小形态。它是分 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其大小测定可用测 微尺测量。测微尺分为目镜测微尺和物 镜测微尺两部分。
2.死亡率测定 制片 记录总数及死亡数 计算死亡率 死亡数 死亡率(%)= × 100%
总数
五.实验报告
1. 实验结果: 2 思考题: (1)用血球计数板的误差主要来自哪些 方面?如何减少误差? (2)为什么活细胞能使美兰脱色?
实验四
显微镜测微技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测微尺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 2)掌握台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的使用方 法。
实验三
酵母水浸片的制备 酵母细胞数及死亡率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用血球计数板计酵母细胞数。 学习测定酵母细胞死亡率。
二、实验器材
酵母菌悬液,血球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 无菌毛细管,吸水纸
三、基本原理
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直观、 快速。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悬液放在血球计数板 与盖玻片之间的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可根据观察到的数 目换算成单位体积的总数目,此法计得的是菌的 总数,故称总菌计数法。
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显微镜持取正确姿势 使用前后的镜头维护 注意标本的放置方向 观察时注意双目齐睁
高倍镜不得使用粗调
严禁拆卸任何部件 使用后恢复机器原貌
四、思考题
如何根据观察对象使用镜头? 为什么先用低倍镜观察
实验二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一 目的和要求:
1、掌握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方法 2、初步掌握无菌操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