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2、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阅读课本92-95页,静心思考,用红笔标注出重点及疑点。
2、结合课本独立认真完成自学导航(注意:实验现象可暂时不填,但可以预测),
“合作探究”部分可以提前在组内进行深入讨论或交流,并找出疑问,能在
课堂上进行有价值的质疑。
(课前完成)
【自学导航】
①提出问题: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各生成物的确质量总和之间是
什么关系呢?
②猜想:(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_______________ 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___________ 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___________ 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③设计实验探究方案:(1)要判断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要使用托盘天平
作为主要工具。
(2)要多选几种现象不同的化学反应作为实例。
(3)所有实验都必须设计在密闭的容器中完成。
④ 实验探究:(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m1 _______ m 2
(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m 1 ____ m 2
(3)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m 1 _____ m 2注意:⑴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
滤纸。
⑵易潮解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仪器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里称量。
⑤结论: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⑥解释: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 不变,原子的___________ 不变,原子的__________ 不变,所以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后生成
物的质量总和。
⑦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
学探究解决
预习检测: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
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后酒精质量变小
C.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 D •铁生锈后质量增加
2、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3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
①原子的质量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
种类A.①②④⑥ B .①③⑤ C .①③④⑥ D .①③④⑤⑥
4、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有可能通过操纵单个原子来制造分子•若用这种方法制造葡萄糖 (C6H2Q ), 则不需要的原子是
( )
A. 碳原子 B .氮原子C .氢原子 D .氧原子
5、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10g冰受热融化成10g水
B. 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水的体积
C. 反应物的质量等于生成物的质量
D. 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合作探究】
1、为了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以
下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二:将盛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石灰石的烧杯中,称量后将盐酸与石灰石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
实验三:将铁钉和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将铁钉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称量•三位同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1) 从表面上看,这三个实验中,发生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质量(填“增大”、
“减少”或“不变”):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____________________ ;
(2 ) 造成上述结果的原因可能
(3)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地反映了研究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
的质量关系时,必须在体系中进行。
【当堂检测】
1、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 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
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 .分解反应
B .化合反应C.氧化反应D•不属于任何反应
2、现将10克A与足量的B混合加热, A和B发生化学反应.10克A完全反应后
生成了4克C和8克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
A. 2:: .1:1 C. .5:1 D. .4:1
3、在实验室易燃品橱柜里有一瓶失去标签的试剂,某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进行
如下实验分析:取4.6g该物质,使其充分燃烧,测知只生成5.4g水和8.8g二氧化碳.请你通过计算填空:
(1)该物质中含氢元素g ,含碳元素—L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物质中(填“含”或“不含”) 有氧元素;若含有氧元素,2、能从质、量、微观的角度分析化学方程式。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阅读课本92-95页,静心思考,用红笔标注出重点及疑点。
2、结合课本独立认真完成自学导航(注意:实验现象可暂时不填,但可以预测),
“合作探究”部分可以提前在组内进行深入讨论或交流,并找出疑问,能在
课堂上进行有价值的质疑。
(课前完成)
【自学导航】
1、用来表示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1 ) 质:表示、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数:表示构成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
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为g 。
(若不含氧元素,此空不填)
【学后反
思】
第一课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预习检测:
1. 化学方程式C + Q 点燃CQ 正确读法是( )
A. 碳加氧气等于二氧化碳
B. 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C.
一个碳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D. 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2、以2f + 0 2点燃2H0为例,写出该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
(1);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MnO
3、化学方程式2KCIQ ------------ 2KCI+3O2f中,反应物是,生成物
△
是_______________ ,反应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45克KCI03完全分解能得到_________________ Q
克•
【合作探究】
1、( 11山东)右图是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从示意图
中,你能够得出的规律或者结论有:(答出两条即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课堂评测练习】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2XY + 丫 2 ==2Z中,Z的化学式为
( )
A. XY2
B.X Y
C.X 2丫 4
D.X 2丫
2、现有化学反应:2A + B == 2C, 8gA和20gB在适当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物C
的质量不可能是( ) A. 8g B.14g C.22g D.28g
3、下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占燃
2、硫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S+Q占燃SQ,把4克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
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Q的质量/g346
SQ的质量/g
6
(1) 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Q的质量与生成的SO的质量比是
(2) 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g
(3) 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a
B. 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 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4、将A 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化学反应前后四种物质的质量
关系如下表所示:
物质A B C D
反应前/g4161114
O O-------- •C*
°%.
图注:O表示碳原手o
表示氮原子•表示氧原子O O
(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生成物是; ( 2)表中"x”值(3) 该反应属于(填“化合”或“分解”)
反应。
【学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