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拂过,蛛丝嵌在石缝里,轻飘飘的感觉。
小蛛在蛛丝上爬着,不一会儿,就都被蛛丝裹着,让风儿带着它们离乡了。
原来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的母蛛变成了孤老。
一下子失去那么多孩子,它看起来似乎并不悲痛。
它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因为这时候它背上再也没有厚厚的负担了,轻松了不少,反而显得年轻了。
不久以后它就要做祖母,以后还要做曾祖母……
都说一个伟大的真理需要一个个微小的细节去充实。
昆虫学家法布尔就因为不断地探索,见微知著,从而写出了一部长达十卷的著作——《昆虫记》。
在书中法布尔介绍了他所观察和研究的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表达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他在书中写道:昆虫和人一样,都拥有一套生死繁衍的程序,破解它,需要一个个的密码和筹码。
的确如此,昆虫世界也是一个文明世界,虽然它们大都有弱肉强食的表现,但也不乏强肉弱食的性格;虽然它们大都有随遇而安的习惯,但也不乏慎重选址的习性。
你瞧,洪水来临时,蚂蚁们把幼小的后辈挟裹在里面,蚁后在中间,前辈们在外围,形成一个智慧的球,“滚”向岸边……你瞧,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
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
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可见,昆虫也是有主见和嗜好并且向往自由的……你再瞧,蝈蝈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蝈蝈有着有力的大颚、锐利的钳子,在一大早蝉还在休息的时候。
蝈蝈在树上,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
就像鹰在天空中追捕云雀一样。
但是这种以劫掠为生的鸟是进攻比它弱的东西,而蝈蝈则相反,它进攻比自己大得多、强壮有力得多的庞然大物,而这种身材大小悬殊的肉搏,其结果是毫无疑问的。
几乎总能把它的俘虏开膛破肚,因为蝉没有武器,只能哀鸣踢蹬……
我非常欣赏蚂蚁那因急于求生而裹球的智慧,赞赏蝈蝈那“不自量力”的勇猛,还有用前臂挡车的螳螂、遭袭击时不顾生命危险反击的蜜蜂,都是我学习的目标。
它们虽然生命脆弱,可能才只有几年的蓬勃,就坠落于尘,但它们那种不可理喻的集体精神令人敬畏。
是什么令它们如此令人尊重?是什么令它们拥有如此强大的精神?至今仍然木有极准确的答案。
我曾听说过一则新闻:一名骨瘦如柴的黑人小孩在一艘豪华游艇上做奴仆,不慎跌入海洋,船上的人们都没注意。
后来船长发现他失踪了,急忙掉头找寻,船上的游客们都提议不要为一名奴仆而废了大量的精力,但船长经过一番犹豫仍执意搜寻。
后来船长几经周旋,终于找到了他,当时,黑人小孩正努力地不让自己沉下去,已经快没力气了,幸好在最后一刻船长救起了他……
是啊,话说回来,小奴仆让船长得到了信任感,而船长选择救一位奴仆,却后悔自己一时的犹豫。
生命的存在就像是一个未知数,人人平等+相互信任=生命的平衡。
这就像昆虫世界,团队意识+相互尊重=社会竞争。
作为强大的人类,我们也要去尊重它们,也要去信任它们,更要去敬畏它们。
同样,它们也要敬畏我们。
这样,生命才会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