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测验试卷AnKPAn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测验试卷AnKPAn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测验试卷考生注意:本试卷共100分,时量60分钟。

请将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后面答卷上的表格中,综合题直接写在题后,只交答卷。

一、单项选择题1、初三学生李龙,平时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他的行为A、没有把自己作为集体一员,缺少承担关爱集体的责任B、不懂得只有维护个人的利益,集体利益才有保障C、不懂得集体只有依靠个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D、只知道维护集体利益,不懂得关爱自己利益更好地完善自我,“吾日三省我身”,这是对自我负责;经营者生产价廉质优的商品,诚实守信,这是对消费者负责;报纸杂志撰文真实,正确掌握舆论导向,是对社会负责;我们人人保护绿地,保护生态环境,美化我们共同的家园,这是对全社会、全人类负责。

据此回答2--3题2、下面对负责任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A、“负责”只是对成人的道德要求B、我们现在还是孩子,不用承担责任C、负责是对每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同的道德要求,贯穿于人的一生D、责任感和负责态度是对职业人员的要求3、人们如果不承担许许多多的责任,其后果是①得不到人们的信任②受到法律的惩罚③受到大众的谴责④不会有多大的影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不关爱集体的人不用”,这是一家科研机构招聘人才时的首项要求。

对此,说法不正确的是A、关爱集体,有团队精神应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标准之一B、人才招聘应主要看学历,这家单位有些小题大做C、人人关爱集体,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D、关爱集体,才可能为集体贡献才智5、小磊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体弱多病,还有一个年迈的奶奶。

他和九岁的弟弟都要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学校知道后为他减免了一些费用,老师和同学们也都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

作为小磊应该怎样做①努力学习,用行动回报大家②主动帮助其它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③大家帮我是应该的④培养坚强的意志,不怕困难⑤在学习之余,照顾好家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6.下列符合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有()①人们通过诚实的劳动和合法的经营获取正当物质利益②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③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④不能考虑个人利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7.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可以使我们()①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②帮助他人③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④提高实践能力,增加社会经验⑤对自身而言,只有付出,没有收获A.①⑤B.①②⑤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和过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下列能体现这种美德的是()①一诺千金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③负荆请罪④一人做事一人当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一部感动得多少人热泪盈眶的电影《背起爸爸上学》,说的是一个16岁的农村少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面对着瘫痪在床无人照顾的父亲,无奈之下卖掉了全部家产,背着父亲走进校门,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求学之路。

电影的寓意说明()①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②承担责任是自立自强的必须选择③承担责任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④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就会有什么样的回报A.①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10.今天轮到小扬所在的小组打扫卫生,因为想着马上要去参加篮球比赛,他草草地扫了地,被垃圾堆在一边就走了。

对于小扬的行为,你认为()A.参加篮球比赛,而没有倒垃圾是可以理解的B.不倒垃圾是错误的。

我们生活在集体中,就应该对集体负责C.倒垃圾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责任,不一定非要小扬倒D.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11. 对“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的正确理解是()①作为集体中的一员,我们有义务为集体承担责任②当你为社会承担责任的时候,很多人也在为你的成长和生活承担着责任③如果没有他们履行各自承担的责任,我们的生活将会一片混乱④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和谐社会的要求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易卜生在给朋友兰戴的信中说:“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办法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这句话的寓意对我们中学生的启示是()①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尊,也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②如果不能自觉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就不能对自己负责③要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首先对自己负责④对社会负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责任感A.①②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中国青年自愿者的誓词:“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自愿者。

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自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精神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

”从誓词中,我们感受到()①自愿者以“奉献、服务、友爱、互助、团结、进步”为宗旨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③自愿者在向社会传播爱心的同时,也在传播一种理念:关心每一个人,尊重每一个人④如果人人都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A.①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14.张思德1933年10月参加红军,生前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

他当过班长,又从班长当回战士。

1944年的9月5日,在一次烧炭中,两米多厚的窑顶坍塌下来,张思德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

今天我们学习张思德就要()①一旦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就应该义无返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②对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进行正确的评估③凭借经验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④自觉承担责任,并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A.①②③④B.②④C.①④D.②15.大连市公共汽车司机黄志全,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用最后的力气做了三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并拉下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地下了车;将发动机熄灭,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

做完了这三件事,他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这个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①作为一个司机,黄志全认真履行了自己全部的职责②随着角色的变换,黄志全承担了不同的责任③黄志全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④责任来源于传统习俗、公民身份和法律规定A.④B.②③C.①③D.②③④16.联合国在中国召开了主题为“21世纪挑战及教育改革”会议。

来自24个国家的与会专家提出了一个共同的看法:新世纪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挑战,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

一个道德情感贫乏,缺乏责任感的人是不会真正关心他人,无法与人真诚合作的,也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

这一看法说明()①中国的青少年缺乏责任感②青少年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的重要性③承担责任就不应该讲代价与回报④青少年能不能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中健康成长,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17.“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

”面对外敌入侵,刚毅的林则徐毅然举起火把在虎门燃起滚滚浓烟。

“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鲁迅毫不犹豫地把刀与枪投入茫茫黑夜。

从林则徐和鲁迅的诗中,我们感受到()A.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肩负振兴国家民族的责任B.做人应信守承诺,说了做一定要做C.对国家、民族负责任是一种高贵的品质D.凡是成功的人士,一定会肩负起他的社会责任18.我国体育界有一句名言:“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名也无名。

”这表明()A.集体和个人相互影响、不可分割B.集体和个人是并列的,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C.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D.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19.“不要问别人能为自己做些什么,而要问自己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这表明()①人生价值的实现体现在我得到了什么②关爱集体人人有责③集体利益、他人利益必须高于个人利益④关爱集体必须以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为前提A.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0.2005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在波澜壮阔的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以气吞山河的气概、不屈不挠的精神、血战到底的勇气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的胜利,告诉我们中学生()①国家处在困难时刻,最能考验公民的责任意识②主动为国分忧、勇挑重担、与国家共渡难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④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测验答卷班级_____学号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40分)二、简答题(30分)21.在学校,学生的主要责任是搞好学习。

为了能调动学生记忆的积极性,老师举行了限时记忆比赛活动。

记忆内容是:(1)什么是责任?(2)关爱集体,人人有责。

我们如何关爱集体?(3)怎样才能享受到承担责任的快乐?(4)我们该如何承担对社会的责任?22.请你从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把以下材料的后果写出来,并从道德和法律两个方面进行评析。

材料一:小灵经常约同学出去玩,但她总是不遵守约定的时间,事后只轻描淡写地说“临时有事”。

材料二:演出时间到了,观众在热切盼望着。

其他演员都已经准备好了,女主角却罢演了,因为她认为她演出得到的钱太少了。

材料三:一个小偷在公共汽车上偷东西时被发现,失主要求把车子开到派出所,但有些乘客表示要赶着上班,不同意失主的要求。

23.“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60年前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但这高亢的旋律依然激起我们奋斗的豪情;60年前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虽已完成,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所铸就的爱国主义精神依然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请运用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二课有关知识回答: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天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示。

(不少于三点)三、主观题:(30分)24、谁能想到,他在短短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献血总量高达5000毫升。

而这样的事发生在一个体重只有54公斤,身高1.65米的年轻人身上,听起来似乎让人难以置信。

这个人正是阜阳市大桥管理处青年职工陈峰,他因此成为该市无偿献血“第一人”,并因此先后获得“全市无偿献血奉献奖”、“全省精神文明十佳事迹”、“安徽省十大杰出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当陈峰的事迹传开后,许多人都非常敬佩他,可也有些人说他傻。

尤其当陈峰获得各种荣誉称号后,个别人甚至说他“好出风头”、是拿献血在“沽名钓誉”。

对此,陈峰是这样理解的:“人活着总得干点什么,等老了也有一些值得回忆的东西,献点血帮帮他人,我感到很快乐,我自豪,我用热血实现人生的价值。

”(1)你认为陈峰傻吗?请应用本单元知识说明理由。

(2)你又想对陈峰说些什么呢?25、一天下午,一封特别标注“急!急!急!”的求援专递送进了上海市《新民晚报》的编辑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