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道树施工方案

行道树施工方案

行道树种植工程1、施工前准备(1)、现场调查及放样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前对人行道的公共设施、土壤、路面、沿街建筑物、地下及架空管线等情况进行调查,并作好详细记录。

2)、行道树的放样应根据设计要求,结合实地情况进行。

3)、施工时如发现图纸与实际不符,应由设计部门变更设计。

(2)、土壤要求土壤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栽植土应呈微酸性至微碱性,PH值在6.0~7.5之间。

树穴内有建筑垃圾,或土壤中含有害物质,必须用栽植土予以更换。

(3)、植物材料1)、应按设计要求选择树木的品种和规格。

必须选择树干直、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优质树木,胸径应在10cm以上,栽植在机动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分枝点应高于3.5m,无中心立枝的树木必须有4~5根一级主枝,长度不得小于35cm.2)、同一条道路或路段应栽植同规格的树木(天竺桂)。

3)、裸根树木根系直径和带土球直径及深度规格,应符合下表所列要求。

树木根系和带土球规格4、树穴(1)树穴规格尺寸为1600*1600*1600mm,。

树穴周围及穴底能自然渗水,否则必须采取措施达到渗水要求。

(2)树穴内挖出的栽植土及废土(包括砖石瓦砾),分别堆置于穴外侧,废土杂物应集中清运。

穴内土质符合要求的,亦应将土球根部以下的土壤翻松10cm~20cm(此土不必取出)。

(3)挖穴时如遇地下管线及建筑物,应停止操作,并即会同有关部门商定变更办法;若树穴挖至预定深度发现地下水位偏高,应采取增设排水垫层或采取推土栽植等措施。

(4)挖穴后栽植前,应穴内施足腐熟的基肥。

空穴过夜,必须设置警戒标志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2、栽植(1)、栽植条件1)、落叶乔木应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萌芽前或秋季落叶后土壤冰冻前进行。

2)、常绿乔木应在春季土壤解冻后发芽前、秋季新梢停止生长后降霜前栽植。

3)、栽植行道树的各工序应紧密衔接,做到随挖、随运、随种、随浇。

4)、综合工程中行道树的栽植,应在主体工程全面竣工后进行。

(2)、起掘包扎与装运1 )、参见《园林树木建植技术规程(试行)》DB33/T1009.1—2001第2.5节树木起掘包扎。

(3)、修剪1)、树木在挖掘前可适当进行修剪,以减少蒸发量。

树木运到栽植地要进行定形修剪,修剪应注意树形均衡。

应剪除有病虫和损伤的枝、根、剪口截面直径大于8cm时应采取防腐处理。

2 )、为了减少常绿树蒸发量,种植前结合定形修剪,可摘除部分树叶,但应防止碰伤叶芽。

(4)、栽植1)、主干略有弯曲的树木,栽植时其弯曲面应与道路走向平行,最大弯曲面朝向护树单柱桩。

2)、树木栽植后的覆土高度应与地表持平。

待土下沉,加土持平后,用地被植物覆盖,做到黄土不露天。

3)、栽植裸根苗应将树根舒展在树穴内,均匀加入细土至根被覆盖时,树木略向上抖动,提到栽植位置,扶直后再边培土边分层实。

4)、带土球树木栽植时,在树穴内应先将土球放妥后去包扎物并将其取出,然后从树穴边缘向土球四周培土,分层实,不伤土球。

5)、树穴周围应设保护树穴的侧石,主要道路及行人频繁的道路应铺设架空树穴盖板,盖板的铺设应保持土壤疏松,不移土。

6)、行道树栽植后应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和清理。

(5)、卷干与支撑1)、落叶乔木行道树宜用单柱桩,在树穴挖好后,应朝盛行风向倾斜5度立好护树桩。

预制的混凝土单柱桩全长3.5m,埋入地下1.1m。

竖桩位置与主干间距为30~40cm。

一根垂直护树桩,桩全长2.3m,埋入地下1.1m。

竖桩位置应距土球外援10cm。

2)、常绿乔木宜用扁担桩形式支撑,必须在树栽好后再支撑。

先在土球两侧各打入一根垂直护树桩,桩全长2.3m,埋入地下1.1m。

竖桩位置应距土球外援10cm。

3)、护树桩的定位应与行道树走向平行,整齐、统一。

4)、单柱桩:扎缚材料应在距护树桩顶端20cm处,呈“∞”字型地扎缚三道加上腰杂,保持主干直立。

5)、扁担桩:设离地面1.1m高处,应在主干内侧架一水平横档,分别与树干主干、护树桩缚牢,保持主干立直。

6)、发现树干下沉,出现吊桩等应及时调整扎缚高低和松紧度,与树干保持水平和直立。

(6)、筑堰与浇水1)、树穴栽植培土后,应在树穴周围用土筑成高于根颈10~15cm的浇水堰,应筑实、底平、不漏水。

2)、树木栽植后,应及时浇透“定根”水,并注意缓浇慢浇,隔日再复水一次。

遇到天气干燥,需适时胶水。

常绿树还需向树冠喷水,以减少水分蒸发。

3)、浇水过程中如发现土壤下陷或树木倾斜,应及时扶正、培土。

浇水后,应及时封堰整平。

3、验收与备案(1)、验收应在栽植过程中分段进行,分别为:定位放样、挖穴、换土、施肥、树木质量、修剪、栽植、卷干、支撑、筑堰、浇水、扎缚。

(2)、栽植季节内本地区树木成活率应大于95%,外地引种树木成活率应大于90%。

(3)、非适宜季节栽植在树木成活率应大于70%。

(4)、成活率应按下式计算:成活株数 *100%成活率= 实际种植株数(5)、计算成活率和保存率时,应剔除由于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树木死亡。

(6)、竣工验收与备案程序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4、树木养护(1)、灌溉与排水1)、新栽植的树木应根据天气、立地条件和树种的抗旱能力,进行适期、适量的灌溉,保持土壤中有效水分。

2)、绿地中已栽植成活的树木,在久旱或立地条件较差、土壤十分干燥时,应及时采取灌溉措施。

3)、在夏季空气干燥时,对一些叶质纤薄易受日灼的树种还应适当进行叶面及枝干喷雾,必要时搭棚蔽荫,午间喷水于荫棚上,增加空气湿度,减少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

4)、灌溉前应先松土。

夏季灌溉宜早晚进行,冬季灌溉应中午进行。

灌溉要一次浇透,尤其是春、夏两季。

5)、暴雨后应排除树木周围的积水。

新栽树木周围积水尤应尽速排除。

对于栽种于地下水位较高地块的苗木,特别是大乔木更应采取有效的排水措施。

6)、灌溉用水不能采用有害污水。

灌溉时,要注意保护树木根部的土壤不被冲刷。

(2)、中耕除草1)、各类绿地中影响植物景观的直立性杂草必须铲除。

对影响相互木生长的各类野生藤蔓,应及时清除。

2)、树木根部附近的土壤要保持疏松,易板结的土壤,在蒸腾忘记须每月松土一次。

中耕深度为10~20cm,以不影响根系生长为限。

3)、中耕除草应选在晴朗或初晴天气,且土壤不过分潮湿的时候进行。

应注意不可削伤树皮,折损枝条。

中耕时应及时清除土壤中的瓦砾、石块等。

(3)、施肥1)、树木休眠期,需施基肥。

树木生长期施追肥,可以按照植株的生长势进行。

(注:花灌木应在花前、花后进行。

果木应按不同种类的养护技术要求进行。

)2)、施用的肥料种类应按树种、生长期、土壤条件及观赏等不同要求定。

早期欲扩大冠幅,宜施氮肥;观花观果树种应增施磷、钾肥。

常绿针叶树在幼龄期间,不宜施用化肥。

要注意应用微量元素根外施肥的技术,喷施时间以清晨和傍晚为宜。

逐步推广应用复合肥料。

3)、施肥量应根据树种、树龄、生长期、肥源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等条件决定。

一般乔木干径在15cm以下的,每3cm干径应施堆肥1.0kg;干径在15cm以上的,每3cm 干径应施堆肥1.0~2.0kg。

树木青壮年欲扩大树冠的,以及观花、观果类植物,应适当增加施肥量。

4)、乔木和灌木均应挖好施肥环沟,其外径应与树木的冠幅及新种泥球树穴大小相适用,深度应在根系密集层以上,宽度约为25~30cm。

施肥后,应将环沟填平。

栽植在草地上的树木,可采用穴施。

5)、树木养护施用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不宜长期施用单一化肥。

有机肥应腐熟后施用。

施用宜在晴天,除根外施肥,肥料不得触及树叶。

6)、不准施用未经过腐熟的人粪尿。

施用有异味的肥料,应在夜间结合填埋及时进行。

(4)、整形修剪1)、树木应通过修剪稳定树形。

均衡树势,调节树木通风透光和肥水分配,调整植物群落为主。

因景观需要,可根据树木生长发育的特性,将树冠修剪、整理,使形成和保持一定形状。

2)、树木应根据不同生长习性采取不同的整形措施。

(如对广玉兰、雪松、银杏、鹅掌揪等顶芽优势特别强的树种,应保留其顶芽,维护其塔形、圆锥形树冠;对海桐、山茶、含笑、杜鹃、子花等顶芽优势不太强而发枝能力强,易形成丛状形树冠的树种,宜整修成圆球形、半圆球形或自然形树冠。

)对已成形的球形植物,在整形修剪时,应适时进行摘心,对空隙点要进行吊扎;对观花小乔木的整形修剪,宜符合其自然形态。

3)、树木修剪的程度,应根据主、侧枝间的生长习性、树龄及树种的特性决定。

在整形时,为使主枝间的生长势平衡且保持树冠均匀,应采用“强主枝重剪,弱主枝轻剪”的原则;如要调节侧枝的生长势,则采取“强主枝轻剪,弱主枝重剪”的原则。

对衰老树木可采取重度修剪,以恢复其树势。

休眠期修剪以整形为主,可稍重剪;生长期修剪以调整树势为主,宜轻剪。

有伤流的树种应尽量避免雨期修剪,宜在休眠期修剪。

4)、树木修剪时期应根据植物的不同物侯期与树种的抗寒性定。

春、夏季开花的花木,应在花后及时修剪;秋季开花的花木和一般树木,应休眠期进行。

对腊梅、山梅花、紧荆、金钟花、金丝桃等常在根际萌发新枝的灌木,应删除更新衰老枝。

畏寒植物一般在春季修剪。

5)、对成型乔木树种,主要修除徒长枝、病虫枝、交叉枝、并生枝、下垂枝、残枝、枯枝以及根部萌蘖枝等。

除特殊需要,一般不宜作过度修剪。

对不同品种组合的树群,修剪时要注意调整植物群落,突出层次,做到相互间协调统一。

6)、行道树干分枝点高宜3.5m左右,树冠一般宜保持自然生长,如遇架空线应按杯状形修剪(悬铃木可按”三主六枝十二叉”的杯状形修剪)。

行道树全年末芽不少于3次,不定芽的长度不应大于15cm。

树枝稀疏或缺枝处,要有目的保留一些不定芽,使它成为补充枝。

抹芽时不得拉伤树皮,不得保留残枝。

修剪下来的树枝应及时清除。

7)、修剪时,切口部必须靠节,剪口应在剪口芽的反侧,呈45度倾斜,剪口应平整。

一般花木枝条剪口大于6cm、珍贵花木枝条剪口大于3cm,应涂抹园林用的防腐剂。

对过于粗壮的大枝应采取分段截枝法,防止坼裂,操作时必须保证安全。

8)、上树修剪应遵守安全操作规范,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5)、防护设施1)、为防止人蓄或车辆践踏、碰撞树木,在不影响游览观赏和景观的前提下,可在树木周围用各种栅栏、绿篱及其它方法维护。

城市主干道,严禁用刺铁丝维护。

2)、高大乔木在台风等灾害性风暴来临前夕,应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原则,对一些根浅、迎风、树冠庞大、枝叶过密以及立地条件差的树木,可根据情况分别采取立柱、绑扎、疏枝、扶正等措施。

预防台风的各项工作应在台风来临季节前做好。

风暴后,应即使进行抢救,首先是风暴林地等处树木。

对于就地抢救难以成活的树木,应将树冠强截后移送苗圃栽种养护。

对无法成活的树木,按规定程序审批后处理。

风暴过后应及时拆除有碍交通、观瞻的加固物。

3)、凡易受冻害的树木,冬季应按不同树种分别采取根际培土及覆草、主干包扎、修剪等防寒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