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编制依据三、爆破作业安全距离四、瞎炮的检查和处理五、爆破工程施工安全措施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贵州省职工电力教育培训中心餐厅新建及培训楼改造工程2、工程地址:清镇市电力职工教育培训学校内3、建设单位:贵州省职工电力教育培训中心4、建设规模:建筑面积7054.63平方米5、结构类型:框架结构6、建筑层数:新建餐厅3层,建筑物高16.2m;培训楼5层,建筑物高22.7m.7、招标范围:施工图所示的全部工程内容8、施工工期:施工工期245天(日历天)9、质量标准:符合国家《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10、场地条件:通过对现场踏勘,场地三通一平基本完成,具备施工条件。
二、编制依据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爆破安全术操作规程》3、《施工安全标准规范》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三、爆破作业安全距离现根据本工程施工现场的特点以实际情况,对爆破时,爆破飞石和爆破地震对施工安全及建筑的影响作以下安全距离计算,以防止事故发生。
(1)爆破飞石的安全距离查表得k=1.5、n=1.2、故得:R max=20K f n2W min=20×1.5×1.22×w min =21.6m注:R为飞石安全距离(m)、n为最大一个药包的爆破作用指数。
(5)为减轻爆破点震动时对基础的影响,本工程采取分层递减开挖厚度的方法,或在最后留其厚度不小于10~30cm的保护层,然后用人工或风镐清除。
四、瞎炮的检查和处理在爆破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爆药包雷管、传爆红或瞎火和炸药的部分或全部未爆炸的现现象叫做瞎炮。
爆破中发生瞎炮,不仅影响爆破效果,而且在处理瞎炮时有着较大的危险性。
如果未能及时发现或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事故。
因此,必须掌握发生瞎炮的原因,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和安全处理方法。
1、检查产生瞎炮的原因、瞎炮产生原因包括:(1)由于爆破材料内的缺陷,炸药逾期过久,受潮失效;(2)在炮眼装药或回填堵塞过程中,炸药与雷管分离面未被发现;导为索,路受到损坏断路。
(3)岩石内部有较大裂缝、空隙,炮眼孔内有渗水,或防水处理不当,药包和雷管受潮失效。
2、瞎炮的处理方法;发现瞎炮应及时处理,处理方法要确保安全,并力求简单有效。
不能及时处理的瞎炮,应在其附近设置明显标志,并采取相应措施。
对难处理的瞎炮,应在爆破负责人的指导下进行。
处理瞎炮时禁止无关人员在附近做其他工作。
瞎炮处理后,要检查和清理残余未爆材料。
确认安全后,方可撤去警戒标志,进行施工作业。
(1)如果发现炮眼的主要方法是靠一听,二看,三判断;(2)如果发现炮眼外的导火索不合要求,经校正后,方可重新起爆;(3)当炮眼不深时(一般在50cm以内),可以用裸露爆破处理;(4)如炮眼较深时,可用木制或竹制工具,小心将炮眼上部的堵塞物掏出,如果硝酸铵类炸药,可用水浸泡并冲洗出整个药包,然后再重新装入起爆药起爆;(5)距炮眼近旁60cm处,钻一平行炮眼,然后装药起爆销毁原瞎炮。
钻入一木制炮棍作为炮眼方向的标志;(6)如炮眼底还有剩药,可以在原炮眼内重新加药起爆;(7)在处理瞎炮时,不准把带有雷管的药包从炮眼内拉出来。
五、爆破工程施工安全措施(一)施爆安全防护措施1、在施爆、炸材运输、储存过程中,严格按照GB6722-2003《爆破安全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破物品管理条例》及当地公安部门管理制度进行施工、运输、储存管理。
2、严格按照本爆破设计进行爆破作业,合理选择爆破参数,控制炸药单耗量,单响最大装药量不超过0.34公斤。
3、打眼时,按爆破设计选好最小抵抗线、孔位、方向、角度及炮孔深度,提高打眼质量。
4、装药前,检查施爆区是否有外来电流,外来电流超过30mA时,禁止使用普通电雷管。
改用非电管起爆网络。
装药前,检查炮孔质量(孔位、方向、角度及炮孔深度是否与设计相符),如有堵塞时立即进行补眼。
5、装药时,严格控制单孔装药量、最大药量和装药长度,按《爆破设计》进行装药,装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时,严禁用凿岩机进行捣通。
6、加强炮孔充填质量,炮泥用黄泥、沙子和水(4:5:1)拌和均匀充填,炮孔堵塞长度必须按设计要求,严禁用石块和易燃材料进行充填和不充填炮孔放炮,炮孔堵塞时可用非金属进行捣通处理。
7、安全覆盖:放炮前炮孔必须用安全网进行覆盖,每次爆破作业孔口及抵抗面不得少于6层覆盖。
8、严禁在闪电、暴雨、浓雾、夜晚进行爆破作业。
严禁边打眼边装药、边放炮及冲击挤压装有雷管的起爆药包。
9、每次放完炮后,要认真检查工作面。
如有瞎炮必须按照CB2003《爆破安全规程》4.14.3条款瞎炮处理的方法进行操作处理。
10、爆药包应在专设的加工房内进行。
在室外制作要选在僻静、远离人群和建筑物的干燥处进行。
对所有起爆材料均应进行检查。
使用电雷管的起爆药包制作完毕后,应立即将两脚线接成短路,并以胶布包好,以防受其他电流影响而引爆。
11、炮眼装药捣实及堵塞,必须用木制或竹制炮棍进行。
起爆药包应小心放入炮眼内,不得猛力冲击或挤压。
对于电雷管脚线必须注意保护,防止损坏。
12、电力起爆时,在敷设电爆网路的区域内,所有电气装置及动力照明线路,从装入起爆药包起应完全断电。
对施爆区进行外来电流监测,监测值必须小于《规程》规定,若遇雷雨应停止作业,并将电爆网路短路。
敷设与检查网路时,无关人员应入安全地带。
放炮器的手柄、电源开关、干电池和蓄电池盒的钥匙,在爆破前的全部时间内应指定专人保管。
13、实施起爆必须由队长或指定专人在现场指挥,通往施爆区所有道路上设置警戒,通知危险区范围并及时组织邻近受爆破威胁的人员待避。
必须在防护及撤离工作均检查符合要求才准起爆。
人员的待避距离不得少于50m。
14、盲炮处理安全措施:一是水浸泡处理后,将雷管提出来;二是用风管吹动以后将雷管提出来。
(二)施爆安全警戒方案1、爆破工程必须按规定审办爆破手续,无公安机关批准手续不能施爆,爆破器材不能进场。
2、承接的各项爆破工程,必须制定合理的爆破设计方案,施工计划,实施步骤,安全措施,并报主管科室和领导审批,重大爆破应由公司总工及有关专家进行详细审查。
3、严格执行爆破指令。
明确警戒信号,明确起爆信号。
具体规定如下:(1)、炮前要预先发出声觉第一声预警信号,在通往施爆区的所有通道上设置安全警戒,撤离爆区所有人员,施爆点50米范围内严禁有人。
最小抵抗线方向100米内禁止有人存在。
(2)、放炮员检查工作面情况,确保安全后发出第二声起爆信号开始起爆。
放完炮后,爆破员要检查工作面的安全情况,无事故隐患后,发出第三次解除警戒信号。
(3)施爆点周围50米范围各通道口处必须设置安全警戒哨并悬挂警戒标志,严禁闲杂人员入内。
(4)爆破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员要密切注意爆破现场条件的变化和监测,及时修改和完善爆破设计,补充加强安全措施,确保民句居财产的安全。
(三)爆破地震效应的控制措施由于爆破地震效应与爆破介质性质、爆破工艺参数、起爆方法以及建筑物、设施的结构类型等因素有关,通常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来控制或减弱爆破地震效应。
1、严格控制爆破震动源。
控制炸药单耗、单孔装药量和最大起爆药量。
根据建筑物质点震动安全允许速度,和施爆点到建筑物的距离确定最大起爆药量。
2、分段延期起爆,降低单位时间内爆炸能量的释放。
采用非电管毫秒延期起爆技术,将最大起爆药量分散起爆。
3、均匀释放爆破能量,降低峰值效应。
用低爆速、低威力炸药和采用不耦合装药结构,降低爆破振动。
4、阻碍、削弱爆破振动传播。
可在建筑物周围钻单排或双排振动孔,实施预裂爆破、或防振沟、槽等。
达到减振的目的。
(10)、其他有关安全制度爆破器材安全管理制度为规范爆破器材的安全管理,加强爆破器材的验收、保管、发放、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程序化操作,确保存放和使用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一、爆破器材库房的选址设物部门负责提出爆破器材建库计划,报当地县(市)公安局审核批准,配合公安部门按照既便于施工又确保安全的原则选址建库,库房应设在不受山洪、滑坡和危石威胁的地方,宜设在偏僻地带,并保持干燥、凉爽。
二、人员及证件办理爆破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必须挑选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身体健康,无不良记录,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员工,并经公安机关培训、考核合格后担任爆破器材保管员,每个爆破器材仓库不少于3人。
设物部负责办理爆破器材的“储存许可证”和“使用许可证”,施工现场建立临时储存室或设防爆箱临时存放时,也必须报当地县(市)公安局批准。
三、库房要求(一)仓库四周应以刺铁线或砖石作围墙,其高度不低于2米,围墙到最近库房距离不小于5米,库区内应保持清洁,无杂草,无易燃物;库区内必须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并应保持完好和有效,其保管员均应熟悉使用方法。
(二)库房宜为平房,地面必须平整无缝,库内净高不得低于3米;库房门必须是双门双锁结构;外门必须有一层外包铁皮,窗、门应向外开启。
库内必须有温度计和湿度计。
(三)爆破器材库的照明、通讯、防盗和防雷装置1、库房内不能安装灯具,宜采用自然采光或在库外安设探照灯进行投射照明,灯具距库房的距离不应小于3米。
2、采用移动式照明时,应使用防爆手电筒或手提式防爆应急灯,不应使用电网供电的移动手提灯。
3、值班室设与安检部和设物部的直通电话。
4、库区应安装独立避雷器,冲击接地电阻检测不应大于10Ω,电阻应进行定期检测。
5、库区内必须设防盗报警装置,并保持24小时正常运行。
四、爆破器材验收与存放(一)采购的爆破器材在入库前必须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入库。
爆破器材必须按性质分类分库存放,每个库房的贮量不得超过其设计容量,严禁超量储存。
(二)库内温度控制在15~30℃,相对湿度控制在45%~70%之间;必须经常测定库房的温度和湿度,经常检查库房的情况,发现炸药吸潮结块,应及时处理。
(三)库内爆破器材的堆放规定1、炸药垛高不应超过1.8米,纸箱不高于1.5米;一般每垛不应多于5箱,堆垛之间留有通道,距库墙不小于0.2米,底部应垫高0.2~0.3米。
2、按不同品种、有效期分别堆码,并对品名、规格、箱数、生产日期、生产厂家、入库日期进行严格标识。
3、雷管、导爆索的堆放高度不应超过1.6米;电雷管必须放置在保险箱内存放;置放雷管时必须铺设胶质皮垫,码放整齐,不准超量。
五、爆破器材的使用(一)申请1、由各工区主任或副经理书面委托爆破工为爆破器材领取人员。
若有分包方时,必须将其法人代表的书面委托书原件、(过程中若需更换领用人员,需提前向设物部门提出人员变更申请)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及爆破器材领取人员爆破证原件及身份证复印件等资料报项目设备物资部备案。
设备物资部将委托书、爆破证(含其他爆破作业人员)的复印件分别交安检部和看守房各一份。
(“爆破器材领用委托书”见附件1、2。
)2(附件3),经各岗位签字确认后到爆破器材仓库进行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