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法第一章
(二)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1.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包办婚姻:婚姻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包括父母)违反婚姻自由原则, 在完全违背婚姻当事人意愿的情况下,强迫其缔结的婚姻。 买卖婚姻:指婚姻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包括父母)以索取财物为目 的,包办、强迫他人缔结的婚姻。 法律后果:对干涉婚姻自由尚未使用暴力者,应进行批评教育; 对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按《刑法》257条的规定处两年以下有 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 期徒刑。 对于买卖婚姻中第三者索取的财产应予以追缴没收 。
家庭 根本 大法
课程简介
基本内容:婚姻法学,继承法学 教学安排:授课32学时 婚姻法22学时,继承法10学时 成绩评定: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考试成绩
“北大法宝”数据库 (全库) / 包括:中国法律检索系统、英文法规数据库、司法案例数 据库、法学期刊数据库。
社会上流传的民谣,形成错误的导向。
第三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4)司法实践中处理重婚问题应注意的事项: A、程序上 先刑后民 B、诉讼主体 自诉、公诉 C、对几种情形的认定问题 ▲自然灾害外流而重婚的; ▲被拐卖而重婚的; ▲反抗包办、买卖婚姻或长期受虐待出逃而重婚 的。
2.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案情介绍: 单某的妻子是县委的领导,工作忙,难得 顾及家务和单某的生活。日子一长,单某和妻 子之间的感情就变得很淡薄。2005年7月,单 某和同学聚会,遇到了刚刚与丈夫离婚刘某, 刘某也了解到单某与妻子感情不好。后双方多 次约会,两人的婚外情发展很快。两人去风景 区郊游,谎称是夫妻,在旅馆开房间住了一星 期。回家后,单某的妻子对于单某一星期的 “出差”很怀疑,于是通过到单位调查以及核 对单某的车票后发现了单某与刘某的私情。于 是向法院起诉离婚,并向检察院控告单某和刘 某有重婚的行为,重婚是否成立?
(1)按其调整对象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广义的婚 姻法和狭义的婚姻法; (2)按其规范的编制方式与命名不同,又可分为形 式意义的婚姻法和实质意义的婚姻法。
(二) 我国婚姻家庭法的概念
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家庭关系法律规范的总和。
包含以下含义:
1、婚姻法是一种法律规范
2、婚姻法以婚姻家庭关系为调整对象
3、婚姻法对婚姻家庭关系具有规定和调整作用
(二)对偶制 是指成对的男女在或长或短的时期内, 过着相对稳定的配偶生活的婚姻形式。对 偶婚制存在于原始社会晚期。
纳西族阿注婚姻
(三)一夫一妻制
即个体婚。所谓一夫一妻制,是指一 男一女结为夫妻的婚姻制度。
一、婚姻家庭法的概念
名称:
第二节 婚姻家庭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婚姻法的名称和形式
婚姻法、家庭法、婚姻家庭法和亲属法。 形式:
(二)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
1、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 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 容的合法结合。 婚姻是否可以设有效期?
欧洲的:“合同婚姻”、“宾客婚姻”。爱尔兰
2、家庭:是共同生活的,其成员间互 享法定权利、互负法定义务的亲属 团体。
二、婚姻家庭制度的起源
(一) 群婚制 是一群男子与一群女子互为夫妻的婚姻形式。 群婚制存在于原始社会初期和中期 , 它经历了两 个发展阶段: 1.血缘群婚制:血缘婚是指同辈男女之间可以互 为夫妻。 它是人类婚姻的第一个形式,也是群 婚的低级阶段。 2.亚血缘群婚制:它仍然是同辈分男女之间的集 团婚,但它排除了同胞兄弟姐妹间通婚的权利。 是群婚制的高级形态。
第一章
婚姻家庭法概述
第一节 婚姻家庭和婚姻家庭制度
一、婚姻、家庭的概念 (一)婚姻、家庭的一般概念 1、婚姻:
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 结合。
(1) 合法性。 (2)男女两性。
对同性恋的态度(外国立法、医学观点、我国立法)
(3)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 (4)一夫一妻 12。
1989年丹麦通过了《民事结合法》成为 世界上第一个承认同性伴侣关系的国家,这 样的婚姻称为“登了记的伙伴婚姻”。 2000年德国颁布了《生活伴侣登记法》 即同性婚姻法 2005年西班牙众院通过议案,允许同性 结婚。 美国大约10%的人是同性恋或双性恋
案例2: “一夫同日娶两妻”能否认定重婚 男:陈世君,28岁,广西东兴镇人; 女:叶芳,26岁,海南人; 女:戴俊,22岁,湖南人。
(3)重婚的法律后果: A、民事上: a、重婚无效 b、离婚的法定理由 c、无过错方可以提出离婚过错赔偿。
(3)重婚的法律后果: B、刑事上: 《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 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 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行政上: 国家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1)概念 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 稳定地共同居住,又称为姘居。 (2)法律后果 离婚的法定理由;对方可以提出离婚过错赔偿。 (3)适用这一规定应当注意的问题: 第一,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与重婚的区别。 第二,与事实婚姻的区别。 第三,与通奸、卖淫嫖娼等行为的区别。 通奸、姘居和重婚三者之间的关系。
2、家庭:
是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 组成的亲属团体和生活单位。
家庭功能的改变: 表现在家庭生产、生育等功能的减弱,消 费功能的增强 。家庭的很多功能已经社会化; 而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也冲击了家庭的生 育功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养老似乎已成 为社会的责任。 西方社会已经走过了一条由重视家庭及其价 值——鄙视、厌倦家庭——正在回归家庭的 道路。
(一) 一夫一妻制的概念 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个体婚姻形式。 (二) 禁止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 1 .禁止重婚 (1)重婚的概念: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 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仍与之结婚的违法行 为。
当 事 人 甲 重婚 重婚
乙
初婚
受害人
(2)重婚的两种形式: A、法律上的重婚—登记 B、事实上的重婚—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 事实婚与登记婚交叉的几种情况: 登记婚+登记婚 登记婚+事实婚 事实婚+事实婚 事实婚+登记婚 1、对于1994年2月1日以前形成的事实婚在先的, 不论其后的是登记婚还是事实婚,均构成重婚。 2、对于1994年2月1日以后形成的事实婚在先的, 不论其后的是事实婚还是登记婚,均不构成重 婚,因为前一婚姻关系是无效的。
我国1979年旧刑法第一百六十条规定: “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 其他流氓活动,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的, 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我国于2001年4月在新版的《中国精神障碍 分类与诊断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同性恋不是 病态。
广州的“人民公园”是广州乃至珠三角最大的同性恋聚 集地。他们管这样的地方叫“渔场”。
案例1、代替他人登记结婚,其后自己与别人结婚是否构成重婚?
张芬、张芳系同胞姐妹。2001年5月张芬(21岁)经人 介绍与某厂工人陈某相识后确定恋爱关系。同年10月, 张芳(18岁)在舞会上与某银行司机董某(22岁)相识, 董某即多次邀请张芳同去跳舞、看电影、乘车兜风等, 二人于同年12月正式确立恋爱关系。2002年春节期间, 董某与张芳乘张父回老家之机,在张家同居,致张芳怀 孕。此事被张的父亲察觉,张父便要他们尽快结婚。当 时董某所在单位正在分配住房,按董某的条件,如果领 到了结婚证,便可分得一套二室一厅的住房…… 02年3月26日张芬亲自到董某的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 机关办理了结婚登记。同年4月2日,董某与张芳公开举 行了婚礼。婚后二人即搬进了董某分得的住房,以夫妻 关系同居生活。03年2月生一女孩。 02年9月张芬与陈某共同到陈某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 办理了结婚登记,领取了结婚证,并于当年国庆节举行 了婚礼。
买卖婚姻与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区别: 1、婚姻的基础不同: 前者非自愿,后者是自愿的; 2、主体不同: 前者是第三人,后者既可以是婚姻当事人,也 可以是第三人; 3、法律后果不同: 前者是无效婚姻,后者婚姻关系具有法律效力, 是合法婚姻。 4、财物的归属不同: 前者上缴国库,后者返还当事人。
二、一夫一妻制原则
(二)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 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2.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 是指婚姻当事人一方(或其父母等第三人) 向对方索要一定的财物,以此作为结婚条件 的违法行为。
案例分析: 孔某(男)与吴某(女)于2007年经人介绍,建立恋 爱关系。2008年10月,两人经双方父母同意订婚。 订婚时,吴某的父母向孔某及其父母索取现金5万 元。吴某向孔某索取高档衣物、首饰等共计2万元。 订婚后,吴某及其父母又陆续向孔某及其父母索取 各种财物,共计3万元。两人于2009年8月结婚。结 婚后,吴某与孔某经常因为小事发生争吵,夫妻关 系恶化。双方父母多次予以劝解,均未能让两人的 关系好转。2009年11月,吴某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 孔某表示同意,但要求吴某及其父母归还在订婚期 间索要的财物共计人民币10万元。法院应如何审理?
婚姻家庭法学
人生路上有许多抉择,最重要的有三种:
1 2 3
职业的 抉择, 被称为 暂时大 事
信仰的 抉择, 被称为 永恒大 事
婚姻的 抉择, 被称为 终生大 事
幸福的婚姻关键不在于找到一
个完美的人,而在于找到一个 人,然后和他(她)一起努力 建立一个完美的关系。
婚姻家庭法的地位
律师的 法律服 务市场 (离婚、结婚)
李银河推测我国同性恋有3900-5200万。 中国卫生部调查显示处于性活跃期的中国男 性同性恋占男性人群的4 %左右,以此估计中 国约有1000万以上的男同性恋。
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5.6-1939.9.23), 犹太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 及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 学派的创始人。 著有《性学三论》、《梦的 释义》、《精神分析引论新 编》等。 他认为同性恋不是疾病,而 是性角色认同的“到错”。 1973年 《美国精神病诊疗 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