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创企业融资时如何估值

初创企业融资时如何估值

初创企业融资时如何估值
二、具体的估值方法
曾经有人总结出了“十八种估值法”,但是这些在现实中能真正运用到的却非常少,也有很多不符合中国创业环境的。

本文给出的为现实中被采纳最多的三种估值方法。

1、博克斯法
这种方法是由美国人博克斯首创的,他把初创企业所做出一些成果用金额度量。

对于初创期的企业进行价值评估的方法,典型做法是对所投企业根据下面的公式来估值:
一个好的创意100万元
一个好的盈利模式100万元
优秀的管理团队100万-200万元
优秀的董事会100万元
巨大的产品前景100万元
2、风险投资家专用评估法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如果对企业未来价值估算准确,对企业的评估就很准确,但这只是如果。

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比较复杂,需要较多时间。

具体做法:
(1)用倍数法估算出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价值。

如5年后价值2500万。

(2)决定你的年投资收益率,算出你的投资在相应年份的价值。

如你要求50%的收益率,投资了10万,5年后的终值就是75.9万元。

(3)现在用你投资的终值除以企业5年后的价值就得到你所应该拥有的企业的股份,75.9÷2500=3%。

3、风险因素汇总估算法
风险因素汇总估算法也是美国一种常用的估值方法。

它需要考虑到一系列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所以这不是个单一元素估值方法。

这种方法促使投资人将12种风险考虑进去,包括:管理风险、企业现在的发展阶段、政治风险、制造风险、销售风险、融资风险、竞争风险、技术风险、诉讼风险、国际风险、声誉风险以及可能的退出渠道。

在考虑时,分别根据每个风险的不同程度打分,分为:+2,+1, 0,-1,-2(数值越大表明风险越低)。

得出的总数乘以25万美元,再加上企业所在地区的平均交易前估值,就得出该初创企业的估值了。

三、初创企业估值范围及投资人占股比例
天使投资家投资的传统企业的价值一般为200万-500万,这是有合理性的。

如果创业者对企业估值低于200万,那么或者是其经验不够丰富,或者企业没有多大发展前景;如果企业估值高于500万,那么由500万元上限法可知,天使投资家对其投资不划算。

但互联网企业发展迅速,更有可能迅速公开上市,在对互联网企业进行评估时,天使投资家不能局限于传统的评估方法,否则会丧失良好的投资机会。

考虑到互联网企业的价值起伏大的特点,即对初创期的企业价值评估范围由传统的200万-500万元,增加到200万-1000万元,现在许多天使把上限提到2000万。

创业者需要弄清楚要给投资者多少股权。

它无论如何不可能超过50%,因为这将使创始人失去动力。

同样,它也不能是40%,因为这样留给下一轮投资者的空间就很小了。

如果创业者得到一大笔种子资金,30%将是合理的。

一般来说相对小额投资,创业者给出5-20%的股权,具体比例取决于估值。

四、创业者需要高估值吗?
很多创业者希望在天使轮就拿到一个比较高的估值。

实则不一定。

当在种子这一轮得到一个高估值,下一轮就需要更高的估值。

这意味着在两轮之间需要增长非常多。

一个经验总结是,在18个月内创业者需要证明业务规模增长了十倍。

如果做不到,要么接受通常是很不利的条款来进行一次低估值融资,要么就等着耗尽现金后关门大吉。

听律师跟你说:创业公司融资关键条款的法律分析
陈达飞2014-09-21标签: 法律条款融资条款
口述| 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达飞
文字整理| 颖新
今天我们从法律角度讲讲尽职调查、谈判、交割等事项,以及投融资的一些关键条款。

在一个普遍缺乏诚信的社会,诚信反而会显得很值钱。

所以如果各方在早期协议过程中,每一个条款都读懂、签好并按照条款去执行,效率反而会更高,否则可能发生扯皮现象。

先说尽职调查。

本质上,尽职调查的目的是发现公司运营中的各种瑕疵,然后及时纠正。

大家都理解创业者创业前三年公司的主要任务就是生存,所以某些方面做法可能存在一些瑕疵,这很正常。

尽职调查了解的主要是涉及法律责任的某些问题,相当于做一个全面体检,体检完之后知道自己毛病在哪儿,该吃什么药。

我们说拿到投资人的钱,对创业公司来说它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但运营成本会提高,要更加正规化地来操作。

这个创业者要有所准备。

可能创业者在与投资人聊时会更多展示自己迷人的一面,但到了法律阶段,讨论公司业务时要尽量诚实,坦承你有瑕疵的一面。

这实际是给自己一个安全的底线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假如你把自己说得太神了,法律文件上会作为一个违约证据,所以创业者这里要很小心。

谈判、协商、签署合同时,会涉及到你如何理解这些条款,如何确保这些条款对自己将来应用或者运作资本不会造成大的障碍。

建议这时请一个律师。

他能从专业角度读懂条款,且知道条款背后的理由是什么,哪些可以取舍。

合同文本章程可能有四五十页,但并不是每条都要去谈。

这里要提醒创业者,不是投资人有什么权利,你就相应有什么权利,这个概念一定要清楚。

别忘了,投资人给你的是真金白银,而你给的是一些承诺。

所以会有不一样。

有些条款,主要看下是不是市场上合理的条款就可以。

谈判过程就会顺利得多。

交割。

交割业务就是说尽职调查当中发现瑕疵要按协议去纠正,比如说按协议条件要求创业者完成20件事,完成了,投资方就给你资金。

当然其中也有很多细节。

还是建议创始人负责签字就好。

为什么呢?比如你是一家快速增长的企业,要做一个海
外架构,没三个月不可能完成。

那这三个月时间,企业估值可能会涨很多,业务会增长,如果你花太多精力在这里,可能就会错失一些机会。

创始人还是要集中精力在自己业务上面。

交割的后续业务,刚才说创始人要完成20项,要花可能六个月到一年时间,怎么办?比如我先完成10项,剩余10项在一定时间内完成。

这样做,第一,可以让钱尽快进来帮你发展业务,第二,可以争取更多时间去办理该办的事。

还有一些关键条款,比如清算优先权,什么意思呢?比如在TMT领域经常看到某个公司发生清算,投资人可优先拿回是他的成本1倍或者1.5倍的钱,加上没有分配的股权。

关键是,清算不是只有公司破产才清算,这条款厉害的地方在于,公司卖掉以后,也做清算。

就是当创始人公司卖了很多钱时,投资人还要过来跟你分钱。

所谓清算优先,真正破产时是没有意义的,因为破产时并没有钱,投资人再优先也没用,问题比较大的是在公司卖掉时。

再讲下回购权。

投资基金寿命是有限的,一般是七年。

如此期间公司上市,皆大欢喜。

如果上不了市,有可能要求回购。

回购通常也是1〜1.5倍这个区间,再加上已宣布但未分配的股权。

这里创业者要注意的是,回购义务仅限于你的公司,与创始人个人资产无关,这点一定要坚持。

不过很少有股东行使这个权利。

如果企业做得好,即使因种种原因没上市,一个正常的投资人也不会要求回购,因为回购价格不高,五年1.5倍投资回报率是失败的。

最后说下创始人的股份受益书概念和员工期权。

这非常关键。

比如一家刚创业半年的公司,投资人说给创业者500万美元,我占20%,那你占80%,而你投了多少钱?300万美元,按1.5倍回报率算,现在一下就变成2000万美元了。

但这80%给你的条件是,你要任期4年。

如果你在期间不干了,就拿不到这些股份,而我可以以极便宜的价格买它。

员工期权也很关键。

怎么讲呢?TMT行业的创业,往往需要众多优秀人才,但创业公司通常现金不够,所以创始人只能画一个很大的饼来承诺,而这个饼就是靠期权来画的,通常10%〜15%是市场的一个标准比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