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常见病
来源:平湖科技信息网发布时间:2004-11-4 15:08:00 浏览:[1186]
高血压
高血压防治知识手册
什么是高血压?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高血压是收缩压≥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90毫米汞柱。
·高正常血压是收缩压在130-139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在85-89毫米汞柱,也就是血压偏高了。
·理想血压是收缩压<12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80毫米汞柱。
高血压分哪几类?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原因不明的高血压,占90%以上。
目前尚难根治但能被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血压升高有明确的病因,占5-10%。
这种高血压可能是由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肿瘤或增生和其它原因所致。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过量摄盐、吸烟、超重、酗洒、缺乏锻炼、精神紧张等因素有关。
高血压有哪些危害?
高血压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它又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和相关疾病的发生。
最常见的如:脑中风、心肌梗塞和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患者有哪些症状?
病例一:张先生由于平时口重,喜欢吃咸菜,逐渐出现头昏、头痛、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工作效率不高,去看神经内科检查发现高血压。
病例二:李先生由于活动少,过量饮食饮酒,出现体重增加,因胸闷、心悸在心内科就诊时发现高血压。
病例三:王小姐在一次感冒着凉后出现发热、血尿、少尿、浮肿,在内科门诊发现高血压。
病例四:刘先生平时工作任务多,压力大,吸烟、高酯饮食,但无任何不适,家属劝他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到医院检查。
他却因无任何不适和工作忙未听,有一天在工作中突然头痛,右半身活动不灵,说话口齿不清,被送往医院诊断为急性脑出血,高血压3级。
从上看出,高血压可有不同的原因和疾病引起,也可有不同的症状或无任何不适。
得了高血压该怎么办?
得了高血压后一定到医院找医生诊治。
● 找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 查清楚有无高脂血症和糖尿病
● 查清有无心脑肾损害或相关疾病
● 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
● 规律服药,平稳降压
● 掌握高血压防治知识,自觉防治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应坚持怎样的生活方式?
医学研究证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不仅能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发展,而且是治疗高血压的措施。
适宜做的事情:跑步、打球、游泳、打太极拳等运动项目。
不宜做的事情:打麻将、吸烟、睡懒觉
适宜吃的食物:新鲜蔬菜、淡水鱼、牛羊肉等。
不宜吃的食物:动物内脏、盐腌制品等
高血压患者服药需注意什么?
1、降压不宜过快过低,以避免心脑供血不足的加重,若非急症,应在数日数周或数月内逐渐降低为好。
2、不要自己随便换药、加药或突然停药。
3、坚持服药,维持血压平稳。
4、避免其他因素影响(如大量饮酒等),以提高疗效。
高血压患者血压降到多少合适?
由于高血压治疗是保护心脑肾,那么血压降到多少能达到这个目的,一些专家们进行了长期观察与研究,当血压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时,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才最低。
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还应该控制得更低一些血压<130/85毫米汞柱。
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血压应该控制在125-130/75-80毫米汞柱以下,才能延缓肾功能损害的发展。
血压降不下来怎么办?
如果应用了3种以上的降压药物后,血压仍不能控制在140/90以下,可能有如下原因:
1、病人仍然高盐,过量饮食,吸烟或服用某些药物;
2、抗高血压药物选择不合理;
3、有一些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尚未诊断出来;
4、高血压肾脏损害影响高血压治疗。
那么对于血压控制不下来的患者一定要找医生分析原因,针对上述情况,做相应的处理。
如果血压还不能控制,应合理调整降压药物,包括:(1)几类药物联合应用;(2)合理调整利尿剂的应用。
血压控制不稳定怎么办?
血压波动大,俗称不稳定,不仅引起病人一系列症状,而且易诱发心脑血管急症发作。
血压不稳可表现为:清晨、下午、晚上或夜间血压高,或血压波动大。
造成血压不稳定的原因,要同时考虑两个方面:(1)没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2)使用了短效降压药。
那么如何使血压稳定呢?
1、推荐长效降压药物;
2、按血压波动规律服药;每天的第一次降压药物在起床(6点至7点)时服,如果是中效降压药物,第二次就应在下午4-5点服用。
为什么高血压要长期治疗?
我们平常所说的高血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
由于病因尚无法确定,故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种能彻底治愈高血压的良方,对高血压的治疗基本上是对症下药。
因此即使血压降到正常也并不意味着就治好了高血压,而需要终生坚持治疗,控制血压,避免发生脑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并发症。
中风
什么是中风?
中风又称卒中,医学上叫脑血管病,它分为两类,一类是脑血栓形成,一类是脑出血。
人脑的动脉血管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堵塞,血流中断,使该血管支配的脑组织失去血液供应而坏死,并产生相应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等,医学上称之为脑梗死,也叫脑血栓形成。
脑动脉血管由于某种原因破裂出血,血液流入到脑组织中形成血肿,同样造成脑组织坏死,也可产生以上症状与体症,医学上称之为脑出血,也叫脑溢血。
60%以上的中风是由高血压引起的。
冠心病
什么是冠心病?
当冠状动脉,也就是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发生明显的粥样硬化性狭窄或阻塞,和/或在此基础上合并痉挛、血栓形成等而造成管腔部分或全部阻塞,造成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或梗塞坏死时就导致了冠心病。
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冠心病的概述
冠心病是中老年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且以脑力劳动者为多。
冠心病的病因为冠状动脉(给心肌供血的动脉)粥样硬化,它是在精神、饮食等因素的作用下,经过十几年至几十年的时间逐渐形成的一种器质性的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在疲劳,饱餐,情绪激动,受寒等外因作用下,使心肌缺血缺氧即发为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等。
冠心病的治疗
根据病情缓、急的不同,冠心病的治疗分为急性期治疗和缓解期治疗。
1、急性期治疗:当心绞痛、心肌梗塞等病症发生时,应立即服用急救药物并即刻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急救药物如速效救心丸等,应常备在身。
2、缓解期治疗:由于冠心病病因复杂,病情严重,非一朝一夕所能治愈,患者应根据病情的不同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降低血脂,扩张血管增强冠脉血流量的药物以减轻多年形成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从而减少和抑制冠心病的发作。
冠心病发作的应急处理
冠心病发无定时且病情严重,常危及人的生命安全,发病后,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及时服用急救药物并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否则,由于长时间的供血不足,造成心肌缺血,坏死或心脏破裂就会导致死亡,据有关资料表明,发病后由于未及时服药抢救而导致的冠心病死亡率为30%以上,因此,冠心病发作后的应急处理对于患者十分重要。
如病人突发左前胸或胸骨下剧烈疼痛,并放射至左肩、臂,甚至面色苍白、冷汗淋漓、心律不齐时,一定要保持镇静,并安静平卧,同时迅速服用急救药物,如速效救心丸等,以控制病情并送往医院,为抢救提供充足时间。
肾功能衰竭
什么是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衰竭又叫肾功能不全,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进行性肾损害,致使肾脏不能维持其基本功能,如:不能将体内的代谢废物排出,无法调节水盐平衡等,临床上表现为少尿、无尿和各系统受累等。
肾功能衰竭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就是高血压,它的发生与进展同血压高度及病程长短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