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PT200-330M-6S汽动锅炉给水泵维修说明书

--HPT200-330M-6S汽动锅炉给水泵维修说明书

HPT200-330M-6S/22A汽动锅炉给水泵维护说明书目录1范围 (3)1.1设备条件 (3)1.2一般大修信息和建议 (3)1.3离开现场的运输 (4)1.4泵大修完成 (5)1.5计划维护 (5)2维修细则 (7)2.1估计质量 (7)2.2接口密封垫 (7)2.3推荐润滑油 (8)3维修过程 (9)3.1维修的准备工作。

(9)3.2检查轴承 (9)3.3检查轴封 (13)4大修 (16)4.1范围 (16)4.2准备 (16)4.3检查和清洁 (16)4.4平衡标记 (16)4.5解体和组装的一般信息 (16)4.6泵芯包–拆卸 (17)4.7芯包–安装 (19)4.8泵芯包解体 (21)4.9检查、更新和修理工艺规程 (22)4.10芯包组装 (24)5联轴器安装和拆卸 (26)5.1安装 (26)5.2拆卸 (27)6推力盘的安装和拆卸 (29)6.1拆卸 (29)6.2安装 (31)7平衡鼓的安装和拆卸 (34)7.1拆卸 (34)7.2安装 (36)HPT200-330ⅠM-6S-00A(1/2) 给水泵总装图HPT200-330ⅠM-6S-00(2/2) 给水泵侧视图HPT200-330-J1-6B-00 芯包拆卸工具HPT200-330-J3-6A-00平衡鼓、联轴器、推力盘拆卸工具HPT200-330-J8-6C-00大螺栓液压张紧装置M64×41 范围本部分介绍了卧式泵维护程序的一般信息和建议。

这些一般性的建议可作为泵维护的导则,有助于实现安全、有效的维护。

同时也提供一个通用的泵组维护计划,在没有特定的现场维护计划时,可以根据要求采用。

维修时必须自始至终遵守工厂安全规程及管理条例。

注:给水泵是整个泵组的一部分,因此,下列说明应和前置泵及其它有关设备的说明一起来考虑。

1.1 设备条件1.1.1 性能记录保持一份书面的设备性能记录。

一份连续的性能记录有助于故障诊断和在将来对泵的运行和维护作出决定。

可以避免长期停机和不必要的费用。

在泵的吸入口和排出口安装压力指示器可提供许多数据,用以进行性能分析。

周期跟踪的振动记录对于诊断过大的振动水平是必须的。

1.1.2 故障诊断在解体前应分析泵的性能。

有些问题有可能不需解体泵就可以得到解决。

性能记录有助于缩小可能的原因,有助于判断问题是机械、水力或系统方面的。

系统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泵吸入系统方面的。

应排除控制系统方面的调整不当。

机械和液压问题经常互相关联,原因的查找比较困难。

参考故障诊断。

1.2 一般大修信息和建议解体在松开连接螺栓或管道接口之前应检查内部是否有有毒或有害介质。

按照现行环境规定收集和处理有毒或有害介质,以防伤害人员或危害环境。

- 在维护前,应确保:- 电源开关锁定在关闭位置。

- 泵在环境温度。

- 泵系统压力已经被隔离。

- 泵已排干和排空(根据情况可拆开疏水塞或打开阀门)。

- 吸入、排出和辅助管道阀门关闭。

- 封堵所有解开管道的管端,以防赃物进入。

- 在解体过程中,对所有拆卸的部件做好标记,以保证更换的部件在同一位置。

- 保护好所有的部件。

将大部件放在保护区域内并用布或塑料包裹。

将小部件和螺栓连接件放在袋子或盒子里,对于装配所需的部件应以标签识别。

- 保护好螺丝接口和螺纹。

- 关于专用工具和设备的特殊要求,参阅各解体/装配部分的有关内容。

在维护前应备齐所有需要的部件。

-检查泵的旋转方向。

注意一些通过螺纹与泵轴连接的部件可能依靠旋转拧紧,其螺纹可能是左旋螺纹。

在泵解体的各个阶段,泵芯包必须充分支撑,以防弯曲和/或损伤部件。

组装当所供的泵和泵组设备适合于在某一规定的有害区域使用时,在维护程序期间的以下行为可能导致原来的有害区域等级不再适用,必须避免:•没有按照 – 泵数据或本程序的具体要求正确地维持壳体 / 叶轮 / 轴承的间隙。

•在组装程序的各个阶段没有使用新的、正确型号和规格的O 形圈、垫片、密封或螺母锁紧装置。

• 轴承维护不当。

• 没有按照制造厂的资料和现行规范重新连接主(吸入和排出)管道。

•没有按照制造厂资料和现行规范将辅助管道正确连接,没有将排气和疏水管道连接到适当的安全位置/容器。

•没有按照制造厂资料和现行规范将电气设备的电源、控制电缆及仪表电缆正确连接。

• 没有按照制造厂资料要求保证驱动设备旋转方向正确。

•没有按照制造厂资料和现行规范正确地安装联轴器短接和联轴器护罩。

- 所有部件必须清理干净,不得有油或赃物。

在组装前建议用技术等级的丙酮清洗加工表面。

在无尘区域内用空气(经过滤、干燥)吹干清洗干净的部件。

加工表面的防锈剂应用适当的溶剂去除。

确保定位止口处不得有涂层。

- 搬运所有部件时必须小心,以防其掉落或遭受其他形式的伤坏。

- 确认套筒和叶轮内孔表面的毛刺或赃物已经清除。

套筒和叶轮内孔必须涂抹防咬合剂,以便于将来拆卸。

- 装配时采用的新垫、密封和O 形圈必须与原来的材料、型号和尺寸完全相同。

安装O 形圈时必须小心,切勿损坏。

- 二硫化钼粉可用作轴润滑剂。

- 用甘油或“太氟龙喷剂”润滑螺纹接口和螺纹。

-如果可能的话,用新的橄榄封堵已经解开的小管道的接口。

在泵组装的各个阶段,泵轴必须充分支撑,以防弯曲和/或损伤轴承。

1.3 离开现场的运输在运离现场之前,所有设备必须完全排尽内部的水,并清理干净。

注意注意1.4 泵大修完成每次大修后,泵应重新调试。

参考—调试和运行1.5 计划维护当所供的泵和泵组设备适合于在某一规定的有害区域使用时,在计划维护程序期间的以下行为可能导致原来的有害区域等级不再适用,必须避免:•没有发现和处理从主(吸入和排出)管道接口至泵壳的泄漏。

•没有发现和处理从辅助管道和相关设备(如机械密封、密封系统、冷却器、仪表)接口的泄漏。

•没有按照制造厂资料维护辅助设备和系统。

参考图纸和文件中的总布置图、剖面图、润滑计划(如果有的话)和其他图纸和文件。

1.5.1 每日检查项目- 对泵组进行“巡视”检查,最好是在泵组运行时,并且:- 目视检查是否设备泄露,或损坏。

特别注意主管道和辅助管道接口,机械密封/ 迷宫密封位置。

修理或报告发现的任何损坏或泄漏。

注:除了日常的目视检查是否有过大的外部泄漏外,机械密封和迷宫密封不需要日常维护。

如果泄漏过大,应停泵修理或更换密封。

- 检查所有的指示仪表是否工作正常、读数正确。

如果读数不正常,报告发现的缺陷并查找原因。

- 如果采用自持式轴承润滑油系统,检查常位油箱中的油位–按要求加油。

记录加油量,以便判断油的损失/ 消耗是否过大。

-检查是否有不正常的噪音或噪音等级。

报告或查找不正常的噪音或噪音等级的原因。

-如果适用的话,检查滤网压差。

-如果适用的话,检查外部公用供应系统(空气、水等)。

- 保持泵组周围环境整洁。

清除油迹。

1.5.2 每周一次的检查- 如果采用外部轴承润滑油系统,参考润滑油系统的资料。

如果没有计划维护资料,按以下方面考虑:- 检查润滑油箱中的油位–按要求加油。

记录加油量,以便判断油的损失/ 消耗是否过大。

- 检查润滑油滤网的情况(如果可能的话,检查差压表)。

当采用双支滤网系统时,需要时切换到清洁的滤芯。

污染的滤芯必须更换或清洗。

记录滤芯的更换,以便判断是否有过大的滤网堵塞,这可能表明轴承或润滑油系统有问题。

- 记录所有指示仪表的读数(这有助于了解读数的不断变化,有助于判断泵组运行期间出现的问题)。

- 试运转备用泵,以确认可随时启动。

1.5.3 每月一次的检查- 检查温度和振动等,并与参考记录比较,判别其数值是否正常-检查联轴器护罩是否牢固。

设备运行时不要检查联轴器护罩是否牢固。

1.5.4 六月一次的检查- 如果采用外部轴承润滑油系统,参考有关润滑油系统的资料。

如果没有计划维护资料,可考虑对油箱中的润滑油进行取样化验(或者,每2,500运行小时)如果化验结果表明油的品质降低,应更换润滑油系统油箱中的油。

- 检查驱动联轴器的对中。

- 对照参考数据检查泵的性能。

- 检查所有部件的涂漆是否有损坏,必要时补漆。

如果发现生锈的部件,应将生锈的部位清理干净,然后重新涂漆。

- 不涂漆金属部件也需检查是否生锈。

如果发现生锈的部件,应将生锈的部位清理干净,必要时涂抹保护膜。

1.5.5 每年一次的检查- 如果采用外部轴承润滑油系统,参考有关润滑油系统的资料。

如果没有计划维护资料,可考虑更换润滑油滤芯。

- 检查所有压紧式螺栓是否紧固(或者,每8,000运行小时)。

2 维修细则2.1 估计质量部件质量(kg) 泵总体(无水、不包括泵座) 6850芯包3750转子394大端盖1140轴承支架(自由端) 125轴承支架盖(自由端) 120轴承支架(传动端) 39轴承支架盖(传动端) 38进口端盖525首级泵壳145第二级泵壳108第三级泵壳108第四级泵壳108第五级泵壳108泵轴227首级叶轮20.5次级叶轮(每个) 19导叶(每个) 28末级导叶100平衡鼓27.82.2 接口密封垫2.3 推荐润滑油给水泵的轴承润滑油由偶合器供油的润滑油系统供应,推荐使用N32透平油。

3 维修过程3.1 维修的准备工作。

在开始任何一种维修作业之前,必须按下列步骤隔离给水泵:(1) 切断电机电源及润滑油系统电源;(2) 切断所有仪表的电源;注意:隔离给水泵组时,应参见系统的操作说明和偶合器操作说明。

(3) 检查泵组的进、出口阀和再循环的进、出口阀是否关闭;(4) 切断冷却水源;(5) 关闭中间抽头阀门;(6) 打开放水阀和排气管,放空筒体内的水;(7) 进行任何维修之前,必须保证泵壳内已无压力。

3.2 检查轴承在不拆出芯包的情况下,因现场检查或更换轴承而拆卸轴承时,采用以下说明的步骤:3.2.1 传动端径向轴承3.2.1.1 解体(1) 参考–联轴器安装和拆卸,拆卸联轴器短节和泵侧半联轴器对轮。

(2) 解开并移走轴承室上的所有仪表,并将它们存放在安全的地方。

(3) 将轴承室内的残油排至一个合适的容器内。

(4) 小心地解开并移走轴承室上的辅助管道。

封堵管口以防赃物进入。

(5) 如果适用的话,拆卸锁紧螺丝并移走安装板。

(6) 拆卸轴承室上半部的螺塞,并安装上吊环螺栓。

在吊环螺栓上系上合适的吊链,并系在合适的起吊设备上。

操作起吊设备,拉紧吊链使其承担轴承室的重量。

(7) 拆卸轴承室水平结合面处的定位销,拆卸锁紧螺母。

(8) 拆卸连接轴承室上半与进口端盖的安装螺丝。

必要时用顶起螺丝松开上半部轴承室。

注:如果安装了温度检测器接线,在拆卸轴承室上半时应多加小心。

(9) 小心地将轴承室上半提起,使其离开轴承室下半,并将其放在平整的表面上,用布垫好以保护加工面。

移开起吊设备。

(10) 检查用于回装的配合标记,然后拆开上半部径向轴承。

用适当的木块轻微提升泵轴(最大0.1 mm ),然后围绕轴旋转下半部径向轴承,将其取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