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一章 压力与应对

第十一章 压力与应对


工作应激的生理症状
• (1)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 (2)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 (3)肠胃失调,如溃疡; • (4)身体受伤; • (5)身体疲劳; • (6)死亡; • (7)心脏疾病;
• (8)呼吸问题; • (9)流汗量增加; • (10)皮肤功能失调; • (11)头痛; • (12)癌症; • (13)肌肉紧张; • (14)睡眠不良
心理的代偿失调
极度应激情境下产生的人格代偿失调类似于生物代偿失调的过程。包 括警戒和动员、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 ① 警戒期:是机体为了应对有害环境刺激而唤起体内的整体防御能力,故也
• •
称动员阶段。 ② 阻抗期:如果有害刺激持续存在,机体通过提高体内的结构和机能水平以 增强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 ③ 衰竭期:如果继续处于有害刺激之下或有害刺激过于严重,机体会丧失所 获得的抵抗能力而转入衰竭阶段。
(三)环境应激源
环境刺激不一定是应激源,只有个体把它看成是紧张因素时才起作用。 所以研究环境应激源的目的不在于消除应激源,二是确定最佳的适应策略, 对刺激做出特殊的应付方式。
• 分类
一、生态的应激源,外界物理环境中的刺激,如 冷和热、污染、射线、噪音。
在三里岛核污染事件中,2号反应堆失灵,具有放射 性的气体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持续了几天,才被工作 发现。可此时,三里岛周围区域内,各种特称已经是逃离 的逃离,死亡的死亡,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此事件发生后, 三里岛附近居民一直处于应激状态下。事件两年后的研究 发现,三里岛附近居民的心理焦虑大于其他处居民的,三 里岛附近居民的肾上腺素水平大于其他处居民的,三里岛 附近居民的生理病症大于其他处居民的。
应激源持续和严重时,机体的整合功能减弱,代偿失调,对各种疾病易感, 严重时会死亡。 应激反应可以提高我们的能力,但是严重时带来效率减低、适应功能耗尽、 系统损耗,甚至是死亡。
严重应激的结果
• 一、适应功能减弱 • 生理上——削弱机体对病毒入侵的抵抗能力 • 心理上——恐惧使认知范围缩小变得死板,无法认清事实,甚至想自杀。
动员阶段。 ② 阻抗期:如果有害刺激持续存在,机体通过提高体内的结构和机能水平以增 强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 ③ 衰竭期:如果继续处于有害刺激之下或有害刺激过于严重,机体会丧失所获 得的抵抗能力而转入衰竭阶段。

• 该理论的优点是:一、使用生理参量(如肌肉紧张度、呼吸模式、心血管状况)
作为应激的客观指标,具有信度和效度;二、情绪既是心理活动,也有生理变 化,探讨应激反应中的生理变化是揭示应激和健康关系的突破口。
• 另一类是外显的心理因素。指意识水平的矛盾冲突。
• 霍尔姆斯和瑞赫研究社会性应激源,指出在生活历程中,当人们必须做出某种
重大的的内在心理调整以适应某种外部变化时,其患病几率将相应地上升。
• 我们将这些生活变化引起的应激称为生活应激。 • 生活应激的程度随时间而变化,个体间有很大差异。
其它应激源
• 塞里认为,每一种疾病或有害刺激都有这种相同的、特征性的和涉及全身的生 •
理生化反应过程。也就是说,在各种不同的严重干扰性刺激下,个体会通过一 些非特异性的反应过程来适应,而与刺激种类无关。 机体在这些刺激作用下出现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stress),将这种非特异 的反应称为“一般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职业能量耗竭
• 不良的应激因素引起恐惧、焦虑、抑郁,以及疲劳、厌怠、认知能力减低
等。如果应激因素持续不断,个体难以忍受就会出现消极回避和绝望的情 绪。这就是能量耗竭的综合征。 对耗竭的解释认为:由于外界对个体的能量和资源的要求过度而出现 的特殊机能障碍。
• 它的直接意义是燃料烧尽而燃烧未止。 • 耗竭的表现从躯体到心理调节的能量都有损耗。疲劳、失眠,食欲不振,抗病
• 但是忽略了心理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是它的不足。
(三)应激的CPT模型
• 20世纪60年代,一些心理学家提出认知评价在应激中的重要性指出,应激的
发生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而是发生于个体察觉或估价一种有威 胁的情景之时。此后的进一步研究应对方式在应激过程中的重要性,形成了所 谓的认知应激作用过程理论。
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危机,对家庭造成突然的撞击,人们无法顺应,往 往导致出人意料的悲剧。如洪水、火灾、地震等导致丧失房屋或家庭。
• 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应对策略对于家庭应激很重要。 • 社会支持网络能够发挥很好的减缓家庭危机的作用。
• 核心小家庭亲戚疏远,可以建立自助小组,给家庭应激中的成员提供帮助。
工作压力导致胃痛,“胃好疼!” 工作压力会导致头痛,“头痛啊!” 工作压力使人无法入睡,“计划该怎么写呢?” 老板的批评吓得人出汗,“还想不想干了!”
工作应激的行为症状
• (1)拖延和避免工作; • (2)表现和生产能力降低; • (3)酗酒和吸毒; • (4)工作完全被破坏; • (5)去医院的次数增加; • (6)为了逃避,饮食过度,导致肥胖; • (7)由于胆怯,吃得少,可能伴随着抑郁; • (8)没胃口,瘦得快;
• 治疗可以在耗竭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开展,主要应用咨询和心理治疗,可进行在
职训练,办讲习班,帮助建立生活计划,评价生活质量水平等,并设法减少个 人和环境的各种不利因素。
• 在上述症状中,对工作不满意是一个症状,这种症状下的个体没有动力去工作,
其他症状发生在逐渐对工作不满的阶段,并因人而异。焦虑、紧张、生气和憎 恨是较常出现的症状,它们发生在个体谋略去纠正应激状态但去失败了以后。
“截止时间就要到了,可我的任务还没完成
呢……”(焦虑) “太难了!”(抑郁) “太不公平了,凭什么他就车接车送的?” (气愤) “又要裁员了,可别轮到我……”(忧郁)
二、偶合或共处的应激源,外来的,非一般环境事件,如车祸。也称“紧 张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的累积会增加个体对疾病的易感性。 生活事件的作用在极大程度上受个人应激的影响,应激是生活事件研究的 中心议题。
• 三、社会应激源
社会地位、工作条件、教育水平、居住地点、生活质量等。
• 四、自我引导应激源
包括生活风格和自愿摄入的各种因素。如A型行为模式是由环境因素和个人 生活特点形成的特殊风格。
能力降低,以及焦急不安、无主动性、厌烦,失望,工作效率减低等。 事故、违章操作、低劣产品,酗酒等的发生率都与耗竭有关。
• 现代最为人们关注的是工业咨询中的耗竭综合症。因为工厂和企业中的缺勤、
• 过分紧张甚至会导致婚姻冲突、家庭破裂,职责动机降低、心身疾病增多;精
神障碍发病,或者出现性格和态度的改变,成为玩世不恭,愤世嫉俗的人。
理紧张的抵抗。
• 历史过久的应激情境即会引起对应激源的病理性过分反应,如极度失望;又会
产生应激源的病理性失去敏感,产生极度冷淡和麻木不仁。
• 三、有机体的损耗
塞利的研究发现,每次应激都会留下持久的痕迹。 持续的应激对导致体内器官不可挽回的病变,产生消化性溃疡、高血压心 脏病、中风等。还会干扰脑功能,思维、情感和整合性行动的能力受损。
• 塞里认为GAS是机体通过兴奋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后来发展为下丘脑-垂
体-肾上腺轴)对有害刺激所做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他将GAS分为警戒 (alarm)、阻抗(resistance)和衰竭(exhaustion)三个阶段。
• ① 警戒期:是机体为了应对有害环境刺激而唤起体内的整体防御能力,故也称 •
(二)应激的反应模型
• 塞里(Selye H通过对病人的观察发现,许多处于不同疾病状态下的个体,
都出现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无力、萎靡不振等全身不适和病态表现,通 过大量动物实验注意到,处于失血、感染、中毒等有害刺激作用下以及其 它严重状态下的个体,都可出现肾上腺增大和颜色变深,胸腺、脾及淋巴 结缩小,胃肠道溃疡、出血等现象。
• (一)职业应激源 • (二)家庭危机和紧张 • (三)环境应激源
(一)职业应激源
•7.角色模糊应激。
•8.人际关系应激。
工作应激的心理症状

(1)焦虑、紧张、迷惑和急躁; (2)疲劳感、生气、憎恶; (3)情绪 过敏和反应过敏; (4)感情压抑; (5)交流的效果降低; (6)退缩和 忧郁; (7)孤独感和疏远感; (8)注意力分散; (9)缺乏自发性和创 造性; (10)精神疲劳低智能工作; (11)在工作中表现出厌烦和不满情 绪; (12)自信心不足。
生物的代偿失调
• 塞里提出的“一般适应综合征”是生物代偿失调的模型,分为警戒
(alarm)、阻抗(resistance)和衰竭(exhaustion)三个阶段。
• 当代偿失调的过程没有全部实现时,有一种维持的特定机制,试图补偿破
坏并重新组织正常的机能运动。
如果应激导致的损害极为广泛,这种恢复过程常是重新组织余下部分 和调动剩余资源。但是,以前整合与机能水平也会永久性地减弱。
(二)家庭危机和紧张
• 组织家庭本身就是为了减少引起个人危机的某些因素,而家庭自形成之时
就开始遇到危机。
• 麦克马瑞认为促成家庭危机产生的事件有:
渐发成熟性事件 消耗性事件 冲击性事件
渐发成熟性事件
• 在家庭生活周期的经历中自然发生的危机或转折。
纵向应激源——由先辈传来的家庭模式、家族的传 统观点、说教,如出身较民主家庭的女孩嫁到较为 传统和专制家庭所承受的压力
还包括价值系统、特殊职业活动等。
自愿摄入的如咖啡、特种茶、特种药物或酒精等。
压力对人的影响
• 躯体方面——肌肉震颤、双手发抖、双腿无力、坐立不安、大量出汗、尿 • •
频、轻度头痛、胸痛、睡眠障碍等。 认知方面——反复回忆失去的亲人和毁掉的家园、注意力不能集中、无法 做判断、云里雾里、回避社交,交流困难、理解能力降低等。 情感方面——焦虑、抑郁、悲伤、沮丧、易发脾气,甚至麻木不仁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