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测方法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测方法

质量控制措施及检测方法32.1 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是按科学的程序运转的,其运转的基本方式是PDCA的循环管理活动,它是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把经营和生产过程的质量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的体系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工程质量的保证。

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控制的质量因素是“人、机、料、法、环”。

质量管理体系是整个工程质量能否加以保证的关键,工程质量的优劣是对项目团队管理能力的最直接的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对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根据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法规,结合工程特点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我公司作为总承包单位将建立覆盖本工程全部施工范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渗透于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以保证切实有效地发挥总承包质量管理的实质性作用,宏观上总揽整个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有效的规范各分包的质量管理体系,有助于其建立科学合理的质量保证措施。

质量管理体系见图32.1-132.1.1 质量管理目标本工程质量管理目标见表32.1.1-1。

表32.1.1-1 质量目标序号项目目标具体内容1 质量等级“合格”标准。

2 创优目标争创春城杯。

争创云南省优质工程32.1.2 质量管理机构本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是在政府质量监督部门、业主、监理、企业总部主管部门监督管理之下,以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质量总监等为实施主体的组织机构,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见图32.1.2-1。

图32.1.2-1 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32.1.3 质量管理职责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行,必须先确保组织机构各部明确分工的同时行使好各自职责,根据以上质量管理组织机构,确定出管理组织机构各部管理职责。

管理组织机构各部管理职责如表32.1.3-1。

表32.1.3-1 质量管理职责序号岗位/部门职责内容1 项目经理项目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工程质量策划和施工组织设计大纲的编制,制定工程质量实施总目标。

2 项目总工程师根据工程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组织专项施工方案、工艺标准、操作规程编制,提出质量保证措施。

负责工程施工规范、规程和标准管理。

3 质量总监由我公司总部直接委派,对工程质量具有一票否决权;参与工程质量策划和质量计划的编制,指导和监督项目质量工作的实施。

贯彻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工艺规程、质量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确保项目总体质量目标和阶段质量目标的实现。

项目经理部业主监理企业总部技术质量部相关部门质量保证计划质量保证体系质量保证措施工程质量产品施工过程施工前控制施工中控制施工后控制图32.1-1 质量管理体系23023132.1.4 质量管理制度总包管理体系要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建立一套与实际工程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以规范体系的运行,而作为管理机构中的每个职能部门都应该很清楚这个制度,作为开展工作的总则。

质量管理制度详见表32.1.4-1。

32.1.5 质量管理流程32.2 质量保证措施本工程施工周期长,分包队伍多,多层次交叉流水作业,成品量大且物资设备种类繁多,总包对分包的质量管理尤显其重要性,总包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效运行才可能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所以作为总包,本单位将通过采取一系列的质量保证措施来加强质量管理,并督促分包建立自身质量管理体系,行使质量管理职责,以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以下将从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施工质量技术控制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控制几个方面来说明总包质量管理的具体措施。

32.2.1 施工质量管理保证措施32.2.1.1 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保证措施1 材料、设备采购控制物资及设备部统一采购施工现场所需的材料、设备,并严格进行质量控制。

采购物资优先在合格供应商名录内选择,如所需材料在合格的材料供应商范围内不能满足,就要对其他供应商进行评审,评审合格后再进行采购。

对供应商的评审建立评审小组,对供应商的能力、产品质量、价格和信誉进行预审,建立材料合格供应商名录。

采购部门负责人定期组织对于选定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审核,如审核中发现不合格的,从材料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除名。

2 工程材料、设备的报批和确认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直接涉及到工程质量。

除业主指定的供应商外,总包单位对工程材料设备实行报批确认的办法,其程序见图32.2.1.1-1。

图32.2.1.1-1 工程材料设备报批和确认程序报批手续完毕后,项目部、业主和监理各执一份,作为今后进场工程材料设备质量检验图32.1.5-1 工程质量控制流程232233的依据。

30.1样品报送3 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程序见图32.2.1.1-2。

图32.2.1.1-2 材料样品的报批和确认程序材料样品报业主、监理、设计院确认后,实施样品留样制度,为日后复核材料的质量提供依据。

4 加强工程材料、设备的进场验证和校验对于进场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验证和检验,其程序见图32.2.1.1-3。

图32.2.1.1-3 进场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验证和检验程序贴有《材料设备取样标签》的取样材料,作为今后材料验收对照的依据。

项目部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全面的验证和检验,拒收与规定要求不符的材料设备,同时对相关的供应商予以警告。

确保使用或安装的设备和材料符合质量规定的要求。

5 标识工程所有材料、设备,保证可追溯性为了保证本工程使用的物资、设备、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质量,防止使用不合格品,以适当的手段进行标识,所有标识均应建立台帐,作好记录、使之具有追溯性。

32.2.1.2 施工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工序的质量保证措施详见表32.2.1.2-1。

234图32.2.1.3-1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流程32.2.1.3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保证措施施工阶段性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并通过这三阶段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进行有效的阶段性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性的质量控制见表32.2.1.3-1及图32.2.1.3-1。

32.2.2 施工质量技术组织保证措施总包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质量技术组织控制体系,来引导分包质量技术组织控制体系的建立,并在施工中通过不断的督促其运行。

各分包单位需编制质量计划、专项质量控制方案、技术交底等内容文件。

质量计划是对工程整体质量控制措施一个前期规划,是对之后制订质量措施的一个引导性文件。

专项质量控制方案是针对工程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关键部位和工序作出的一个具体的质量控制指导措施,它必须能突出专业、突出重点,要能通过交底让每一个施工人员了解,从而避免质量问题的出现。

技术交底中也应该针对本专业制订一系列的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在施工过程中的使235用能更好的避免质量通病的发生。

总包对分包的技术交底一般是比较大概,所以技术交底要细化到能有助于质量的控制,需通过分包质量技术口更深入专业地交底给施工人员,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细微质量问题。

下面从技术组织方面对质量控制措施作出阐述。

各分包单位应对以下措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32.2.2.1 技术管理组织控制措施1 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见图32.2.2.1-1。

2 施工质量技术组织控制依据项目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施工过程将采用三级交底模式进行技术交底。

第一级为项目总工程师交底,即项目总工程师给工程质量保证部、技术部和深化设计部交底。

第二级为技术质量相关部门交底,即技术质量部和专业分包管理给各自所辖技术质量专业组交底。

第三级为技术质量专业组交底,技术质量专业组给各专业施工队交底。

32.2.2.2 计量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计量工作在整个质量控制中是一个重要环节,我方将根据GB/T1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对计量器具进行管理,保证计量工作符合国家的计量规定的要求,使整个计量工作完全受控,从而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根据工程需要及时配备工程所必须的测量设备,并能满足预期使用要求。

按要求建立计量器具台帐,并及时上报变动情况; 监管测量设备的选择,制订配置计划并存档。

计量器具控制的工作流程如图32.2.2.2-1。

32.2.2.3 检测、试验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1 检测试验组织机构现场设一个标准养护试验室,现场试验室只进行自检部分的试验和试件的标准养护,施工试(检)验主要由指定的地方实验室完成。

指定的地方试验室主要负责将现场送来的样品保管、试验、出具试验资料及进行现场指导。

技检测试验组主要负责现场材料进货检验、标识、抽样送检及现场质量控制。

检测试验组织机构见图32.2..2.3-1。

图32.2..2.3-1 检测试验组织机构项目部提出需求计划计量员对已有测量器具的性能和数量进行检查配置测量器具编制测量器具配置计划各级计量管理部门审 批测量设备的配置计划编制计量器具台帐各级计量管理部门持续验证计量器具的有效性图32.2.2.2-1 计量器具控制的工作流程图32.2.2.1-1 技术管理的组织体系2362 进货检验和试验 1) 检验程序:本工程检验程序见图32.2..2.3-2。

2) 试验程序本工程试验程序见图32.2..2.3-3。

32.2.2.4 隐蔽工程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本工程中的隐蔽工程具有体量大、专业复杂、覆盖面广的特点,其施工的关键在于技术组织。

我公司将按照图32.2..2.4-1所示流程实施对隐蔽工程的技术组织,重点加强对协调准备、检查验收两环节的组织控制。

1 协调准备通过与各专业分包单位或工种协商,确定各专业穿插顺序,限定相应施工的时间。

以梁板钢筋为例,事先确定穿插顺序为:梁板支模→孔洞预留→梁筋绑扎→构件预埋→板底层筋绑扎→线管盒预埋→板上层筋绑扎,再分别限定各穿插工序的相应施工时间。

2 检查验收实行自检、交接检、专检三管齐下的质量“三检”制度,实现“监督上工序、保证本工序、服务下工序”的控制目标。

详见表32.2..2.4-1。

32.2.2.5 施工资料管理的技术组织措施资料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是证明工程质量的客观依据,也是管理有效的重要体现,取样送检 标准试验出具试验资料信息反馈 检测试验组 技术质量管理部图32.2..2.3-3 试验程序图32.2..2.3-2 材料检验程序流程图32.2..2.4-1 隐蔽工程施工组织流程资料也是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管理水平非常重要的见证材料。

因此我们在收集各种施工资料的时候要注意检查各种预检、隐检资料是否齐全,预、隐检日期是否与试验报告,施工日志交圈,各种施工记录与施工日志是否一致。

质检资料各分项分部是否有漏项,与预、隐检记录是否交圈。

各份报验单与技术资料是否配套齐全,从而保证我们项目资料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图纸、技术资料的使用、更改标识、发放、保管、存档均按照“文件资料控制程序”规定执行。

1 文件资料发放流程文件资料发放流程见32.2.2.5-1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