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学试卷B2018

金融学试卷B2018

XX大学2017-2018 学年第2学期《金融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适用班级考试时间120 分钟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每一小题3分,共12分)1. 官方利率2.资本市场3. 商业银行4.超额准备金二、单选题(每一小题1分,共20分)1. 人民币的单位是()。

A. 元B. 角C. 分D. 厘2. ()就是将本国货币钉住一种强势货币并与之建立固定汇率联系的国际货币安排。

A. 货币制度B. 货币局制度C. 外汇制度D. 汇率制度3. 现代经济可称为(),因为债权债务关系无所不在,相互交织,形成网络,覆盖着整个经济生活。

A. 市场经济B. 货币经济C. 信用经济D. 资本经济4. ()一般是由政府设立,以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为目标的金融机构,盈利目标居次要地位。

A. 政策性银行B. 投资银行C. 金融公司D. 储蓄银行5. 世界银行的两个附属机构是()。

A.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金融公司B. 国际开发协会和国际金融公司C.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开发协会D. 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金融公司6. 以下不是中央银行活动特征的是()。

A. 不以营利为目的B.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C. 不具有相对独立性D. 具有相对独立性7. 金融市场上的参加者指金融市场的()。

A. 供给者B. 需求者C. 管理者D. 主体8. 以下是近半个世纪以来金融发展所展现的两大重要趋势()。

A. 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安全B. 金融创新和金融自由化C. 金融安全和金融管制D. 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9. ()是一种以实物资产作抵押的债券。

A. 抵押债券B. 信用债券C. 信托债券D. 公司债券10. ()是指资金供给者与资金需求者分别与类似银行的金融中介机构建立债权债务关系实现的融资活动。

A. 抵押融资B. 间接融资C. 贷款融资D. 直接融资11.()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伴随着经济活动而产生的交易者之间、金融机构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

A. 支付清偿系统B. 结算系统C. 结算清偿系统D. 清偿系统12. 在国际上,()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明确规定。

A.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 B.巴赛尔协议C.世界银行组织 D.全球银行协会13. 对于中央银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业务和商业银行没有区别B. 和财政部功能重叠C. 银行的银行D. 监管的银行14. 债权债务文书是()的载体。

A.货币 B. 纸币C. 协议D. 合同15. 在金融工具中,属于所有权凭证的是()。

A. 公司债权B. 股票C. 政府债券D.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与非均衡实现过程离不开()的作用。

A. 利率B. 汇率C. 价格D. 物价17. 一般来说,()和充分就业是一国政府的两个主要宏观经济目标。

A. 物价稳定B.货币充足C. 汇率稳定D. 利率稳定18. ()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有直接决定作用。

A. 存款准备金率B. 超额准备金C.公开市场业务D.再贴现率19.()是财政收支作用于货币供给的主要途径。

A.发债 B.印钞C.征税 D.拨款20.一般来说本币汇率(),能起到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

A.下降B.上升C.不变D.变化三、多项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10分)1. 货币的职能()。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支付手段D. 保存价值手段E. 积累价值手段2. 国际收支具体项目一般包括()。

A. 经常项目B. 资本C. 储备资产变动以及净误差与遗漏D. 金融项目3. 在货币政策调控的工具中较为常用的是()。

A. 贴现政策B. 公开市场操作C. 准备金率调控D.利率调控4. 在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弥补财政赤字的办法有()。

A. 增加税收B. 增发政府债券C. 变动基础货币D.缩减开支5. 传统的分类方法将存款划分为()。

A.活期存款B. 定期存款C. 储蓄存款D. 可转让存款四、判断题(每一小题1分,共10分)1.在一次性支付行为中,辅币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

()2.在对外开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如果利率水平有差别,货币资本会从利率偏高的国家流向利率偏低的国家。

()3.贷款分类的五级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

()4.银行间拆借市场是指银行之间长期的资金借贷市场。

()5. 管制利率的基本特征是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制定利率或利率变动的界限。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利率在货币供求由失衡趋向均衡的过程中,还有调节功能。

()7.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8.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统称为中间业务。

()9. 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有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

( )10.金融脆弱性就是金融风险性。

()五、计算题(每一小题5分,共15分)1.某企业将一张票面金额为10 000元、3个月后到期的商业 票据,提交银行请求贴现。

若银行的年贴现率为6%,那么银行应付给企业多少现款?银行扣除了多少贴息?2.某公司持有一张面额10 000元的票据去银行办理贴现,该票据50天后到期,银行的年贴现率为12%,该公司可以从银行得到多少现款?3.某债券面额100元,利息率6%,购进日2001年8月10日,到期2005年1月1日,发行期限7年,买人价112.4元,到期还本付息,计算直接收益率和到期收益率。

六、简答题(每一小题5分,共20分)1. 信息技术对金融体系结构变化的影响?2. 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有哪些?3.金融危机的危害有哪些?4.金融国际化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有哪些?七、论述题(每一小题13分,共13分)结合实际经济运行的案例,谈谈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大学2017-2018 学年第2学期《金融学》期末考试试卷B卷答案适用班级考试时间120 分钟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成绩一、名词解释(每一小题3分,共12分)1.官方利率由一国货币管理当局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

官方利率是指政府金融管理部门确定的利率,也称法定利率,是相对于市场利率(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而言的,基准利率是法定利率的一种,在我国主要指中央银行基准利率。

2.资本市场资本市场又称长期资金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与货币市场相对应的理概念,资本市场通常是指由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由于在长期金融活动中,涉及资金期限长、风险大,具有长期较稳定收入,类似于资本投入,故称之为资本市场3.商业银行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缩写为CB,是银行的一种类型,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

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业务。

4.超额准备金超额准备金,是指商业银行及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存款帐户上的实际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的部分。

商业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须对其吸收的存款持有若干准备金,其数量首先受法定准备金率的限制。

二、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1分,共20分)三、多项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10分)四、判断题(每一小题1分,共10分)五、计算题(每一小题5分,共15分)1. 解:贴现利息=票面金额*贴现率*时间=10 000*6%*3/12=150元贴现金额=票面金额一贴现利息=10 000-150=9 850元所以银行应付给该企业9 850元,扣除了150元的贴息。

(5分)2.解:贴现额=票面金额*(1-贴现率*时间)=10000*(1-12%*50/365)=9835.6元所以该公司可得到9835.6元。

(5分)3.解:直接收益率=100*6%÷112.4*100%=5.34%(理论收益) 到期收益率=(142-112.4)÷(3+140/360)÷112.4*100%=7.77%(5分)六、简答题(每一小题5分,共20分)每个答案题支要点要适度展开,否则适度扣分。

1.信息技术对金融体系结构变化的影响?(1)由于信息技术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

1分(2)降低了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中介机构市场准入的门槛。

1分(3)支付体系日益电子化,因而家庭以银行存款形式持有财富的需要减少。

1分(4)技术的发展刺激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发展。

1分(5)债务市场获得了发展。

1分2.影响利率的风险因素有哪些?(1)通货膨胀风险。

1分(2)违约风险。

1分(3)流动性风险。

1分(4)偿还期限风险。

1分总结1分3.金融危机的危害有哪些?(1)使金融机构陷入经营困境。

1分(2)财政负担加重。

1分(3)降低货币财政政策。

1分(4)债务紧缩效应。

1分(5)打击经济增长。

1分4.金融国际化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有哪些?(1)在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的国际化与金融监管的国别化之间,矛盾日益加深。

1分(2)金融国际化加大了监管者和被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差异。

1分(3)国际金融业务的创新不断突破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使得监管机构面临崭新的监管对象。

1分(4)金融机构的集团化和业务综合化与金融监管分散化之间的矛盾加深。

1分(5)总结1分七、论述题(每一小题13分,共13分)结合实际经济运行的案例,谈谈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答案要结合实际展开,否则适度扣分。

(1)需求拉动说,当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对比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时,过多的需求拉动价格水平上涨。

4分(2)成本推动说。

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

4分(3)供求混合推动说。

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5分七、论述题(每一小题13分,共13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