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第1课时)
一.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化学键的含义以及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增进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化学键是存在于分子内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2)通过电解水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的介绍,了解共价键的形成原因和存在情况。
(3)通过对NaCl形成过程的分析,了解离子键的形成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键、共价键、离子键的学习,培养自己的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通过“分组讨论”“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形式,关注概念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知识上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的含义,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实质。
难点:对离子键、共价键的成因和本质理解。
(二)方法上突破点
针对共价键和离子键,这些比较抽象的概念,要以某一实例出发,通过结合微粒反应分析及图片资料等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概念,展开分析剖析,从中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联想质疑,形成概念。
进一步加深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
(一)学生准备
1、预习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第一部分“一、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预习中完成导学案:
(1)回忆以前学过的几个化学反应: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氢气在氯气中
点燃、合成氨、金属钠在氯气中点燃。
(2)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2、将学生每7----8人编为一组。
(二)教师准备
1、教学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课件;
2、氢气在氯气中的燃烧和钠在氯气中的燃烧实验录象
3、编制“导学案”“当堂检测”。
四、教学方法
讨论法、猜想法、探究法、分析推理法、问题推进法、总结归纳法等方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化学键与化学反应》课堂结构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