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迪斯尼制胜之道及对中国的启示摘要:迪斯尼公司的全称为The Walt Disney Company,简称迪斯尼,主要业务包括娱乐节目制作、主题公园、玩具、图书、电子游戏和传媒网络,并以家喻户晓的米老鼠、唐老鸭等卡通明星人物和迪斯尼主题公园驰名世界。
迪斯尼以创造性思维为公司的核心价值理念,以创新、质量、乐观、共享和尊重提升自己的市场核心竞争力,以精确定位和广泛的品牌延伸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以充分开发品牌价值和整合集团资源打造全球娱乐王国。
因此,迪斯尼被誉为艺术产业化、大众化的先驱,是全球服务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
本文围绕迪斯尼乐园展开。
通过对迪斯尼成功之道进行分析,层层深入,进而得出其对中国娱乐产业的启示。
关键词:迪斯尼乐园;创新;经营战略前言迪斯尼作为全球第二大传媒公司,目前在美国加州、佛罗里达州,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和香港5处地方建有迪士尼乐园。
每年都为迪斯尼公司带来了客观的利益。
福罗里达州的迪斯尼乐园,在忙碌的夏季,一天中至少也有10多万人光临。
迪斯尼乐园有着不可抗拒的魔力吗,吸引了这么多游客,并达到了如此高的收入。
一、迪斯尼经营理念(一)给游客以欢乐通过主题公园的形式,让顾客亲身体验各种奇特环境,使其乐在其中。
公司还提供餐饮、销售旅游纪念品,经营度假宾馆、交通运输和其它服务支持行业。
为游客提供全面的服务,保证顾客最大限度地享受欢乐而无后顾之忧。
借助旗下极具影响力和商誉的卡通人物如米老鼠、唐老鸭、古非等愉悦顾客。
不断完善和更新设施。
任何时候,整个乐园中都有10%至20%的设施正在更新或调整,以期给予游客新的刺激和欢乐。
(二)营造欢乐气氛通过员工服务营造。
这种行为包括微笑、眼神交流、令人愉悦的行为、特定角色的表演,以及与顾客接触的每一细节上。
引导游客参与是营造欢乐氛。
游客们能同艺术家同台舞蹈、参与电影配音、制作小型电视片、通过计算机影像合成成为动画片中的主角、亲身参与升空、跳楼、攀登绝壁等各种绝技的拍摄制作等等。
(三)把握游客需求为了准确把握游客需求,迪斯尼致力研究“游客学”(Guestology)。
其目的是了解谁是游客,他们的起初需求是什么。
在这一理念指导下,迪斯尼站在游客的角度,审视自身每一项经营决策。
在迪斯尼公司的组织构架内,准确把握游客需求动态的工作,由公司内调查统计部。
信访部、营销部、工程部、财务部和信息中心等部门,分工合作完成。
(四)提高员工素质明确岗位职责。
“迪斯尼乐园”中的每一工作岗位,都有详尽的书面职务说明。
同时强调纪律、认真和努力工作。
每隔一个周期,严格进行工作考评。
统一服务处事原则。
,公司提供统一服务处事原则,其要素构成和重要顺序依次为:安全、礼貌。
演技。
效率。
推进的企业文化建设。
由游客评判服务质量优劣。
二、进入中国的本土化策略(一)品牌先导,张弛有道迪斯尼公司成立100余年,迪斯尼品牌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文化,迪斯尼乐园更是以欢乐和梦想的体验,引得无数人留连忘返,迪斯尼主题乐园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主题公园。
香港迪斯尼乐园始终坚守自身品牌特性,利用品牌号召力全面渗透,张弛之间,尽显世界顶级品牌实力。
1.拔高地位,与香港经济同呼吸利用其品牌效应如可带来1480亿效益创1.8万就业来占领了品牌和影响力的制高点,这也使得香港迪斯尼乐园有了更多曝光和关注的机会;2.高层出招,传经授道香港迪斯尼乐园通过高层的现身说法,对宣传乐园理念和品牌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以人为本,传递人文关怀香港迪斯尼乐园通过一系列“亲善行动”,有力地传递了“以人为本”的品牌文化和对人文的终极关怀,在社会大众心目中建立了“亲切、值得信赖”的品牌认知。
(二)因地制宜,本土化经营在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建设中,迪斯尼公司充分考虑中国和亚洲文化的影响,增设许多香港迪斯尼乐园的独有项目和产品,通过因地制宜和本土化经营,把香港迪斯尼乐园打造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带有中国及亚洲特色的游乐天堂。
1.融合中国文化为了融入中国文化,香港迪斯尼乐园采取了众多措施,参考中国风水理念便是其中之一,另外在园区设计上,香港迪斯尼乐园也加入不少中国元素,甚有本地特色,例如梦想花园的凉亭甚有中式传统,米奇穿上长衫,其女朋友米妮穿上旗袍,与访客拍照留念。
2.增设香港独有节目。
香港迪斯尼乐园的游戏活动除秉承迪斯尼传统外,还加入了独有的特别元素,以增加香港迪斯尼乐园的实力和魅力。
如探险旅程“森林河流之旅”及百老汇式歌舞表演“狮子王庆典”等,都是目前香港所特有的节目。
3.员工本地化香港迪斯尼乐园先后招募了近5000名“演艺人员”,其中除了特别需要和要求,绝大部分人员均从本地招募。
为了更好的为游客提供服务,香港迪斯尼乐园提前三个月就对员工采取了严格的培训,同时在招募“演艺人员”时还特别要求应聘人员必须掌握粤语、汉语和英语三种语言。
4.取得政府支持由于香港迪斯尼乐园对香港经济重要的牵引作用,以及香港政府亦同时拥有香港迪斯尼乐园的过半股权,香港政府在宣传、政策等各方面都给予了香港迪斯尼乐园极大的支持——如其开幕式邀请国家副主席曾庆红、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等政府要员亲临开幕现场并致辞等政府由始至终对香港迪斯尼乐园在宣传、推介、交通和政策等各方面的全力支持。
三、一体化产业经营迪斯尼打造产业链的经营思路是,组织强大的设计班底,围绕动画电影这一主轴,设计出动画形象和故事情节,待影片上映后,把动画片的场景、情节展现在主题公园里,再根据这些动画故事开发一系列卡通形象作为附带产品。
这些动画片首先发行电影院,过后做成录像带,然后再卖给广播电视公司。
与此同时,根据这些动画故事开发音像制品、书籍和其他相关衍生产品。
迪斯尼就这样通过品牌价值来构筑商业模式,经过持续开发,打造出一条创意产业链。
迪斯尼公司的一个著名口号是“永远建不完的迪斯尼”,长期坚持采用“三三制”原则,即每年要淘汰三分之一的硬件设备,新建三分之一的新概念项目,每年补充更新娱乐内容和设施,使产品永久保持吸引力,不断给游客新鲜感。
四、启示与借鉴(一)把主题公园作为品牌文化来推广主题公园作为一种品牌文化来推广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全世界孩子的梦工厂,迪士尼数十年来的动画资源的积淀是任何其他公司团体无法比拟的,这个动画资源也造就了迪士尼乐园无比庞大的文化基础。
无论是米老鼠或是唐老鸭、白雪公主或是美女和野兽……,迪士尼的动画人物陪伴着每个游客的成长。
迪士尼乐园的文化基础已经深刻地印在了游客的脑中。
与迪斯尼轰动全世界的风暴相比,中国的主题乐园大都缺少新意特色,没有体现出主题乐园的品牌文化,更缺少对五千年文化资源上积累与沉淀的挖掘。
乐园的硬件设施是可以逐步完善的,但“软文化”的力量却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培育出来的。
曾经轰动一时的嘉年华抵沪也只不过是克隆迪斯尼的文化、角色产品。
反观迪斯尼,其不断改变主要的卡通形象,以迎合着大众的审美趣味。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讨人喜欢的米奇米妮都能很好的融合进去。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就象一个拥有不同文化血统的混血儿,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在奥兰多迪斯尼世界里,米奇的服饰就有200多套,并不断的进行着更新,带给顾客更多的惊喜。
米奇这个角色除了外形讨巧之外,还体验出了其文化上的融合性。
(二) 快乐王国的氛围营造迪斯尼乐园不只是游乐场,更是现实的“乌托邦”。
通过一系列游戏设施和表演的氛围营造,游客在早已预设的轨迹和效果中,与各种人物一同历险。
这是一个快乐的世界,也是一个复制快乐的世界。
从车站和停车场前往入口的途中,无论是音乐、建筑物或是工作人员,都逐步引导游客进入梦幻国度;从车站和停车场前往游乐园的途中,游客逐渐感受到环境的变化,期待的情绪一直不断提升,之后迎面看见的童话式城堡则让人感动和惊奇,它将游客完全带入了梦幻国度。
在迪斯尼乐园中,员工们得到的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种角色。
员工们身着的不是制服,而是演出服装。
迪斯尼氛围的营造到了极致,加之各具特色的表演活动,难怪迪斯尼的文化会如此深入人心,经久不衰了!而中国国内的乐园却严重缺乏表演上的亮点特色,大多乐园中没有令人影响深刻的表演活动,甚至很多乐园连最基本的演出活动都没有。
在上海的主题乐园和活动场所里,除了长风公园的海洋动物表演外,其他乐园一般没有常设的表演项目。
没有常设表演的劣势在于不能保证表演的质量,也不可能塑造品牌形象,所以在这方面上海的主题公园也应该有所突破。
(三) 强大的整体营销策略迪斯尼的品牌效应无人能抵,从产品开发到经营策略,迪斯尼都很聪明的利用了自身的品牌作乘法,在后面乘上各类衍生产品,以实现其利润最大化。
如一部迪斯尼电影,除去票房收入外,还通过录像带、主题公园、数不清的相关产品获得好几轮回报。
有了“迪斯尼”标识的一系列产品(包括服务类产品)大大增值了,于是“迪斯尼”的牌子也就越来越亮了。
如此良性循环,迪斯尼品牌就日益遍布全球,迪斯尼文化就日益深入人心。
较之国际化的迪斯尼,内地主题公园缺乏一个国际化的品牌作基础。
那么何不找个大众耳熟能详的卡通形象作基础,同时带动延伸产品的发展呢。
诸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就可担纲这样的卡通人物,而乐园的主题完全可以用唐僧师徒“取经”的冒险经历为主,来设置游戏方式。
其实,作为经济强劲发展的中国,尤其是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根本不用担心投资商、土地面积等因素,如果以中低价推出一个消费者认为值得去的乐园,市场将会是相当大的。
当然,如何打造这样一个品牌,如何做好中国人自己著名的卡通形象,还是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1]赵清竹.迪斯尼以“心”服人的管理之道[P].管理与财富.2005,(9)[2]崔成.迪斯尼:经营快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8,(2)[3]赵玉莲.迪斯尼乐园—体验式营销成功实践者[J].中国市场.2008,(9)[4]刘翔宇.迪斯尼经营模式探析[P].齐鲁艺苑[P].2010,(2)[5]江若尘.迪斯尼的制胜之道理.科学发展.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