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化验室建设与质量控制报告1、仪器设备以及人员配置,人员实验操作技术水平1.1仪器设备1.1.1前处理设备✧样品风干盘:木制盘和塑料盘。
✧样品粉碎机:不锈钢机型。
✧样品筛:配置孔径为2mm、0.25mm和0.149mm尼龙筛。
1.1.2检测仪器设备✧电子分析天平精度万分之一1台,量程200克;百分之一天平2台,量程各1000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190nm~1100nm;波长准确度:≤±0.5nm;波长重复性:≤0.3nm;透射比准确度:≤0.3%;透射比重复性:≤0.1%;基线平直度:≤±0.005abs;杂散光:≤0.3%τ(220nm nai溶液);100%线噪声≤0.1%,100%线漂移≤0.1%;稳定性:≤0.004a/30min (500nm预热后);具有波长扫描、时间扫描、多波长测定、多阶导数测定(选)、双波长、三波长等多种测量方法,可满足不同测量的要求。
✧火焰光度计线性范围:钾0~30mg/l,相关系数大于0.999;测定范围:钾0~10mmol/l,钠0~200mmol/l;重复性(cv%):钾1.5%(5 mmol/l或50 mmol/l)、钠1.0%(140 mmol/l);线性误差:钾2%,钠2%;响应时间:不大于8秒;溶液耗量:4ml/min;熄火检测、自动切断燃气功能。
使用液化气源。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法,不配石墨炉)用于铜、锌、铁、锰、钙、镁等元素测定;火焰法测铜检出限≤0.008ug/ml;精密度:rsd≤1%;波长范围:190nm~900nm;波长准确度:≤±0.3nm;分辨率:优于0.3nm,波长重复性≤0.3 nm;基线稳定性:≤0.005a/30秒(静态);6元素以上灯架,自动转换,自动调节,具有计算机控制功能;全钛燃烧头,抗腐蚀雾化室;自动流量设定,自动波长扫描,自动点火,气路自动保护;配置计算机。
✧定氮仪测定范围:≥0.1mg氮;蒸馏速度:小于5分钟/样品;回收率:98~102%;重复率:平均值相对误差±1%;消煮设备控温范围:室温~450℃;消煮样品数量:16支/批以上。
✧酸度计分辨率:0.01ph、1mv;显示:4位led;输入阻抗:≥1×1012ω;测量范围:ph 0~14.00ph,mv0~±1999 mv;测量精度:ph 0.01ph±1个字,mv±0.1% f.s±1个字。
✧往复式振荡器水平往复最大振幅≥20mm;可调速范围:启动~300次/分,无级可调;有定时功能。
✧高温电炉温度范围:室温~1200℃,温度可控。
✧恒温干燥箱不锈钢内胆,温度范围:室温~300℃;温度波动:±1℃;控温精度:0.1℃,数显温度调节;工作室尺寸:450×550×550 mm。
✧恒温培养箱不锈钢内胆,温度范围:室温~65℃;温度波动:±0.5℃,数显温度调节;消耗功率:600w;工作室尺寸:600×600×750mm。
✧纯水设备出水量:q≥30l/h;出水口水质:出水口一:实验室?级超纯水: 超纯水电导率≤0.056μs/cm@25℃;电阻率:18.25μω?cm@25℃;出水口二:水质标准优于国家实验室水(gb6682-92)三级水标准;优于一般蒸馏水。
RO水电导率≤5μs/cm@25℃;电阻率:≥0.2μω?cm@25℃。
水源:一般城市自来水。
电阻率在线显示,可在线检测反渗透水和超纯水的出水情况,耗材更换自动提示;微电脑控制,无人值守,水源无水不开机,断水自动停机。
✧恒温水浴锅采用不锈钢内胆、顶盖;微电脑智能控温仪,具有设定、测定温度双数字显示和pid自整定功能,控温精确,可靠;控温范围:rt+5~100℃;温度波动:±0.5℃,双列六孔。
✧磁力搅拌器最大搅拌量(h2o):0.8l;最大搅拌子(l*φ):30*8mm;速度范围:15~1500rpm。
1.2人员配置及人员实验操作技术水平化验室配备8名化验人员。
人员的学历在大专以上,以土壤农业化学或分析专业为主,化验室进行土壤化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接受过测土配方施肥测试技术培训,按照教材《土壤分析技术规范》要求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术规范进行土壤的化验,所有化验人员经过培训、并取得考核合格证。
化验室负责人具有中级职称,熟悉检测业务。
详见表12、府谷县土壤化验室建设基本情况2.1、化验室总体布局化验室总面积:215m2,包括:✧土样晾干室:45m2,配置凉干台。
✧制样室:用于土壤样品的缩分、研磨、过筛,10 m2,自然通风,配备操作台15m。
✧样品保存室:20m2,配置样品架。
✧试剂储藏室:15m2,配置试剂架、试剂柜。
✧天平室:8m2,配置操作台6m。
✧中央操作室:60m2,用于配制各种试剂、样品消化、浸提、过滤、稀释、显色等,配置消化通风柜、中央操作台、操作边台、桌上试剂架、纯水仪、洗涤池、玻璃器皿晾干架(2个)、试剂柜、振荡器(1台)、油浴锅、2匹柜式空调等。
✧原子吸收光谱仪室:8m2,配置仪器台6m。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H计、示波极谱仪室1间:8 m2,配置仪器台6m、空调1台。
✧电热间:10 m2,放置培养箱(2台)、干燥箱、高温电炉等。
✧档案室:15m2,配置办公桌、电脑、资料柜。
✧更衣室:15m2,配置衣柜。
✧化验室电力:50千瓦。
2.2化验室外部环境要求✧化验室地址在府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站单位院内,远离居民、厂房、学校、交通要道等,化验室排污对周围人居环境影响很小。
同时周围环境因素如粉尘、烟雾、振动、噪音、电磁辐射等对仪器测试结果的影响在允许规定标准内。
化验室结构耐火、防尘、防潮、通风良好、光线充足。
地面平整,铺设耐腐防滑瓷砖。
✧化验室禁止非检验人员进入,如因特殊情况,非检验人员进入要作好防尘和人身防护工作。
2.3化验室工作环境✧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20~75%;✧噪声:仪器室噪声<55db,工作间噪声<70db;✧含尘量:<0.28mg/m3;✧照度:(200~350)1x;✧振动:天平室、仪器室应在4级以下,振动速度<0.20毫米/秒;✧特殊仪器设备的使用,特殊样品试剂的存放和特殊分析项目的开展,应满足其各自规定的环境条件。
2.4测试能力2.4.1测试项目✧用于发放施肥建议卡的测试项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土样为总采样量100%。
✧用于耕地地力评价测试项目:全氮、全磷、全钾,缓效钾、水分(计算烘干基用)、有效锌。
✧用于园地养分评价项目: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有效锌等。
2.4.2土壤测试方法✧有机质。
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容量法。
✧碱解氮。
碱解扩散法。
✧有效磷。
碳酸氢钠提取-钼锑抗比色法(olsen法)。
✧速效钾。
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
✧PH值。
电位法。
✧全氮。
凯氏蒸馏法。
✧全磷。
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
✧全钾。
碱融-火焰光度法。
✧速效钾。
硝酸提取-火焰光度法。
✧有效铜、锌、铁、锰。
DTPA浸提-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2.4.3植株测试项目与方法✧全氮。
硫酸-过氧化氢消煮-凯氏法测定。
✧全磷。
硫酸-过氧化氢消煮-钒钼黄或钼锑抗比色法。
✧全钾。
硫酸-过氧化氢消煮-火焰光度法。
3、化验室质量控制化验室质量控制包括化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质量控制,化验室内质量控制,化验室野外土样采集,以及化验室间质量控制,是控制误差的一种手段,其目的是要把误差控制在允许限度内,保证检测结果有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使检测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有把握达到所要求的质量。
3.1化验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质量控制化验室进行土壤化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需接受过测土配方施肥测试技术培训,按照教材《土壤分析技术规范》要求的检验方法和操作技术规范进行土壤的化验,所有化验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通过对省土肥站的标准土壤的化验,操作技术和化验结果符合相关要求,方可实施土壤化验。
提高化验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实验的质量控制。
3.2化验室内的质量控制✧实验室用水根据GB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纯水分为三格级别: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如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如原子吸收分析;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
✧化学试剂化学试剂的选用应以实验条件、分析方法和分析结果要求的准确度为依据,具体来讲,是要根据指定的分析标准或分析方法的要求选用。
✧玻璃器皿玻璃器皿的种类繁多,用途极广,根据测试项目不同选择合适的器皿。
玻璃器皿在洗涤的时候,做到认真,细致,科学。
✧基本操作规范在进行以下基本操作时,一定要按操作守则,仔细操作,这些都是化验室质量控制的根本。
称量:电子天平称量一般分为以下几步:①检查天平是否水平并调整②预热30分钟③校准④根据样品性质,采用直接法或差量法称量。
液体的转移:将盛有溶液的烧杯嘴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靠容量瓶内壁,使溶液沿玻璃棒慢慢流入。
待溶液留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稍向上提,同时直立,使附着在烧杯上的一滴溶液流回烧杯中,残留在烧杯中、玻璃棒上的少许溶液,可用少量纯水洗3~4次,按上述方法转移合并到原容量瓶中。
液体的过滤:速效养分振荡浸提后常用干过滤的方法获取清亮的溶液。
将浸提液揺浑,将盛浸提液的容器与玻璃棒贴紧,玻璃棒直立,下端接近三层滤纸一边(滤纸、漏斗应为干燥的),慢慢倾斜,使浸提液沿玻璃棒流入漏斗中,漏斗中的液面不要超过滤纸高度的2/3。
弃去最初几毫升滤液。
反复操作,至滤完或达到要求为止。
液体的分取:用右手的拇指和中指握住移液管上端,将管的下口插入欲取的溶液中,插入不要太深或太浅,太深会在管外沾附溶液过多,太浅会吸空,把溶液吸到洗耳球内弄脏溶液。
左手拿洗耳球,接在移液管的上口把溶液慢慢吸入。
先吸入移液管容量的1/3左右,取出,横持,转动管子使溶液接触到刻度以上的部位,然后从管的下口放出并弃去,反复淋洗2~3次。
吸取溶液到刻度以上,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提出并将管口靠在盛溶液器皿的内壁上,管身保持直立,略为放松食指,使管内溶液慢慢从下口流出,直至溶液的月牙面与标线相切为止,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
移出移液管,插入承接溶液的器皿中。
将承接器皿倾斜成约30°,移液管直立,管口紧靠承接器皿内壁,放开食指,让溶液沿壁流下,流完后管口仍需接触内壁约15s,最后移去移液管。
液体的定容:溶液转入容量瓶后,加蒸馏水到约3/4体积时,平摆几次初步混匀。
然后继续加蒸馏水,近标线时应小心滴加,直至溶液的弯月面与标线相切为止。
盖紧塞子。
然后左手食指按住塞子,右手指尖顶住瓶底边缘,将容量瓶倒转并振荡,再倒转过来,使气泡上升到顶,如此反复多次,即可混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