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课程设计学院:交通运输学院指导老师:张喜姓名:张建磊学号:12251202班级:运输1208磁悬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技术方案设想摘要:高速磁悬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交通工具,具有快捷、安全、舒适、无磨擦、低噪声、低能耗易维护、无污染等优点. 高速磁悬浮运行控制系统就如同人的大脑,负责安排整个交通系统安全可靠有效的运转,使磁悬浮列车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 目前,仅日德对高速磁悬浮运行控制系统的研究技术比较成熟,分别建立了山梨试验线(Y am anashi)和埃姆斯兰特(Enslard) (简称T V E )试验线,并取得了试验成功. 在国内,随着上海磁悬浮试验线的建立,对高速磁悬浮O CS 的研究则刚刚起步。
本文仅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方面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磁悬浮列车、列车运行控制、速度防护、车地传输技术、测速定位技术1.磁悬浮列车的特点由于磁悬浮列车具有快速、低耗、环保、安全等优点,因此前景十分广阔。
常导磁悬浮列车可达400至500公里/小时,超导磁悬浮列车可达500至600公里/小时。
它的高速度使其在1000至1500公里之间的旅行距离中比乘坐飞机更优越。
由于没有轮子、无摩擦等因素,它比最先进的高速火车省电30%。
在500公里/小时速度下,每座位/公里的能耗仅为飞机的1/3至1/2,比汽车也少耗能30%。
因无轮轨接触,震动小、舒适性好,对车辆和路轨的维修费用也大大减少。
磁悬浮列车在运行时不与轨道发生摩擦,发出的噪音很低。
它的磁场强度非常低,与地球磁场相当,远低于家用电器。
由于采用电力驱动,避免了烧煤烧油给沿途带来的污染。
磁悬浮列车一般以4.5米以上的高架通过平地或翻越山丘,从而避免了开山挖沟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
磁悬浮列车在路轨上运行,按飞机的防火标准实行配置。
它的车厢下端像伸出了两排弯曲的胳膊,将路轨紧紧搂住,绝对不可能出轨。
列车运行的动力来自固定在路轨两侧的电磁流,同一区域内的电磁流强度相同,不可能出现几辆列车速度不同或相向而动的现象,从而排除了列车追尾或相撞的可能。
磁悬浮列车虽然具有这么多的好处,但到为止,世界上只有上海浦东磁悬浮铁路真正投入商业运营。
尽管日本和德国已经有了实验路线,尽管2005年上海浦东机场到市区30公里长的线路将投入正式运营,但磁悬浮列车还是不能普及到日常生活中来。
由于磁悬浮系统必须辅之以电磁力完成悬浮、导向和驱动,因此在断电情况下列车的安全就不能不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在高速状态下运行时,列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需要长期的实际检验。
还有,则是建造时的技术难题。
由于列车在运行时需要以特定高度悬浮,因此对线路的平整度、路基下沉量等的要求都很高。
而且,如何避免强磁场对人体及环境的影响也一定要考虑到。
基于磁悬浮列车的特点,磁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应该包括:操作与显示、自动操纵列车、驾驶序列控制、列车防护、进路防护、道彷防护、列车安全定位、速度曲线监控和牵引安全切断等功能。
以德国为例,德国的高速磁浮列车系统可分为线路、牵引、车辆和运行控制四大系统。
运行控制系统采用了3层结构:位于控制中心的中央运行控制系统;位于牵引变电站和轨道旁的分区运行控制系统;位于列车的车载运行控制系统。
这3个系统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是通过一个通信网络系统实现的,包括地面的光纤网,地面和列车之间的无线通信系统。
2.磁悬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及速度防护方式2.1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类型CTCS是(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的英文缩写,中文意为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TCS系统有两个子系统,即车载子系统和地面子系统。
CTCS 列控系统是为了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并以分级形式满足不同线路运输需求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CTCS 系统包括地面设备和车载设备,根据系统配置按功能划分为以下5 级:1、CTCS—0 级为既有线的现状,由通用机车信号和运行监控记录装置构成。
2、CTCS—1 级由主体机车信号+安全型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组成,面向160 km/h以下的区段,在既有设备基础上强化改造,达到机车信号主体化要求,增加点式设备,实现列车运行安全监控功能。
3、CTCS—2 级是基于轨道传输信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2 级面向提速干线和高速新线,采用车—地一体化计,CTCS—2 级适用于各种限速区段,地面可不设通过信号机,机车乘务员凭车载信号行车。
4、CTCS—3 级是基于无线传输信息并采用轨道电路等方式检查列车占用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3 级面向提速干线、高速新线或特殊线路,基于无线通信的固定闭塞或虚拟自动闭塞,CTCS—3级适用于各种限速区段,地面可不设通过信号机,机车乘务员凭车载信号行车。
5、CTCS—4 级是基于无线传输信息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TCS—4 级面向高速新线或特殊线路,基于无线通信传输平台,可实现虚拟闭塞或移动闭塞,CTCS—4 级由RBC 和车载验证系统共同完成列车定位和列车完整性检查,CTCS—4 级地面不设通过信号机,机车乘务员凭车载信号行车。
中国新建200 km/h~250 km/h,客运专线采用CTCS—2 级列控系统,300 km/h~350 km/h。
2.2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速度防护方式列控系统按照系统控制模式分成速度码阶梯控制方式和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方式。
(1)速度码阶梯控制方式速度码阶梯控制方式,在一个闭塞分区内只控制一个速度等级。
在一个闭塞分区中只按照一种速度判断列车是否超速。
阶梯控制方式又可分为:出口检查方式(滞后式控制);入口检查方式(提前式控制)出口检查方式要求司机在闭塞分区内将列车运行降低到目标速度,ATP车载设备在闭塞分区出口检查列车运行。
如果司机按照允许速度操纵列车,ATP设备不干预司机正常操作,当司机违章操作或列车运行超过允许速度时,列控设备将自动实施制动。
在每个闭塞区段的速度含义中存在允许速度/目标速度的意义,本区段的允许速度为该区段的入口速度,本区段的出口速度就是下个闭塞分区的允许速度,这种控制模式属于滞后控制,列车制动后需要走行一段距离才能减速(或停车),因此,在禁止信号后方需要设置一段防护区段用着过走防护。
法国TVM300就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入口检查方式就是列车在闭塞分区入口处接收到允许速度后立即依此速度进行检查,没有目标速度指示,一旦列车速度超过允许速度,则列控设备自动实施制动使列车运行降低到目标速度以下。
入口检查方式中本区段的入口速度就是本区段的允许速度。
日本新干线ATC就用这种方式。
在该种控制方式下,需要在列车停车前设置一个地面环线或应答器设备,用于防止列车冒进信号,该点式设备的布置要求列车以30km/h的速度紧急停车后能在危险点停车。
这种控制方式较滞后式控制方式间隔能力将提高不少。
速度码阶梯控制方式的系统主要优点是简单,需要地车传输的信息量小,不需要知道列车的准确位置,只需要知道列车占用哪个区段即可。
但是缺点也是明显的,铁路运输系统的行车能力受到了限制。
(2)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方式为了缩短列车间的间隔距离,采用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方式实现列车间的安全速度和间隔控制。
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是根据目标速度、线路参数、列车参数、制动性能等确定的反映列车允许速度与目标距离间关系的曲线,速度-距离模式曲线反映了列车在各点允许运行的速度值。
列控系统根据速度距离模式曲线实时给出列车当前的允许速度,当列车超过当前允许速度时,设备自动实施常用制动或紧急制动,保证列车能在停车地点前停车。
因此,采用这种控制方式的列控系统不需要设置安全防护区段。
在这样的控制系统中又分成以下两种方式:分段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一次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分段速度控制模式是将轨道区段按照制动性能最差列车安全制动距离要求,以一定的速度等级将其划分成若干固定区段。
一旦这种划分完成,每一列车无论其制动性能如何,其与前行列车的最小追踪距离只与其运行速度、区段划分有关,这对于制动性能好的列车其线路通过能力将受到影响,TVM430就采用这种控制方式。
分段速度控制模式列车最大安全制动距离为:S=(S1+S2+S3+S4)(1-1)其中:S——列车最大安全制动距离S1——车载设备接收地面列控信号反映时间距离S2——列车制动响应时间距离S3——列车制动距离S4——过走防护距离n——列车从最高速度停车制动所需分区数;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的制动模式是根据目标距离、目标速度的方式确定的速度-距离模式曲线,该方式不设定每个闭塞分区速度等级,采用一次制动。
以前方列车占用闭塞分区入口为目标点,通过地车信息传输系统向列车传送目标速度、目标距离等信息。
该方式能减少闭塞分区长度对列车运行间隔时分的影响。
一次连续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方式更适于高中速混跑的线路。
一次连续速度控制模式列车最大安全制动距离为:S=S1+S2+S3+S4(1-2)S——列车最大安全制动距离S1——车载设备接收地面列控信号反映时间距离S2——列车制动响应时间距离S3——列车制动距离S4——过走防护距离n——列车从最高速度停车制动所需分区数;式(1-2)中,S1、S2、S4与式(1-1)基本相同,在计算一次连续速度模式最大安全制动中由于为一次制动,因此在制动过程中它们只考虑一次。
而在分段模式中由于在整个制动过程中要多次制动、缓解,这三个参数要考虑n次。
另外,连续速度控制模式列车最大安全制动距离S3采用的是每一列车的实际最大安全制动距离,列车制动性能好的列车S3的数值小,性能差则S3的数值就大。
因此,在连续速度控制模式中,列车的运行间隔距离,各尽其能,有助于提高运行效率。
同时其所具有的一次性制动的性能也与列车实际制动方式相吻合。
一次连续速度距离模式是各国铁路尤其是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发展主流。
2.3磁悬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选择磁悬浮列车速度快,制动性强,整体性能好,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要求很高,属于CTCS4级列车运行控制系统。
在速度防护方式上,采用速度—距离模式曲线控制方式。
3磁悬浮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关键技术与设备3.1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车地传输技术地面信息传递到车上的方式目前有两大类,一类是点式传递方式,另一类是连续式传递信息方式。
点式传输方式常用的有查询应答器和点式感应环线;连续式传输方式常用的有轨道电路、轨道电缆以及无线传输等方式。
1.点式传递方式点式传递方式是在地面某些固定点,如闭塞分区分界点处,从地面向车上传递信息。
点式传递方式常采用查询/应答器来实现或点式环线两种方法。
其中查询/应答器应用较为广泛。
2.连续式信息传输方式2.1 轨道电路轨道电路是信号的关键基础设备之一,借助它可以监督列车在线路上的运行情况,并利用它可以连续传递与行车有关的各种信息,是一种传统的地-车信息传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