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防火一般要求及防范策略

医院防火一般要求及防范策略

医院防火一般要求及防范策略
医院作为人流口量相对比较集中并主要而病人的实际情况中,在诊断、治疗过程中,使用多种易然、易爆化学试剂,各种医疗和电气设备,万一失火很容易造成伤亡和重大的经济损失。

所以医院防火是县级消防部门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

一、医院防火的一般要求
1. 建筑与安全疏散医院建筑除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外,必须注意:
a. 在建筑布局上,医院的职工食堂和职工宿舍应同病房分开。

b. 在设置安装直线加速器治疗系统、ct 检查仪、x 光机等医疗器械时必须采取防火间隔措施,同其他部位分开。

c. 根据病员自身活动能力差,在紧急疏散时需要他人协助这特点,医院的楼梯、通道等安全疏散设施必须比其他单位的建筑更加宽敞,在楼梯、通道上下不得堆放物品,须经常保持畅通,以便在发生火灾时抢救和疏散人员。

d. 必须具有完善安全的消防疏散预案。

2. 电器设备和消防设施
a. 安装电器设备必须由正式电工按规范要求安装,电工应定期对电器设备、开关、线路等进行检查,凡不符合安全要求的要及时维修或更换、不准乱拉临时电线。

b. 治疗用的红外线、频谱等电加热器械,不可靠近窗帘、被褥等可燃物,并应有专人负责管理,用后切断电源,确保安全。

c. 院放射科、放疗科、病理科、检验科、手术室、药库、药房、病房、配电室等各部门,均应配备相应的灭火器。

3. 明火管理
a. 医院内要严格控制火种,整个病区均禁止吸烟。

b. 各种污染的药棉、绷带以及手术后的遗物、一次性输液器材应选择安全地点存放,专人管理,统一交有关部门集中处理,不得明火焚烧。

c. 医院的太平间应加强防火管理,死亡病人换下的衣物要及时清理,不可堆积在太平间,病人家属烧纸悼念亡人的习俗,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严加劝阻。

二、疏散通道要通畅
走道、电梯厅、楼梯间,可以为有能力的人员提供通向室外安全场所的疏散通道。

疏散通道的各部分在疏散结束前,均不得因火灾造成的烟、热、构件倒塌等危险而威胁疏散人员的生命安全。

除建筑内人员疏散以外,消防救援与灭火有可能继续使用疏散通道,也不能对消防队员有致命的影响。

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建筑师要尽可能做到建筑内无论在什么位置上都有双向疏散的疏散通道,并且无论火灾发生在什么位置,都保证至少一条疏散通道是安全的。

2.疏散通道必须具备使建筑内人员疏散出去的宽度、形状、构造和设施,不得使疏散通道发生堵塞等障碍,防止疏散通道上出现
过度滞留。

3. 在火灾层,有可能出现人员进入楼梯间或避难场所之前,烟气从火灾室蔓延到走廊的情况,走廊成为烟气传播的通道。

在走廊上设置向室外敞开的窗户或机械排烟口,切断烟气流动路线,阻止烟气向楼梯和避难场所传播。

4. 疏散期间,疏散通道地面都必须保证 10lx 以上的照度。

5. 大体量的医院建筑,较多设计医疗主街用于联系组织各科诊室,位于建筑内核的楼梯间在首层,往往出现通向室外出口的距离过远问题。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将主街设计为具有安全性能的避难通道,楼梯间的人员到达首层后,通过该避难通道再疏散至室外安全地带。

6. 医疗主街两侧一般是候诊空间和走道隔墙,将主街两侧隔墙设计为具有防火隔烟性能的分隔构件; 向主街开启的门设为甲级
防火门,并能自动控制关闭; 主街内有防排烟设施; 主街两端必须直通室外。

三、医院防火规范制度化是关键
规范制定的完善与否关系着某一方面事务的运转和处理是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预防为主、防消结合”方针指导下的消防工作中,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已经制定了《消防法》、《森林防火条例》、《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一系列防火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其中,在建筑方面,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村镇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等25个防火规范,但还没有专门针对医院建筑设计方面的防火规范。

卫生部自己也没有专门出台医院建筑防火设计方面的要求。

有关医院建筑防火设计的规范散落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1987)、《综合医院建设标准》(2004年征求意见稿)和《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中。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特别规定:医院病房楼的室内疏散楼梯应设置封闭楼梯间并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医院中的手术室应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 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1.00h 的楼板与其他场所隔开,三级耐火等级的医院吊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 0.25h 的难燃烧体。

《综合医院建设标准》只是在第39条很粗略地规定:综合医院的建筑耐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消防设施的配置应遵守国家有关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
范》第四章对综合医院的“防火与疏散”做了专章规定,分别对防火分区、楼梯、安全出口、疏散指示和供氧房的布置做了大致的要求。

总之,我国有关医院建筑防火设计方面的规范制定是零散而不完善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在医院建筑防火安全工作上引起足够重视,以制度规范防火工作当成为医院防火工作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孙金香.高伟.日本建设省.建筑物综合防火设计[m].天津: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4.
[2]王伟军,等.医院火灾特点以及消防安全对
策的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 8) .[3] gb/t 20285 - 2006,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s].
[4]周全会.材料产烟毒性危险分级的动物试验方法[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 2) .
[5]张桂萍,等( 编译) .医院建筑设计与病人安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8( 11) .
[6]白剑,等.建筑物内防火阻火技术综述[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 2) .
[7]希绕,等.阳台在建筑火灾中阻碍烟气垂直传播规律初探[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9( 1)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