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理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数理统计培训心得体会

数理统计培训心得体会篇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学习心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学习感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的科学,既是重要的基础理论,又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现代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近二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各种统计软件的开发,概率统计方法在金融、保险、生物、医学、经济、运筹管理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主要包括:极限理论、随机过程论、数理统计学、概率论方法应用、应用统计学等。

极限理论包括强极限理论及弱极限理论;随机过程论包括马氏过程论、鞅论、随机微积分、平稳过程等有关理论。

概率论方法应用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泛的领域,包括随机力学、统计物理学、保险学、随机网络、排队论、可靠性理论、随机信号处理等有关方面。

它主要是通过数学建模,理论分析、推导,数值计算以及计算机模拟等理论分析、统计分析和模拟分析,以求研究和分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实用性赋予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强大的生命力。

17世纪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作为学科诞生后,其方法就被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佩蒂引进到社会经济问题的研究中,他提倡让实际数据说话,其对资本主义经济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对商品的价值量做了正确的分析。

生活中会遇到这样的事例:有四张彩票供三个人抽取,其中只有一张彩票有奖。

第一个人去抽,他的中奖概率是25%,结果没抽到。

第二个人看了,心里有些踏实了,他中奖的概率是33%,结果他也没抽到。

第三个人心里此时乐开了花,其他的人都失败了,觉得自己很幸运,中奖的机率高达50%,可结果他同样没中奖。

由此看来,概率的大小只是在效果上有所不同,很大的概率给人的安慰感更为强烈。

但在实质上却没有区别,每个人中奖的概率都是50%,即中奖与不中奖。

同样的道理,对于个人而言,在生活中要成功做好一件事的概率是没有大小之分的,只有成功或失败之分。

但这概率的大小却很能影响人做事的心态。

如果说概率有大小之分,那应该不是针对个体而言,而是从一个群体出发,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念,有不同的做事方法。

把地球给撬起来,这在大多数人眼里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在牛人亚里士多德眼里,他觉得成功做这事的概率那是100%——绝对没问题,只要你给他一个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

就像前面提到的抽奖一样,25%、33%和50%这些概率只不过是外界针对这个群体给出的。

25%的机率同样能中奖,50%的机率也会不中奖,对于抽奖者个人而言,没有概率大小之分,只有中与不中之分。

别人说做这件事相当容易,切莫掉以轻心,也许你做这件事会相当困难。

大家都说做这件事相当困难,切莫心灰意冷,也许你做这件事能如鱼得水。

成功与否,不在概率大小,而在于自己能否清楚地认识自己:容易的事自己是否具有做这件事必备的素质,困难的事自己是否有克服这个困难的潜质。

在工业生产中,从产品设计到工艺选定,从生产控制到质量检验,都要使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与方法,从大量可能的条件组合中,通过分析试验来选定结果;在农业上,有关选种、耕作条件、肥料选择等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的应用有关;医学与生物学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应用最多的领域之一,人体变异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不同的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其对一种药物和治疗方法的反应也各不相同,因此,对一种药物和治疗方法的评价,就是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问题,不少国家对新药的上市和治疗方法的批准,都设定了很严格的试验和统计检验的要求;此外生活习惯、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也都要通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来分析研究;对政策的评估也需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抽样调查已成为研究社会现象一种最有力的工具,抽样调查从其方案的制定到数据的分析,都是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

学好《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其实有很大的作用,它会对你日常生活中一些涉及概率方面的问题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应用,比如现实生活中的彩票问题,可以利用概率的知识来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现在电脑的仿真来模拟实际的抽奖,当然这方面需要更加专业的知识了,如果要想得到更加精确的结果,建立的模型就会更加复杂!篇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心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习心得摘要:通过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的学习,我掌握了基本的概率论的知识,当然学习中也曾遇到过很多的问题。

本文主要就概率论的发展历史、我的学习心得和其在生活中的应用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对这门课的理解。

关键词:概率论,数理统计,学习心得,发展历史,应用。

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发展历史:早在1654年,有一个赌徒向法国著名数学家帕斯卡挑战,给他出了一道题目:甲乙两个人赌博,他们两人获胜的机率相等,比赛规则是先胜三局者为赢家,赢家可以获得100法郎的奖励。

比赛进行三局后,甲胜了两局,乙胜了一局,这时由于某些原因中止了比赛,那么如何分配这100法郎才比较公平?用概率论的知识,不难得知,甲获胜的概率为1/2+(1/2)*(1/2)=3/4,乙获胜的概率为(1/2)*(1/2)=1/4。

所以甲的期望所得值为100*3/4=75法郎,乙的期望所得值为25法郎。

这个故事里出现了“期望”这个词,数学期望由此而来。

三年后,也就是1657年,荷兰著名的天文、物理兼数学家惠更斯企图自己解决这一问题,结果写成了《论机会游戏的计算》一书,这就是最早的概率论著作。

在此期间,法国的费尔马与帕斯卡也在相互通信中探讨了随机博弈现象中所出现的概率论的基本定理和法则.惠更斯等人的工作建立了概率和数学期望等主要概念,找出了它们的基本性质和演算方法,从而塑造了概率论的雏形。

18世纪是概率论的正式形成和发展时期。

1713年,贝努利的名著《推想的艺术》发表。

在这部著作中,贝努利明确指出了概率论最重要的定律之一“大数定律”,并且给出了证明,这使以往建立在经验之上的频率稳定性推测理论化了,从此概率论从对特殊问题的求解,发展到了一般的理论概括。

继贝努利之后,法国数学家棣谟佛于1781年发表了《机遇原理》。

书中提出了概率乘法法则,以及“正态分布”的概念,为概率论的“中心极限定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1706年法国数学家蒲丰的《偶然性的算术试验》完成,他把概率和几何结合起来,开始了几何概率的研究,他提出的“蒲丰问题”就是采取概率的方法来求圆周率π的尝试。

通过贝努利等人的努力,使数学方法有效地应用于概率研究之中,使概率论成为数学的一个分支。

数理统计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数学分支。

多数人认为它的形成是在20世纪40年代克拉美的著作《统计学的数学方法》问世之时,它使得1945年以前的25年间英、美统计学家在统计学方面的工作与法、俄数学家在概率论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数理统计这门学科。

它是以对随机现象观测所取得的资料为出发点,以概率论为基础来研究随机现象的一门学科。

近二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以及各种统计软件的开发,概率统计方法在金融、保险、生物、医学、经济、运筹管理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主要包括:极限理论、随机过程论、数理统计学、概率论方法应用、应用统计学等。

极限理论包括强极限理论及弱极限理论;随机过程论包括马氏过程论、鞅论、随机微积分、平稳过程等有关理论。

概率论方法应用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泛的领域,包括随机力学、统计物理学、保险学、随机网络、排队论、可靠性理论、随机信号处理等有关方面。

应用统计学方法的产生主要来源于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中,例如,最小二乘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等等。

二、学习心得与体会:大二上学期,我们开始学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这门课程。

如名称所述,课程内容分为两部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这两部分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在概率论中,我们研究的随机变量,都是在假定分布已知的情况下研究它的性质和特点;而在数理统计中,是在随机变量分布未知的前提下通过对所研究的随机变量进行重复独立的观察,并对观察值进行分析,从而对所研究的随机变量的分布做出推断。

因此,概率论可以说是数理统计的基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一门在大学数学中极为重要的课程。

以我个人的理解,如果说微积分、线性代数只是分析数学、或是说解题的工具,那么概率论才是真正把实际问题转换为数学问题的学问,因为它解决的并非纯数学问题,不是给你一个命题让你去解决,而恰恰是让你去构思命题,进而构建模型来想方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在学习这门课程时,我逐渐掌握了几个要点:1.在学习“概率论”的过程中要抓住对概念的引入和背景的理解,例如为什么要引进“随机变量”这一概念。

随机变量X(即从样本空间到实轴的单值实函数)的引进使原先不同随机试验的随机事件的概率都可转化为随机变量落在某一实数集合B的概率,不同的随机试验可由不同的随机变量来刻画。

此外若对一切实数集合B,知道P(X∈B)。

那么随机试验的任一随机事件的概率也就完全确定了。

所以我们只须求出随机变量X的分布P(X∈B)。

就对随机试验进行了全面的刻画。

2.在学习“概率论”过程中对于引入概念的内涵和相互间的联系和差异要仔细推敲,例如随机变量概念的内涵有哪些意义:它是一个从样本空间到实轴的单值实函数X(w),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函数,首先它的定义域是样本空间,不同随机试验有不同的样本空间。

3.概率论中也有许多习题,在解题过程中不要为解题而解题,而应理解题目所涉及的概念及解题的目的,至于具体计算中的某些技巧基本上在高等数学中都已学过。

因此概率论学习的关键不在于做许多习题,而要把精力放在理解不同题型涉及的概念及解题的思路上去。

这样往往能“事半功倍”。

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以下举几个有趣的实例来说明概率论与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首先来看一个经典的生日概率问题:1.团体有一群人,我绝对可以肯定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这群人人数至少要多少?(假设一年是365天)对于这个问题,某一团体中,绝对肯定至少有2人生日相同,即为必然事件,p=1。

由抽屉原理可知,这群人至少要有366人。

或者这样想,若是365人,则有可能这365人出生在一年的365天里,所以至少是366人。

2.如果某个随机而遇的团体有50人以上,我敢打贿,这个团体几乎可以肯定有生日相同的两个人,你相信吗?要解决这个概率问题,我们首先来计算一下,50个人生日的搭配一共有多少种可能情况。

第一个人生日,可以是一年中任何一天,一共有365种可能情况,而第二、第三及其它所有人生日也都有365种,这样50个人共有36550种可能搭配。

如果50人的生日无一相同,那么生日搭配可能情况就少得多了。

第一个人有365种可能,第二人因不能与第一个生日相同,只有364种可能,依次类推,如50人生日无一相同,其生日搭配情况只有365×364×363×……×317×3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