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青山不老》习题及答案

18《青山不老》习题及答案

19《青山不老》同步练习题
一、给下面画横线的生字注音
参天()树梢()盘踞()逆吹()
险恶()享清福()归宿()劲挺()
埋住()半截()眷恋()拐杖()
不禁()狂风大作()埋住()县志载()
二、看拼音写汉字
Kàng()上 línlín () sìnüè() qíng ()着铁Qiāo() gōngjìng ()低wā() hóng()伟
Hóngyǒng() yū ní() dàngyàng ()烟袋gǎn()三、补充成语
( )( )共存日月( )( ) 三( )五( )
四、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叶间闪着潾潾的波光()
2、接他去享青福()
3、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晖了。

()
4、这颗树下的淤泥有两米厚。

()
五、根据意思填词语
1、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
2、占据大战某个地方。

()
3、屡次。

番,回;次,遍。

()
4、一起一伏的动,文中指风的飘扬;飘拂。

()
5、放肆的侵扰和残害。

()
6、树木等高耸入天空中。

()
7、日月的光芒交相辉映,或者太阳和月亮同时出现,这里指老人的精神永存。

()
8、比喻共同度过困难。

()
六、理解文章内容填空
1、本文作者( ),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2、课文先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 1 );接着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一是山沟的大环境的恶劣险峻,衬托( 2 );二是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 3 );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 4 );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 5 )。

3、我们盘腿坐在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作者用( )的方法,描写了( ),暗示着( )。

4、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从这句话中我能体会到( )。

5、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 )和( )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

这正如( )与( )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

这句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 )。

6、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

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 ),事实上还包含着( ),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 )。

7、文章结尾一句话有什么作用?
8、文章第二自然段交代了晋西北的环境特点与县志记载,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9、结合3—6自然段内容,说说种树老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参考表答案
一、给汉字注音
cān shāo jù nìè xiǎng sù
jìngtǐng mái jié juàn guǎi zhàng
jīn zuò mái zǎi
二、看拼音写汉字
炕粼粼肆虐擎铁锹恭敬
洼宏洪涌淤泥荡漾
三、补充词语
山川日月番次
四、改错字
粼粼清辉棵
五、1—8查找《知识点》
六、
1、梁衡用15年的时间,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义无反顾的投身到植树造林中,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故事。

2、(1)老人绿化三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巨大成绩(2)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3)老农植树造林的态度之坚决(4)老人植树造林取得的巨大成绩,表现了老农对绿化家园,造福后代做出的巨大贡献(5)点出了文章的主旨
3、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的画面,暗喻着老人扎根山林,为改造山沟作出了巨大贡献。

4、“选择”和“归宿”这两个词,写出了老人毫不犹豫的决定,他要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这个山沟,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这青山。

5、黄土绿树老人青山
这片青山养育了老人,老人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6、(1)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人创作的这片绿洲,(2)事实上还包含着植树造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3)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是老人的生命意义,在忙忙青山中得到了无限的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7、文章的结尾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老人不仅留下了这座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险恶环境做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青山比较长青,老人的精神不老。

8、侧面写出了当地环境的恶劣
9、老人具有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坚守执着的品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