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章与人品
人们常说人如其文,诚然如此。
内心自然地,不自然的情感,心中想念的,不想念的琐事,往往流露在字里行间,无心的看客能品出些许意味,有心的读者更是捉摸揣测着作者的心。
读人,读心,大抵如是。
挥毫泼墨间,倾注的都是自己的心声。
刻意的,无意的,都是真性情的流露。
看人,看文,应也如是。
洒脱之人,尽是豪迈之文。
有酒有肉,有江山更有美人。
惆怅之人,满腹愁情苦水。
黄花碎地,更兼落叶纷纷。
心怀天下,望眼云高,我们读的到。
伤情故里,顿足捶胸,我们也读得到。
文章里藏天下,天下间谱写着众人。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虽是短短七字,可眼间却清晰浮现凄凉,寂寥的花庭院,心中想的莫不是作者的多情伤感,再而浮想作者平日里都是如此这般的感情。
文字太过奇妙,像活生生的注入了本不应有的生命,让人着迷,让人留恋。
不需言语,不需表情,三两行足以交流。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读来都是豪情壮志,想去也必是金戈铁马间的血雨腥风。
我们感慨到作者的一腔爱国热血,我们领悟到作者心中国高于一切的觉悟。
顷刻间,巍巍大山般的形象伫立眼前。
人们又常说文如其人,诚然如此。
谄媚之人,极尽谄媚之能事。
浮夸之人,都是一纸空文。
我们看到的,只是白纸黑字上跳动的印记与符文。
抄袭者的文风,读来都是一股的不自然,心虚使怪,人如此,文应是。
作假者的文风,读来大抵不过隐隐约约虚虚实实,心慌做鬼,人本是,文必然。
的确矫揉造作者,不断修饰,不断掩藏,却也经不起细细推敲,毕竟文如其人。
堂堂正正坦坦荡荡的文章,是不加修饰的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