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环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理念
以实际运用为导向,注重今后就业的运用。结合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处理,让学生听得懂,并且能动手实践,学到知识,增加学习的兴趣,爱学,主动去学。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为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教材《汽车构造》中的活塞环这一节。课本内容所包含的知识点比较多,也比较复杂,包括活塞环的种类作用,工作原理及安装方向等。为了与实训结合,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简化,立足重点,结合实际,让学生掌握活塞坏的作用种类及结构。本课是《汽车构造》中曲柄连杆机构的核心内容。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两大机构之一,在发动机运转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之前,已学习了曲柄连杆机构的总体构造与工作原理,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节课既是前面章节的延续,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重要一节。
学情分析
此次课是面向15级五年制高技班学生,学生在学习了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相关知识要点后,对发动机的结构有一个初步认识,但对具体组成零件的作用种类及安装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活塞环的作用;
2.知道活塞环的种类;
技能目标
1.活塞环正确拆装方法
2.活塞环安装注意事项
素养目标
学生借助手机查询相关内容,知其所以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掌握信息查询的方法,突破难点.
2min
请四组学生同时进行拆卸安装演练,教师在一旁拍摄视频。并与电视同屏播放。
每组同学观看拆装视频,并进行互评,
归纳安装步骤。
培养学生良好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使教学重点突破得以解决。
5min
完成技能目标2
(难点)
《活塞环认知》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活塞环认知
科 目
汽车构造
班级
五年制高技
课 时
1课时
授课人:
开果兰
【教材依据】
《汽车构造》第三版(主编:祖国海)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
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教学效果,以学生学懂为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技能为教学目标,增强学生的可操作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操作来贯彻师生双向活动的教学原则。将思想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溶于教学之中,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认识,使学生在接下来的课中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了解学生思考情况。
3min
完成知识目标
1
针对学生的一些意见,进行引导:大家想,燃料在汽缸里的燃烧应该是在怎样的一个空间里?(封闭)
也即是说不能有缝隙,不然就有可能漏气。但是活塞可以在汽缸里做上下往复运动,说明活塞与汽缸壁之间应该有间隙,不然活塞就不可能在汽缸里自由的运动,就可能卡死在汽缸里。但是这样一来,就会造成部分混合气,从汽缸与缸壁间的缝隙窜入曲轴箱,造成密封不严,对发动机的性能造成影响,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了?
突破难点
课堂
提升
教师组织各组代表竞赛,并点评竞赛结果。
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
3min
作业
1′
谈谈今日操作体验。
复习今日所学,巩固加深,增强学生自学能力。
2′
预习活塞环三隙及测量
利用教材和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评价】
学生自评(80&):能帮助学生自主地对学习进展进行持续的评价和不断的调控,是学习者必备素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那么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了?
学生再次看看活塞环的结构和位置,再次思考
对学生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能力,一步步得出结论
5min
总结出活塞环的作用
认真听讲,对比下自己刚才的分析对不对
让学生总结自己的思维方式,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5min
完成知识目标2
教师展示另一组活塞连杆组提问:大家观察前两道环和第三道环的结构是否相同,作用是否也相同了?
教学意图
时间
复习提问
1、活塞的作用?
2、活塞的组成?
回答问题
巩固上节课知识
3min
导入新课
教师手拿一活塞连杆组:上节课我们讲了活塞的结构和作用,大家有没有发现我手上拿的这个活塞它的顶部有三道环,这三道环在这里起什么作用了?
思考并回答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min
提问部分学生思考的结果
发言:试着说说自己的理解活塞环的作用
观察这三道环,思考问题
进一步细化,分别得出气环和由环的作用
3min
总结气环的作用,并板书;再次引出问题,活塞能在汽缸里做往复运动,说明缸壁上有机油,但机油过多进入燃烧室会对发动机性能造成影响,第三道环上有孔,引出油环的作用,并在黑板上写板书
认真听讲记录和在课本上勾画。
让学生记住这个重要的知识点
4min
1.培养学生刻苦专研,勇于探究的精神。
2.培养学生团队间协作的精神。
【教学策略】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智能TV
教学方法
引导、演示、探究、讨论、比赛
【教学重点】
探究活塞环的作用及安装过程
【教学难点】
活塞环安装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
完整的活塞连杆组4个,活塞环拆装钳4个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互评(60%):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激活思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受益。
教师评价(75&):确认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反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活塞环的作用、类型、拆卸和安装,然而仅仅只靠课堂一次的实训还远远达不到维修企业对熟练度的要求,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其次,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还需要沉下去专研。相信付出终将获得收获。
找一组安装的活塞环,引出活塞环开口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学生思考,并讨论
1.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分析、思考的意识养成
2.通过讨论分析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意识的养成和提高。
5min
总结:
各环的开口方向要均匀错开,形成“迷宫式”,有效提高气缸的密封性。例如:三道环开口呈120°。
学生作出相应的改正点)
教师提出问题:这三道环为什么都有一个开口了?
引导出活塞环的拆卸和安装。
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min
教师拿出活塞环钳,进行展示介绍,并且演示活塞环的拆装
观看教师的演练步骤
记住老师的操作步骤
3min
活塞环钳展示
活塞环钳使用
老师针对拆下的气环提出问题:如何辨认第一、二道气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