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小衔接讲座 PPT课件

幼小衔接讲座 PPT课件

(视觉记忆)
• 能否快速准确阅读;
(视觉追踪)
• 在下笔时手眼是否协调;
(视动协调)
视 知 觉
(视觉分辨)
视觉分辨是对人、物、线条、图形、文字的辨别 能力。它影响儿童对事物的归类、比较、分析等抽象 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视觉分辨训练方法(家庭)
常见的学习问题是由注意力引起的
走神、分心—注意的集中性不够; 坐不住—注意的稳定性不够; 粗心大意—注意的范围不够; 做事拖拉—注意的转移性不够; 半途而废—注意的分配性不够。
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
运动知觉的差异 认知、理解能力弱 家长的教育方式偏差 精神上管制太多 家长的过度溺爱 饮食不均衡,如可乐、咖啡等
社会要求的提高
幼儿园教育是保教并重,注重全面发展, 没有严格的约束力和规范性,因此,幼儿不 会感到厌倦和紧张。小学则实施义务教育, 各种知识技能的传授必须根据国家统一规划 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系统教育, 要达到一定质量要求。这对于刚从幼儿园进 入小学的孩子很容易出现厌倦和紧张。
期望值的变化
因为我们的努力 让孩子快乐的成长!
为了孩子,我们可以做一切。 —题

幼小衔接的现实意义
根据国家教委进行的“幼小衔接”研究表明, 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超 过60%的孩子入学后存在学习适应性严重不足的 问题。不适应正规的学校教育,不适应相对紧张 的学习环境;不适应跟老师、同学的相互配合、 相互合作;不适应学校在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等 方面的要求等等。
孩子还小,大了以后注意力自然会提高。 孩子的注意力确实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
4—5岁儿童,5分钟左右; 6—7岁儿童,10分钟左右; 7—8岁儿童,15分钟左右; 8—10岁儿童,20分钟左右; 10—12岁,20—30分钟; 12—16岁,30—40分钟; 16岁以后,45分钟左右。来自注意力差是智商不高的表现
• 注意的集中性
注意指向某种事物或某项活动时聚 精会神的程度。
当我们专心注意某一事物时,意识 中就会极其鲜明、清晰地反映这一事 物,而周围的事物则显得“模糊不 大科清学”家。牛顿
看电视的孩子是不是注意力很集中?
• 注意的集中性训练方法
※排除干扰法
不要打断孩子正在做的事情或所从事的活动 不要陪孩子学习,不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在旁边指手画脚。 要提供有利注意力保持集中的环境。
教学方法的变化
幼儿园粗浅的自然和社会知识的 传授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教学具有直 观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以学习书 面语言为主,强调系统的文化知识教育 和读、写、算等基本训练。
师生关系的变化
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与 到幼儿一日生活的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 了和谐、亲密、融洽的心理气氛。小学教师 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重视完成各科教学大 纲,注意教学进度、作业批改及课堂纪律, 对学生生活关心的机会少。教师与学生的交 往大多局限在课堂上,学生对老师比较陌生。
※大声朗读法
舒尔特图表
5 14 12 23 2 16 25 7 24 13 11 3 20 4 18 8 10 19 22 1 21 15 9 17 6
176 825 439
5 14 12 6 16 9 1 15 11 3 13 4 8 10 2 7
• 注意的稳定性训练方法
稳定是指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
智商低的儿童确实注意力水平 不高。但是,注意力低下与智商没 有因果关系。通俗地讲,注意力由 小脑控制,智力存在于大脑。所以, 不能简单地把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成绩不好归结为智力问题。
注意力是由兴趣决定的,只要 有兴趣,孩子的注意力都会好的。
兴趣是提高注意力的外在因素, 不是决定因素,决定因素是孩子 的自我控制能力——意志力。
击行为增多。
一年级学生
• 上课坐不住 • 书写困难 • 写作业拖沓、速度慢 • 集体中太自我 • 自由活动时不会玩 • 丢三拉四
…… 这些现象背后说明了什么?

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获

得学习知识的能力,对于学

龄孩子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 力就是听、说、读、写、计

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
习 能
静坐法 大眼瞪小眼 我是木头人
“视知觉即智慧”,儿童在学习 活动中,70%的信息是通过视觉 来接收和处理的,儿童在学习过程 中的许多问题,比如写作业拖拉, 分不清左右,写字差、读题有误、 答案错误等等,都是由于视知觉落 后造成的.
• 能否清楚辩认出两个相似的字;
(视觉分辨)
• 能否迅速记住刚刚所看到的字;
以及记忆力、注意力、语文 理解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 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能

力等统称为学习能力。
?
注意力是为了完成任务 或达到目标,通过意志调控, 对目标全身心的集中与指向。
注意力决定学习能力
著名心理学家乌审斯基指出: 注意力是所有智力的“门户”和 “钥匙”,没有注意力,记忆力、 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等多种智 力因素都无法体现出来。引起儿童 学习问题的首要原因是注意力问题。
活动形式的变化
幼儿园的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幼儿可 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和同伴,每天户外 体育活动一小时,学习也往往采取游戏的方 式进行。进入一年级后,课间休息和游戏时 间很短,每天上课时间增多,平均每天4~6 节课,每节课40分钟。
生活环境的变化
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 象和富有幼儿情趣,设有自然角、玩具柜、 图书架,各类区角活动及体育设施,不仅有 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 为幼儿创造了积极、宽松的学习和活动气氛。 小学教育只有桌椅,座位固定,没有自由角、 玩具柜等,对幼儿缺乏吸引力。
家长和教师都会对 上了学的孩子给予新的 期望和压力,为了学业 而减少了孩子游戏、看 电视的时间等。
孩子入学不适的表现
一到上学时间就烦躁、不安、焦急,甚至 哭闹,有的孩子则出现上学情绪低落,放 学欢腾活跃的现象;
不愿意提及在校的表现和活动; 进入不了学习状态,学习习惯差,不能完
成学习任务; 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 上学还没几天就开始怕学、厌学; 性情发生改变,如变得退缩、烦躁或是攻
相关主题